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要点剖析]
1.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和种类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
2.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从物质得失氧去分析:物质在反应中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物质在反应中得到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从化合价的变化去分析:如果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过程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所含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从电子转移去分析:反应过程中,如果有电子和得失和偏移,则该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物质失去(或偏移)电子的过程,就是发生了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的过程,就是发生了还原反应。
[典型例析]
例1.以Na2S和H2S为例,描述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剖析]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氧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氢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失去1个电子,也可以得到1个电子都能形成一种稳定结构。
[解答]从原子结构分析,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硫原子的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当钠与硫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硫原子得到来自两个钠原子所提供的2个电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成为硫离子,这样双方最外层都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钠元素的化合价就由0价升高到+1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就由0价降低到—2价。
H原子和S原子的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发生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氢原子提供1个电子,硫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组成两个共用电子对,这两个电子对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在硫化氢分子里,由于硫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偏向于硫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氢元素的化合价就由0价升高到+1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就由0价降低到—2价。
[评点]我们知道,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就是元素发生电子转移的具体体现。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应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的偏移。
例2.有下列几组反应:
A Zn+2HCl=ZnCl2+H2↑
B CO2+H2O=H2CO3
C S+O2=SO2
D Ba(OH)2+H2SO4=BaSO4↓+2H2O
E.Na2CO3+2HCl=2NaCl+H2O+CO2↑
F.CaCO3=CaO+CO2↑
G.CH4+2O2=CO2+H2O
H.2KClO3 =2KCl+3O2↑
以上反应中,属置换反应的是 ,属化合反应的是 ,属分解反应的是 ,属复分解反应的是 ,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剖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行分类,只有A是置换反应,B、C属化合反应,F、H属分解反应,D、E属复分解反应,G不属基本类型的反应,ACGH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都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现,置换反应、部分化合反应、部分分解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A;BC;FH;DE;ACGH
[评点]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把这两种分类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类反应之间的联系。一般而言,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3.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Cl2+2KOH=KCl+KClO+H2O
B.3NO2+H2O=2HNO3+NO
C.Na2O2+SO2=Na2SO4
D.2NaHCO3Na2CO3+CO2↑+H2O
[剖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发生变化,是判断某反应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如果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是。A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化合价变化发生在同一元素间;B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也是部分升高、部分降低;C项中Na2O2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低,SO2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D项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解答]D
[评点]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可以通过观察两边元素的价态就能判断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某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可以先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利用化合价规则求得关键元素的化合价,进而,判断反应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上述反应中,同学们还可以发现一个特例:“C”项反应从基本类型去分,属化合反应,该化合反应中无单质参加,从化合价变化去分析,却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属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2S+CuSO4=H2SO4+CuS ↓ B.H2SO4+CuO=CuSO4+H2O
C. 2NaOH+CO2=Na2CO3+H2O D.Fe2O3+3CO2Fe+3CO2↑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
3.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 H2+CuOCu +H2O D.2H2O 2H2↑+O2↑
4.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3Cl2+6KOH=5KCl+K ClO3+3H2O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SnCl4+2H2O=SnO2+4HCl
