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1)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①初步认识实验室②切记实验安全规定
过程方法 讲授、观察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实验室和实验安全强调
教学难点 熟记实验室的常用仪器
教学具器材 实验常用仪器
导 学 过 程 批 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科学探究,而且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实施计划,在这个步骤中我们要用到一些器材和药品,这些常常是放在化学实验室中,今天,我们就到实验室去看看生:狂欢师:强调进实验室之前的一些注意事项二:讲授新课(一)认识你的实验室师:实验室中有完善的设备、仪器、药品供我们实验,只有认识了它们,做实验才会得心应手哦!师:请同学们首先观察实验室内的电源设备、灭火器材、废物缸分别在实验室的哪些地方生:观察师:再看看实验器材、药品在哪里?生:在实验桌上。师:做本实验时需要的药品往往是放在实验桌面上,但是,与本实验无关的器材、药品我们是放在实验保管室内的师:请同学们先观察自己台面上的实验器材,想想自己是否都认识?师生:共同认识器材。师:请同学们再看看教材P143——P145,认识相关器材生:认真认识器材(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师:虽然实验让我们很心动,但是不正确操作会发生危险,造成事故。所以同学们必须听从老师的指导,才能确保实验成功、安全生:朗读教材 P21方框内的内容两遍(三)意外处理三 小结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认识实验室 二 切记实验安全规则 三 意外处理认识常见仪器 烫伤、酸碱腐蚀、火灾
课后小结
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2)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具器材 P22——P23“活动天地”所需要器材、药品
导 学 过 程 批 注
一: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还应该正确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二:讲授新课㈠、液体药品的取用师:1.取试剂瓶中的水向试管中倒入约1/3体积。(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 3.)标签对着手心;( 4).试管略倾斜,试剂瓶紧靠试管口。1. 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2. 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沿瓶壁外流下腐蚀标签。生:练习向试管中倒入约1/3的水 (师指导)师: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约20滴水。(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3).取胶头滴管,先挤压排气后,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4).滴管正上方垂直滴入。(5).滴管用后洗净插在试管架上。1.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滴管;2.不可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会污染滴管;3.不可倒持滴管,滴管内的试液会腐蚀胶头。㈡、固体药品的取用师:(1).取少量细砂于试管中①.将盛细砂的试剂瓶取出;②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③.取宽窄合适的纸槽,用药匙取少量细沙倒入纸槽中;④试管平放,将细沙送到试管底部后,将试管竖直起来,1. 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2.若药匙大小合适也可直接将药匙伸入试管中,不用纸槽。(2).取石灰石颗粒于试管中①将盛石灰石的广口瓶取出;②.打开瓶塞并倒放在桌上;③试管平放,用镊子取一粒石灰石放入试管口,缓慢将试管竖直使固体滑落。1.试管由平放保证固体滑落,防止固体直接坠落砸破试管。㈢、物质的加热师:(1)点燃和熄灭酒精灯①.将酒精灯放在实验桌中央;②.取下灯帽正放在桌上;③.用火柴点着酒精灯,将废火柴梗投入废液缸中;④.观察酒精灯火焰,然后用灯帽盖灭。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否则会引燃灯内酒精而着火!生:练习酒精灯的的点燃师:(2).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①.取少量水于试管中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放在试管架上;②.点燃酒精灯; ③将试管夹从下往上套夹到距试管口1/3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④.试管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底部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并来回移动。1.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2.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防止液体溅出伤人;3.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来回移动是为进行预热。4.加热后的试管放回试管架上,冷却后再洗涤。生:练习运用酒精灯对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师指导)师:(3)用酒精灯加热固体①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状药品;②用铁架台正确夹持试管;③移动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④固定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⑤将试管放在石棉网上。 ㈣、物质的称量师:(1).用托盘天平称量2g食盐 ①.调节天平平衡,并在两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纸; ②.用镊子将游码调至2g;③.取少量食盐向左盘添加至天平平衡。1.在两盘上各放一张相同大小的纸,如果是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防止药品污染和损坏托盘。2.称量物必须放在左盘,因为游码的质量是加在右盘的。(即左物右码)师:(2).用量筒量取20mL的水①.取25mL的量筒;②向其中倒水至接近20mL; ③.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中滴加水至恰好20mL。1.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底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 2.量筒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用来进行化学反应。否则会影响刻度的准确性。㈤、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1)玻璃管与橡皮管、橡皮塞连接 师:①先将要插入的一端玻璃管用水润湿;②左手拿橡皮管或者橡皮塞;③右手拿靠近玻璃管口,对准橡皮管或橡皮塞小孔,轻轻旋转,使玻璃管插进橡皮管或橡皮塞,稍稍露头。生:练习仪器连接 (2)玻璃仪器的洗涤师:①先将玻璃容器中的废物倒在指定地点;②向试管中加入约1/3试管的水,用手腕震动洗涤;③如果试管壁有固体,用试管刷刷洗;④如果有不易洗掉的固体,可以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硫酸⑤试管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标志着玻璃容器已经洗干净。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教材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液体药品的取用 (二) 固体药品的取用 (三)物质的加热 (四)物质的称量(五)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课后小结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1)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①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并学会正确判断两种变化②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以及绿色化学和的环境关系
过程方法 讲授与阅读法、实验观察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 实验的观察和现象的描述以及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具器材 P5活动天地所需要的器材
导学过程 批 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多都看到过五彩缤纷的烟火吧: http://www./programs/view/-qudCLanPSQ/ ( http: / / www. / programs / view / -qudCLanPSQ / )二:讲受新课(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师: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各种材料,请同学们举出一些并判断其中哪些属于天然材料、哪些属于人造材料?生:阅读教材P2-P3 判断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师:请同学们讨论“活动天地”得到什么启发?(化学可以为人类生产很多不同材料,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二):观察物质的运动变化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师:请同学们观察P5木炭燃烧、葡萄酿酒、铁矿石炼铁三图片,想想什么是化学变化?生: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或者化学反应)。师:那么什么是物理变化?生: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如何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师生活动:P5页“活动天地”①:点燃镁条师:镁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现象?生: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生成白色的固体师:镁条燃烧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生:化学变化,因为镁条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师:产生什么现象?生:无色的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③: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放入一粒锌粒师:观察有哪些现象?生: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放出热量;锌粒逐渐减小。④ 向盛有3mL—4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师:请观察有什么现象?生: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了蓝色沉淀师:刚才这几个变化虽然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但是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是因为它们在变化的过程中都生成了新物质。师:请同学们想一想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师:我们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该以什么为依据?生:变化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而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往往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的变化。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师: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判断其中蜡烛燃烧和蜡烛融化两个过程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蜡烛燃烧这一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蜡烛融化这一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师: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但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5:化学变化和能量的关系师: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者放出、转化。6: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绿色化学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门重要的科学三: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要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的正确区别。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教材P6 交流共享 1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物质的运动变化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如何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5:化学变化和能量的关系 6: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课后小结
