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唐雎不辱使命[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07 14:13:00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唐 雎 不 辱 使 命
何慧芬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

guī
xiǎn
qiāng
gǎo
yōng
náo
听录音,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逆( )
傀( )
徒跣( )
抢地( )
缟素( )
庸夫( )
色挠( )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解释。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错通“措”,注意。
仓通“苍”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比较它们的词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秦王不说( )
请说之( )
高可二黍许(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使



出使
高兴
解释
多一点
听从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
⑴以大易小。( )
⑵徒以有先生也。( )
⑶以君为长者。( )
⑷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因为


默读课文,看注释,试译下列重点语句。
1、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请广于君。
5、秦王怫然怒。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8、秦 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读课文,品语气
读秦王的语气:
蛮横
假充好心
读安陵君的语气:
有节制
态度坚决
用句式说话
读 ,我看到一个 的秦王。
读 ,我看到一个 的安陵君。
读 ,我看到一个 的秦王。
读 ,我看到一个 的安陵君。
秦王以五百里换五十里,这对安陵君来说不是好事吗?安陵君为什么不愿意换?
秦王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
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并解决矛盾。
读课文,品句式和修辞
秦王:
“何也?”质问
“轻寡人与?”反问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夸张
“徒以有先生也”陈述
唐雎:
“非若是也”否定
“岂直五百里哉”反问
“夫专诸······仓鹰
击于殿上”排比
读课文,品语气
读秦王的语气:
质问
不容辩驳
读安陵君的语气:
从容镇定
针锋相对
毫不畏惧
揣摩神态动作,用句式说话
读 ,我看到一个 的秦王。
读 ,我看到一个 的唐雎。
结构图示
秦王
安陵君
以五百里易安陵
愿终守之弗敢易
(利诱之)
(明辨之)
秦王
唐雎
逆寡人轻寡人
虽千里不易岂五百里
(盛气凌人)
(从容答辩)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长跪而谢
(折服)
(不辱使命)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秦王:
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A 唐雎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从辩论技巧、
行为动作、精神意志等方面把握)
B 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小小的安陵国真的能永久居安吗?
C 当今世界局势如何?当今时代的主题
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面对?
唐雎的说话技巧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否,非若是也”“而守之”
“士之怒”“而将四矣”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1、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的另一些不辱使命的人吗?
2、唐雎的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无意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课堂检查
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实力吗?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
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的魏属安陵小国,其用意是什么?
秦王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并吞安陵国。
秦王想要并吞安陵国,采用了哪些手段?最后得到什么结果?
秦王先是采用“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被安陵君拒绝后,责备安陵君,并露威胁之意。唐雎则从容镇定,据理答辩。秦王大怒,用武力恐吓相威胁,但唐雎抗辩,步步紧逼,直至挺剑而起。秦王终于色挠,长跪而谢。唐雎不辱使命,捍卫了安陵国和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