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
A.氧元素的得与失 B.化合价的升降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7.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C→CO2 B.CO2→ CO
C.CuO→Cu D.H2SO4→BaSO4
8.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2H2S+SO2=3S+2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2KClO32KCl+3O2↑
D.Cu2O+H2SO4=CuSO4+Cu+H2O
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并注明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分析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⑴三氧化硫跟水反应
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⑶氧化铁跟盐酸反应
⑷氧化铜跟铝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铝和铜
[课后提升]
1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CaCO3+2H+ = Ca2++CO2↑+H2O
B.2Fe2++Cl2 = 2Fe3++2Cl
C.HCO3 +H+ = CO2 +H2O
D.2Na+2H2O = 2Na++2OH +H2↑
11.用合理的分类示意图表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2.以NaCl和HCl为例,描述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第二课时
[要点剖析]
1.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能够降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就能充当氧化剂,该物质具有氧化性,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主要决定于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物质或微粒的性质。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般有如下的强弱关系存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与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反应生成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和还原性较弱的物质。
3.氧化剂优先与还原性更强的物质发生反应,还原剂优先与氧化性更强的物质发生反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典型例析]
例1.下列反应转化关系(未配平)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S+KOH→K2SO3+K2S+H2O B.FeO+HNO3→Fe(NO3)3+H2O
C.Cu2O+H2SO4→CuSO4+Cu+H2O D.NH4NO3→N2+H2O
[剖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着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且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B项中只有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没有其他元素的化合价的降低;D项中应注意到产物中的氮元素是0价,反应物中一个是-3,一个是+5.且两者的原子数之比是1︰1,所以化合价升降总数不等。
[解答]BD
[评点]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我们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式的基本思路,我们可以尝试分析,BD两项中,如果保证反应式的合理,还应有什么可能的物质产生?事实上,B项中,FeO与稀硝酸反应时,除生成Fe(NO3)3外,产物中还有NO气体;D项中,NH4NO3的+5价的氮只是部分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产物中还有HNO3,这样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就能够相等了。
例2.亚硝酸(HNO2)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可能是 ( )
①NO ②NO2 ③HNO3 ④N2 ⑤NH3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⑤ D.全部
[剖析]物质是否作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进行分析,如果能作氧化剂,说明该物质中主要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能得到电子,化合价能够降低,亚硝酸中氮元素是+3价,所以作氧化剂时,化合价降低后对应的产物可能是①④⑤。
[解答]C
[评点]物质充当氧化剂时,说明在反应中能得电子,化合价能够降低,本身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对应的还原产物。反之,物质充当还原剂时,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能够升高,本身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产物
例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单质
D.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剖析]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不一定是氧化剂,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是还原剂;元素由化合态到游离态,即由化合物到单质,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有的金属阳离子处于高价时,被还原后可以先得到低价的离子,如三价铁离子可以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本身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
[解答]C
[评点]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要分清绝对与相对关系,注意事物的特殊性,不可公式化,教条化。
例4.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剖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也是一个置换反应。可以知道,氯气是氧化剂,溴离子具有还原性,溴是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所以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解答]D
[评点]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其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要强。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在反应中体现还原性,其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要强。
例5.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
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 )
A.R2+>X2+>Z2+>Y2+ B.X2+>R2+>Y2+>Z2+
C.Y2+>Z2+>R2+>X2+ D.Z2+>X2+>R2+>Y2+
[剖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必须掌握这样一个规则:较强氧化性的物质与较强还原性的物质反应,生成较弱氧化性的物质与较弱还原性的物质。由两个离子方程式得到:X2+>Z2+和Z2+>Y2+,又因为X2+与单质R不反应,所R2+>X2+ 。