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2)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①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特点②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程方法 讲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了解物质的构成和组成特点
教学难点 从微观、宏观的角的认识物质
教学具器材 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导学过程 批 注
一:复习引入新课师: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物质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菜刀生锈 ② 狗啃骨头 ③ 湿衣服在太阳下晒干④ 淀粉在口腔中进行初步消化 ⑤ 麦粒磨成面粉二:讲受新课师:物质之间为什么有的发生化学变化、有的发生物理变化呢?这与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有密切的关系(板书) 物质组成的奥秘物质的微观构成师:人么经过长期的探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这些粒子有三种 分子 原子 离子 如:我们熟悉的水这种物质是由若干肉眼看不见的水分子聚集而成,如果我们把水分子放大到一定倍数还可以看到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的,我们可以用符号“H2O”表示;再如:铁是由若干肉眼看不见的铁原子聚集而成,用符号“Fe”表示 食盐是有若干肉眼看不见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聚集而成,钠离子用符号“Na+”表示,氯离子用符号“Cl-”表示,构成的食盐用符号NaCl表示所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分子 原子 离子 生:朗读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分子 原子 离子物质的宏观组成 宏观物质种类繁多,但是构成构成他们的原子种类并不多,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我们把它称为“元素”,也就是说 每种物质都是有相应的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铁是有“铁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三 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和我宏观组成的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注意区别。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教材 P9 挑战自我 2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 二 :物质的宏观组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三种 物质都有元素组成分子 原子 离子 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铁由 铁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由 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课后小结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化学之旅(1)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①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②通过对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过程方法 讲授与阅读法、实验观察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具器材 烧杯、生石灰、水、蜡烛、鹌鹑蛋
导学过程 批 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初步了解到化学的奇妙,那么我们想学好化学这么学科吗 要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二:讲受新课(一)从问题开始师:在信息时代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 电脑,在电脑中有一重要部件“芯片”原来是沙粒制成的; 我们穿在身上的不少衣物是用石油为原料生产出来的。我们发现了这些现象或者某些问题,就要学会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一些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再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有个这样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 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要从“学会提出问题”开始。(二)怎么才能发现问题 生:阅读P11交流共享2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观察;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三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学会提问开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后小结
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化学之旅(2)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①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②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 讲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了解物质的构成和组成特点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探究
教学具器材
导 学 过 程 批 注
一:启发引入新课师:我们发现了问题后,就要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讲受新课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师:我们提出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常常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物理、生物课上学习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作出结论、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阅读“活动天地”在后面括号中添上它们分别属于探究活动中的那一个步骤?生:阅读完成任务师:巡回检查、指导 ①提出问题 ②设计方案 ③实施方案 ④收集资料(实验记录) ⑤ 得出结论 ⑥交流讨论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教材P14“实验探究”完成好生:小组讨论完成师:巡回检查、指导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师: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在探究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做到“三思而后行”,还要做到“行后而三思”。也就是说,对自己的探究结论要进行认真的反思,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三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体会运用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教材 P9 挑战自我 2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之旅 一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二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作出结论、交流讨论
课后小结
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上课教师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化学之旅(3)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①巩固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②掌握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方法
过程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
教学难点 学生自行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报告的设计
教学具器材
导 学 过 程 批 注
一:复习巩固师:我们在上一节课里学习到了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科学探究”。请一位同学回忆一下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作出结论、交流讨论师:作出肯定二 :讲授新课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师: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在实施方案时,往往有一些重要的依据需要我们做好记录,作为推断结论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同学们学会化学探究活动实验报告的设计和填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5“活动天地”,初步学会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的设计和填写方法生:阅读讨论教材P15—P16 。小组针对P14“实验探究”设计一份探究活动报告师:巡回指导三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以及填写方法,请同学们在以后的每一次探究活动后都要学习完善一份实验报告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
作业设计 设计一份探究活动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之旅 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时 间 探究实验名称 探究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药品 实验步骤方法:实验结论:对结论解释:反 思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