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课题2 《 氧气》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课题2 《 氧气》教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09-26 19: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2 氧气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会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而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
3.能记住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4.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化学思想。
【学习重点】
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预习导学】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说一说氧气有哪些有用途?
2.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多的说出氧气的性质?
【课堂学习研讨】
刚才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氧气的有关性质说的很多了。下面我
们从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来进行学习和总结
1、氧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教师展示的一瓶氧气;也可以阅读课本P34页第一段内容;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课堂反馈练习一:请用恰当的字词完成下面填空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 _色、__ __味、密度比空气_ _ _、_ __溶于
水的气体,熔点、沸点都很 。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观察教师演示【实验2-2】,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课堂反馈练习二】
1、现有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它是氧气。请你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教师一定要规范的给出此类试题的解题步骤)
2、现有两瓶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如何把它们区别开来?请你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教师一定要规范的给出此类试题的解题步骤)
<二>、观察教师演示硫、木炭、铁丝的实验,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并完成下表:
物质名称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木炭
铁丝
<三>、通过观察上述三个文字表达式,比较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共同点一:
结论:化合反应:
共同点二:
结论:氧化反应:
【课堂讨论】
1、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物质的含量不同(或浓度不同),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同。
2、在硫燃烧和铁丝燃烧的集气瓶中要先放一些水,目的是什么?能否用其他的物质来代替?
答:在硫燃烧的集气瓶中先放一些水,其目的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在铁丝燃烧的集气瓶中先放一些水,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四氧化三铁直接接触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可以用其他的物质来代替。如可以在铁丝燃烧的集气瓶瓶底先铺一层细砂。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一是氧气不纯,二是铁丝没有盘成螺旋状(可提示其目的:一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防止热量散失。),三是铁丝有锈等。
【总结归纳】
谈一谈本节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课堂达标练习】
1.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是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乙炔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B.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C.氧化汞 汞 + 氧气 D.氢气 + 氧化铜 铜 + 水
3.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蜡烛。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① ;产生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① ;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②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是 ③④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 ④ 。
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空气、氧气和氮气, 如何把它们区别开来?请你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拓展与延伸】
1.工业上是如生产氧气的?贮存氧气的钢瓶外表一般漆成什么颜色?
2.利用你现有知识,你认为如何制取一瓶氧气?
【作业】
P36除3、4为作业,其余题做在书上。
说明:1、红色字及部分答案在学案中不出现。
2、根据本校的学情,本教学案可以一个课时完成,也可以分成两个课时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