[解答]A
[评点]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式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关键是要准确判断出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及还原剂和还原产物。
[巩固练习]
1.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 )
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MnO2+4HCl=MnCl2+2H2O+Cl2↑
D.2NaCl+2H2O2NaOH+Cl2↑+H2↑
2.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Na2S B. S
C. SO2 D. H2SO4
3.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可能是置换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
4.在H+、Mg2+ 、Fe2+、Fe3+、S2-、I-、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5.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A.CuO+H2Cu+H2O
B.2KClO32KCl+3O2↑
C.Cl2+2NaOHNaCl+NaClO+H2O
D.2FeBr2+3Cl22FeCl3+2Br2
E.MnO2+4HClMnCl2+Cl2↑+2H2O
F.2NaBr+Cl22NaCl+Br2
G.KClO3+6HClKCl+3Cl2↑+3H2O
H.HgS+O2Hg+SO2
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括号内:
(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 )
(2)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 )
(3)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 )
(4)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5)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6)某元素只有部分被氧化或只有部分被还原的反应( )
(7)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6.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
[课后提升]
7.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
9.3个SO32-恰好将2个XO4-离子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10.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
A.2W-+Z2=2Z-+W2 B.2X-+Z2=2Z-+X2
C.2Y-+W2=2W-+Y2 D.2Z-+X2=2X-+Z2
1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12.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能自发的向右进行:
2D-+A2=2A-+D2 2B-+D2=2D-+B2 2A-+C2=2C-+A2
由此得出正确结论是 ( )
A.A-、B-、C-、D-中C-还原性最强
B.A2、B2、C2、D2中C2的氧化性最弱
C.2C-+B2=2B-+C2不能自发向右进行
D.还原性A->B -
13.A2、B2、C2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C2=2C-+A2 2C-+B2=2B-+C2 , 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C2=2C-+X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性B2>C2>A2 B.还原性X->C->B-
C.X2与B-能发生反应 D.X2与B-不能发生反应、
14.已知氧化性顺序是:Cl2﹥Br2﹥Fe3+﹥I2,在FeI2和FeBr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组不合理的是 ( )
A.Fe3+ Br- Cl- B.Fe2+ Br- Cl-
C. Fe2+ Cl- I- D.Fe2+ Br- Cl- I-
1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3 Cl2 + 6 FeI2 = 2FeCl3 + 4 FeI3 B.Cl2 + FeI2 = FeCl2 + I2
C.Co2O3 + 6 HCl = 2CoCl2 + Cl2↑+ 3H2O D.2Fe3+ + 2I— = 2Fe2+ + I2
参考答案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1.AB 2.B 3.B 4.C 5.CD 6.C 7.A 8.AD 9(略)10.BD 1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其它属非氧化还原反应。12.侧重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1.CD 2.A 3.CD 4.H+、Mg2+、 Fe3+; S2-、I-;Fe2+、S 5.⑴AH⑵FH⑶BH⑷C⑸G⑹EG⑺DH 6.K2Cr2O7、HCl、Cl、Cr、6e- 7.A 8.BD 9.D
10.BC 11.A 12.C 13.C 14.C 15.A
PAGE
9(共16张PPT)
C2H8N2+ 2N2O4 = 2CO2↑ + 3N2 ↑ + 4H2O ↑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2:P30
这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你能否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重新给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下定义?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
1、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降低………。
氧化剂: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升高的物质。
注意:氧化与还原两个过程必然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小试牛刀: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2HCl==CaCl2+H2O+CO2↑
B. CaCO3 ====== CaO+CO2↑
C. Na2O+H2O=2NaOH
D. Mg+2HCl=MgCl2+H2↑
高温
2.有反应:① CO + CuO === Cu + CO2
② MgO + 2HCl === MgCl2 + H2O
③ Fe + 2AgNO3=== 2Ag + Fe(NO3)2
④ CH4 + 2O2 === CO2 + 2H2O
⑤ NH4HCO3=== NH3↑ + CO2↑ + H2O,试回答:
⑴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
⑵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加热
加热
点燃
1,3,4
3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有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化合反应有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D
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请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AgNO3+NaCl====AgCl↓+NaNO3
B.2Al+3H2SO4======Al2(SO4)3+3H2↑
2KClO3=====2KCl+3O2↑
S+O2 == SO2
E.2Na+Cl2==2NaCl
F.2H2+Cl2==2HCl
加热
点燃
点燃
点燃
A
思考:为什么存在着化合价变化呢?而化合价的具体数值又是如何的来的呢?
反应实例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反应物 Cl2 Na Cl2 H2
特征
(化合价的升降)
分析
(化合价升降原因)
反应的本质
结论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降低
降低
升高
升高
得电子
失电子
电子偏向
电子偏离
电子得失
电子偏移
化合价的升降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点燃
点燃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反应实质: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表现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反应物
氧化剂
还原剂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生成物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具有还原性)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
(具有还原性)
(具有氧化性)
失升还,被氧化;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还原剂——氧化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
得降氧,被还原;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氧化剂——还原反应(被还原)——还原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规律一:
电子得失守恒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电子有得必有失,失电子总数必等于得电子总数。
规律二:
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其还原性越强;元素越容易得到电子,其氧化性越强。
4、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O2 、H2SO4 (浓) 、HNO3、 Cl2 、 KMnO4
还原剂:金属单质、C、CO、H2
练习:
1.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2KI+Cl2=2KCl+I2
2)Cl2+H2O=HCl+HClO
3)PCl3+Cl2=PCl5
4)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5)Cl2+2NaOH=NaCl+NaClO+H2O
2.下列反应中,盐酸作氧化剂的是( )
A.Zn+2HCl=H2↑+ZnCl2
B.CaCO3+2HCl=CaCl2+H2O+CO2↑
C.NaOH+HCl=NaCl+H2O
D.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3.在3Cu2S+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A.Cu B.N C.Cu和S D.O和S
4.在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反应中,_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是还原剂;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元素被还原;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是还原产物。(共10张PPT)
期中考试复习
一、物质的量
n
m
N
V气
c
÷NA
NA×
M÷
×M
×Vm
Vm÷
×V液
V液÷
1、计算关系网
技巧:可通过单位记住公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相关题目:国庆12、13、16题
二、离子反应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步及微溶物处理
2、离子共存问题:生成↓、↑或水时不共存
①与H+不共存:OH- ;弱酸根阴离子,如CO3 2-、CH3COO-等;含氢的弱酸根阴离子如H2PO4-、HCO3-等;
②与OH-不共存:弱碱的阳离子,如NH4+ Mg2+、Al3+等;含氢的弱酸根阴离子,如HCO3-、HPO42-、HS-等;
相关题目:第二章一二节练习:三、1,2,4;四,1 《基础训练》P23,5
三、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实质: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表现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反应物
氧化剂
还原剂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生成物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具有还原性)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
(具有还原性)
(具有氧化性)
失升还,被氧化;得降氧,被还原
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五、分散系
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性质
典型题目
1、求物质或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1:amLCaCl2 溶液中含Cl-bmol,则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国庆11题)
例2:在VmL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的BaCl2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Cl-的物质的量为____;若加水稀释到2VmL后,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Cl-的物质的量为____;从2VmL中取出VmL后,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国庆38题)
类似题目:国庆19、20、
2、与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的计算
例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是11.6克,体积为6.72L,则CO 和CO2所占的体积分别为多少?(国庆39题)
例4、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了4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国庆18题)
类似题目:国庆42(已讲评)
3、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规律的应用
例5(1)在镁和氧气的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降低了___价,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为4,氧原子得到电子的总数为4;则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___,镁原子失去电子的总数为___。
(2)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氧化剂里化合价降低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等
B.还原剂里化合价升高总数与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C.氧化剂里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里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
D.氧化剂里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里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3)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 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 溶液完全反应,则Cr元素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化学全解》P117例9】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升高总数,得失电子守恒。
例6:在一定条件下, RO3n-和氟气可以发生如下反应,RO3n- +F2 +2OH- =RO4-+2F-+H2O ,求RO3n- 中R元素的化合价。
例7:0.56g铁和200mL0.2mol/L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求N在被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
题目:《全解》P123例7,P125例题
4、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国庆22、23、41(已讲评)(共24张PPT)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1:
H 、Li 、Na 、K 、Ag 、NH4+
+2:
Ca 、Mg 、Zn 、Ba
+3:
Al
-1:
F 、Cl 、Br 、I 、 NO3- 、 OH-
-2:
O 、 SO42- 、 CO32- 、 SO32-
-3:
PO43-
Fe: +2 +3 Cu: +2 +1 C: +2 +4
S: -2 +4 +6
N: -3 +1 +2 +3 +4 +5
判断下列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理由?
1. Na2O + H2O = 2NaOH 2. 2Fe + Al2O3 = 2Al + Fe2O3
3. IBr + H2O = HBr + HIO 4. CH4 + Cl2 → CH3Cl + HCl
5. NaH + NH3 = NaNH2 + H2↑
光
△
+1-1 -3+1 +1-3+1 0
规律
理由(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结构上分析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而结合在一起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吸引在一起
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决定着元素的化合价
即引起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例:HCl的形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凡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还
原
剂
氧
化
产
物
产物
反应
反应物
化合价升高
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氧
化
剂
还
原
产
物
产物
反应
反应物
化合价降低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判断方法)
(结合反应:H2+CuO=Cu+H2O 判断)
几个基本概念
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1、定义: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
2、实质:电子转移(微观)
3、特征:化合价升降(宏观)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反应过程
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或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还原产物:发生还原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具有得到电子的性质或具有化合价降低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具有失去电子的性质或具有化合价升高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反应实质: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表现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基本概念:
反应物
氧化剂
还原剂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产物
生成物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具有还原性)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
(结合反应:H2 + CuO= Cu + H2O 判断)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表示电子转移的两种方法
1.双线桥法:
失 2×e-
Cl2 + H2O = HCl + HClO
失1e-
得 1e-
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
双箭号跨过等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注明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得或失两字不能省略。
注 意
MnO2 + 4 HCl = MnCl2 + Cl2 + 2H2O
得 2e-
+4
+2
-1
0
0
+1
-1
1. 双线桥
a.标化合价
b.划线桥
c.标变化
标电子转移用a×be-的形式。
★b表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化合价之差)
★a表示共有多少原子得失电子
讨论: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特点:
1、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2、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
3、电子有得必有失,电子得失总数应相等
表示电子转移的两种方法
2.单线桥法:
Cl2 + H2O = HCl + HClO
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得失电子
的情况
箭号不跨过等号,
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
点为得电子元素。
只标电子转移总
数,不标得与失。
注 意
2e-
MnO2 + 4 HCl = MnCl2 + Cl2 + 2H2O
+4
+2
-1
0
0
+1
-1
1e-
Cl- Cl + H2O = HCl + HClO
讨论: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特点:
1、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起止一般为不同元素
2、箭头代表电子转移方向
3、只标电子不标得失
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
[考考你]
Cl2 + H2O = HCl + HClO
2Na2O2+2CO2 = 2Na2CO3+O2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
课堂巩固练习
电解
2H2O 2H2 + O2
Zn + 2HCl ZnCl2 + H2
Fe2O3+ 3H2 2Fe + 3H2O
△
2Al +Fe2O3 Al2O3 +2Fe
△
小 结
用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电子得失。
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为同一元素。
注明得与失。
用单线桥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
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元素。
不标得与失。
两种方法都应注意:箭头、箭尾一定要对准
物质中的某元素。
小结
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
2、特征和判断依据为元素化合价变化。
3、本质是电子转移。
4、概念: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5、失 、升 、氧 得 、降 、还
失电子
价升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得电子
价降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结合反应:H2+CuO=Cu+H2O 判断)
1.用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电子得失。
2.用单线桥表示不同种元素的电子转移。
Cu +Cl2 CuCl2
点燃
2H2O 2H2 + O2
电解
Cl2 + 2 KI = 2 KCl + I2
Fe +CuSO4 = FeSO4 + Cu(共7张PPT)
(第二课时)
复习:
一、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二、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
练习:
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1)2Na + Cl2 2 NaCl (2) Fe + CuSO4 FeSO4 + Cu
(3) 2HgO 2Hg + O2 (4)NH4NO3 N2O + 2H2O
(5) CaO + H2O Ca(OH)2 (6) 3Fe + 2O2 Fe3O4
(7) BaCl2 + H2SO4 2HCl + BaSO4
(8) CaCO3 CaO + CO2 (9) SO2 + PbO2 PbSO4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 “双线桥”法
步骤:
1.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用双箭号表示,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种元素。
3.标出“失去”、“得到”的电子总数
注意:失电子数=得电子数
Mg + Cl2 = MgCl2
Mg + Cl2 = MgCl2
0
0
+2
-1
Mg + Cl2 = MgCl2
0
0
+2
-1
Mg + Cl2 = MgCl2
0
0
+2
-1
失去2e-
得到2e-
练习: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及还原剂。
2. 2KClO3 2KCl + 3O2
MnO2
△
1.2Al + 3H2SO4 Al2 (SO4)3 +3 H2
一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2.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还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氧化剂
二 “双线桥”法
注意: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共28张PPT)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
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表面)
物质得到氧元素的反应
物质失去氧元素的反应
氧化剂:
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还原剂:
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原 则:
得失氧守恒
失去氧元素的物质,被还原,发
得到氧元素的物质,被氧化,发
2、从化合价的角度
氧化剂:
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还原剂:
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原 则:
有升必有降
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特征)
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发
Cl
●
●
Na
钠老弟,给我一个电子,好吗?
让我想想!
那好吧。
NaCl(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你真好,谢谢你!
●●
●
●●
●
●
氯大哥,你好我好大家好!!
Na+
Cl-
NaCl
●●
●
●●
●
●
●
+
-
氧化剂:
还原剂:
3.从电子得失角度
(本质)
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或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还原产物:发生还原反应所生成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具有得到电子的性质或具有化合价降低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具有失去电子的性质或具有化合价升高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失高氧 得降还
剂相反 性相同
三、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1. 双线桥
a.标化合价
b.划线桥
c.标变化
标电子转移用a×be-的形式。
★b表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化合价之差)
★a表示共有多少原子得失电子
d. 写物质
讨论: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特点:
1、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2、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
3、电子有得必有失,电子得失总数应相等
讨论: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特点:
1、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起止一般为不同元素
2、箭头代表电子转移方向
3、只标电子不标得失
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
课堂巩固练习
电解
2H2O 2H2 + O2
Zn + 2HCl ZnCl2 + H2
Fe2O3+ 3H2 2Fe + 3H2O
△
2Al +Fe2O3 Al2O3 +2Fe
△
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
[考考你]
Cl2 + H2O = HCl + HClO
2Na2O2+2CO2 = 2Na2CO3+O2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例:
Zn+CuSO4 Cu+ZnSO4
还原性:
氧化性:
Zn > Cu
Cu2+ > Zn2+
练习:
A2+2B- 2A-+B2
A2+2C- 2A-+C2
C2+2B- 2C-+B2
B2+2D- 2B-+D2
氧化性:
A2>C2> B2> D2
还原性:
D->B->C-> A-
2.金属活动性顺序:
还原性:
K>Ca>Na>Mg>……
氧化性:
K+▲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氧化性:
F2>Cl2>Br2>I2>S
还原性:
F- < Cl- < Br- < I - < S2-
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3.反应条件:
H2+Cl2 光照 2HCl
H2+Br2 500℃ 2HBr
H2+ I2
△
2HI
氧化性:
Cl2>Br2>I2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练习:
已知实验室常用下列三种方法制氯气
MnO2+4HCl(浓)=MnCl2+Cl2 ↑ +2H2O
△
O2+4HCl(浓)
催化剂
△
2Cl2 ↑ +2H2O
则O2 、MnO2、 KMnO4三者氧化性大小顺序是:
KMnO4 〉 MnO2 〉 O2
4.浓度:
氧化性:
浓硫酸 〉稀硫酸
浓硝酸 〉稀硝酸
5.pH值:
氧化性:
KMnO4(H+)〉 KMnO4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氧化剂:
O2、Cl2等活泼非金属单质
含高价元素的化合物
Na2O2 、H2O2等
2.还原剂:
K、Ca等活泼金属单质
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
C、H2等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则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
2.强弱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3.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4.归中律: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其较高价态和较低价态均转化为中间价态,不会交错升降。
5.优先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反应。(共26张PPT)
氧化还原反应
温故而知新
1. 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
2. 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本质)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还原剂
得电子
具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氧化剂
( 特征)
(变化)
(反应物)
具氧化性
(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2e-
2Na + Cl2 = 2NaCl
0
+1
0
-1
-2
+5
-1
2 KClO3 = 2 KCl +3 O2
12e-
0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4
+2
-1
0
2e-
Cl-Cl + 2NaOH = NaCl +NaClO +H2O
+1
-1
e-
全部氧化还原反应
部份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
(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发生价态的变化)
-1
导学大课堂P44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例:
Zn+CuSO4 Cu+ZnSO4
还原性:
氧化性:
Zn > Cu
Cu2+ > Zn2+
练习:
A2+2B- 2A-+B2
A2+2C- 2A-+C2
C2+2B- 2C-+B2
B2+2D- 2B-+D2
氧化性:
A2>C2> B2> D2
还原性:
D->B->C-> A-
2.金属活动性顺序:
还原性:
K>Ca>Na>Mg>……
氧化性:
K+▲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氧化性:
F2>Cl2>Br2>I2>S
还原性:
F- < Cl- < Br- < I - < S2-
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3.反应条件:
H2+Cl2 光照 2HCl
H2+Br2 500℃ 2HBr
H2+ I2
△
2HI
氧化性:
Cl2>Br2>I2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练习:
已知实验室常用下列三种方法制氯气
MnO2+4HCl(浓)=MnCl2+Cl2 ↑ +2H2O
△
O2+4HCl(浓)
催化剂
△
2Cl2 ↑ +2H2O
则O2 、MnO2、 KMnO4三者氧化性大小顺序是:
KMnO4 〉 MnO2 〉 O2
4.浓度:
氧化性:
浓硫酸 〉稀硫酸
浓硝酸 〉稀硝酸
5.pH值:
氧化性:
KMnO4(H+)〉 KMnO4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氧化剂:
O2、Cl2等活泼非金属单质
含高价元素的化合物
Na2O2 、H2O2等
2.还原剂:
K、Ca等活泼金属单质
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
C、H2等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则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
2.强弱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3.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4.归中律:
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其较高价态和较低价态均转化为中间价态,不会交错升降。
5.优先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反应。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1)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必须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能力
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必须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能力
(2)常用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KMnO4>Cl2>浓H2SO4>Br2>Fe3+>Cu2+>H+>Fe2+
还原剂: Fe >H2 >Cu >Fe2+ >Br –>SO2 >Cl- > Mn2+
化合价能升高的:
有还原性
化合价能降低的:
有氧化性
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的: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如:H+、Fe3+、Ag+
如:Fe、Fe2+、CO
如:S、Cl2、H2S
氧化能力与还原能力
(1)根据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
K,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原子还原性渐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F,Cl ,Br ,I,S
单质(原子)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增强
例:Fe2++Cl2 - Fe3+Cl-
Fe3++I- - Fe2++I2
与得失电子数多少无关
(3)根据使其他物质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 不同进行比较:
可以判断单质的氧化性:Cl2>S
如:2Fe+3Cl2=2FeCl3, Fe+S=FeS
点燃
还有其他:
据物质的浓度大小:浓度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强
据反应条件:越易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或质量
2.已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或质量,计算确定产物
例:若3个SO32-恰好将2个XO42-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解:失电子总数 得电子总数
3×(6-4) = 2×(6-?)
?=3
依据:得失电子(或化合价)守恒
+3
思考题: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足量的浓盐酸
反应制取氯气。现有17.4g 二氧化锰参加反应,
求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Cl2
87
4×36.5
设跟 17.4g 二氧化锰反应需氯化氢的质量为 x
17.4g
x
x =
4×36.5×17.4g
87
= 29.2g
解:
答: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为29.2克。
考考你
的智慧,
此解对吗?
0 分
请想一想,
氯化氢是否
全部被氧化了。
思考题: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足量的浓盐酸
反应制取氯气。现有17.4g 二氧化锰参加反应,
求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Cl2
87
2×36.5
设跟 17.4g 二氧化锰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x
17.4g
x
x =
2×36.5×17.4g
87
= 14.6g
解:
答:被氧化 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14.6 克。
注意
只有一半
的氯化氢
被氧化
被氧化
思考题: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足量的浓盐酸
反应制取氯气。现有17.4g 二氧化锰参加反应,
求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Cl2
87
2×36.5
设跟 17.4g 二氧化锰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x
17.4g
x
x =
2×36.5×17.4g
87
= 14.6g
解:
答:被氧化 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14.6 克。
若求氧化产
物的质量
呢?或反应
中有多少摩
电子转移?
被氧化
~2e-
课堂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实质
表现特征
一般规律
强弱比较
1.得失电子守恒
2.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 + 弱氧化剂
3.反应顺序:先强后弱
4.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只靠拢,不交叉”
1.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2.根据反应规律
3.同种元素主要看化合价高低
4.其它
作业:
课本:P47 4、
导学大课堂P46~47
预习下节内容:氯气的制法(共27张PPT)
C2H8N2+ 2N2O4 = 2CO2↑ + 3N2 ↑ + 4H2O ↑
请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是还原反应?
C +O2 == CO2
CuO + H2 == Cu +H2O
2CuO + C ==2Cu +CO2
S + O2 == SO2
Fe2O3 + 3H2 == 2Fe +3H2O
初中的定义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分类的标准:得氧或失氧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2CuO + C ==2Cu +CO2
CuO + H2 == Cu +H2O
Fe2O3 + 3H2 == 2Fe +3H2O
C +O2 == CO2
结 论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2:
这几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你能否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重新给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下定义?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
S + O2 ==SO2
CuO + H2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特点:
1,每个反应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
发生变化
2,每个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思考与交流:
Fe + CuSO4 ==FeSO4 +Cu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Mg + 2HCl == MgCl2 +H2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这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判断的标准:有无化合价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有无化合价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物质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的化学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
1、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降低………。
氧化剂: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升高的物质。
注意:氧化与还原两个过程必然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合价升高
氧化反应
还
原
剂
氧
化
产
物
产物
反应
反应物
化合价降低
还原反应
氧
化
剂
还
原
产
物
产物
反应
反应物
小试牛刀: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aCO3+2HCl==CaCl2+H2O+CO2↑
B. CaCO3 ====== CaO+CO2↑
C. Na2O+H2O=2NaOH
D. Mg+2HCl=MgCl2+H2↑
高温
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请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AgNO3+NaCl====AgCl↓+NaNO3
B.2Al+3H2SO4======Al2(SO4)3+3H2↑
2KClO3=====2KCl+3O2↑
S+O2 == SO2
E.2Na+Cl2==2NaCl
F.2H2+Cl2==2HCl
加热
点燃
点燃
点燃
A
2.有反应:① CO + CuO === Cu + CO2 ② MgO + 2HCl === MgCl2 + H2O
③ Fe + 2AgNO3=== 2Ag + Fe(NO3)2 ④ CH4 + 2O2 === CO2 + 2H2O
⑤ NH4HCO3=== NH3↑ + CO2↑ + H2O,试回答:
⑴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
⑵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加热
加热
点燃
1,3,4
3
2
练习:
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1)2Na + Cl2 2 NaCl (2) Fe + CuSO4 FeSO4 + Cu
(3) 2HgO 2Hg + O2 (4)NH4NO3 N2O + 2H2O
(5) CaO + H2O Ca(OH)2 (6) 3Fe + 2O2 Fe3O4
(7) BaCl2 + H2SO4 2HCl + BaSO4
(8) CaCO3 CaO + CO2 (9) SO2 + PbO2 PbSO4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复分解反应有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化合反应有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D
2KClO3===2KCl+3O2↑
△
+5 -2 -1 0
MnO2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KClO3
KClO3
KCl
O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
的原因是什么呢?
例:NaCl的形成: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例:HCl的形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凡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还
原
剂
氧
化
产
物
产物
反应
反应物
化合价升高
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氧
化
剂
还
原
产
物
产物
反应
反应物
化合价降低
小 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口诀:升---失---氧
降---得---还
电子的转移方向:
还原剂 氧化剂
e-
(价 )
(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