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复习课)
(主讲:宁乡县麻山中学 吴懿 )
课题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复习课)
项目 内 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一、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考 纲 分 析 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同时也是一场选拔性考试,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毕业并且也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是以分数的形式衡量学生学习程度高低的过程,因此,中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对学生能力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考试对知识要求层次有三:第一个层次的要求是了解:即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第二个层次的要求是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第三个层次的要求是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2009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2、通过练习后的自我反思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归纳总结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设计的创新能力。2、通过精题讲解和练习来完善学生的做题技巧和训练解题思路。3、通过以题带知识点的研究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地进行其它知识的复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在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应用,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大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2、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3、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培养学生多维考虑任何事物的世界观。 根据《2009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上三维教学目标。
项目 内 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教学重点:如何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教学难点:如何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审题答题等应试能力的培养。关键: 在练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并归纳总结。 本节课是围绕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进行的,因此,依中考考纲及教学目标,将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判断装置气密性及应试能力的培养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 法 分 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纲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决定采用考纲导学法、以题带知识点、问题探究法、练习、归纳总结、引导、进行教学。1、考纲导学法:充分发挥考纲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形成整体目标意识。2、以题带知识点:初三理科综合科课堂教学的一大环节就是体验,而体验的目的是:体验成功、暴露问题。从而起到查漏补缺巩固双基作用。学生通过以题带知识点复习方法的训练逐步学会并形成自主复习的方法和习惯。3、问题探究法: 通过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解决办法的探究,一方面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4、归纳总结法:对于装置气密性检查知识,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探究之后,学生自我反思及学生间交流讨论,总结。此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复习能力的提高。5:自我反思法:复习的重点是学生的查漏补缺,只有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所进行反思总结,才能有效进行查漏补缺。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以题带知识点、问题探究法、练习、归纳总结、引导、是初三理科综合科课堂教学的常用的方法手段,学生通过以题带知识点复习方法的训练逐步学会并行成自主复习的方法和习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或自己的练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自如运用知识,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 学 程 序 激 发 兴 趣, 引 入 新 课 例题1、“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在实验室下列气体的制取装置也能够制取“她”的是:( )A.用Zn粒和稀H2SO4制取H2B.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O2C.用KMnO4制取O2D.用KClO3和MnO2混合制取O2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以题带知识点的第一题意在为学生搭建全员参与的学习平台;同时让学生通过此题整体感知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从而让他们明确目标,做到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项目 内 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三、 教 学 程 序 归纳总结 提问: 1、这一题考查的知识是什么?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3、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板书 通过练习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查漏补缺进行自主复习的能力。
问 题 探 究 例题2、请你设计出检查这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所需仪器和物质可以自己补充。(学生分组画图设计PK,满分为10分) 以题带知识点的复习方法第二题是在第一题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考纲所要求重点考查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及巩固,也是对第一题所未涉及知识点的一个补充。重点剖析学生的解题过程,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题和应试能力。 此题以实验题形式出现意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解决办法的探究,一方面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归纳总结 提问:你们是从哪些方面考虑去设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的呢?板书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力
项目 内 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三、教 学 程 序 能 力 提 升 练 习 例3、实验探究其乐无穷,成功一定属于你: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以下物质:① KMnO4 ②H2O2。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你认为用 (填序号)物质来制取氧气最好,请你从节能环保等方面说出一条理由 .(2)根据你所选择的物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怎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当收集满氧气后发现集气瓶内没有预先留有少量的水,请你帮助他想出一个办法,在不混人空气的情况下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你的办法是 。 以题带知识点的复习方法第三题是在第一、二题的基础上,对考纲所要求重点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该题是学生对上述知识方法的综合应用,老师对上述内容的检测,重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以达到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目的。
归纳总结 提问(在讲解例题3时边分析边插入):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什么?2、反应原理和气体发生装置有联系吗?学生整体感悟反思课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加强自我反思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 业 设 计 1、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臭鸡蛋气味的酸性气体。实验室采用固体FeS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据此判断,下列装置(含图示)可用于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是( )A.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D.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2、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 ( )A. B. C. D.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4 (08福建福州)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3)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 夯实基础、发散思维、综合提高
四、 板 书 设 计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一、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需要的条件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二、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策略:(两个创设)1、创设封闭的体系2、创设一个能够观察到的、能够准确判断气密性的现象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一堂好的复习课的标准是每一堂课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每一堂课给学生一个困惑,让学生去思考;每一堂课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每一堂课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去创造;每一堂课给学生一个成功,让学生去感受。本堂课以“以题带知识点”为主要复习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体验中考体验知识形成与应用情景,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思考并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与总结中提升能力。
为了实现复习课的高效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了以下几点:
一、采用“以题带知识点”的复习模式
在当前复习资料繁多,选择资料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参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采用“以题带知识点”的复习模式,每堂课针对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三个习题,作为复习的载体。
1、选题原则:所选习题一定要符合:最能暴露学生的薄弱环节;最能概括重要知识点;最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做题方式: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到黑板板演解题过程或者口述解题思路。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问题,为教者的教学提供依据,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黑板上的板书答题来训练学生的规范化答题,在平时的复习中就应注重规范答题的训练,力求中考中少失误或不失误,力争万无一失。
3、知识生成模式:采用一题一总结形式建构知识网络,形成解题规律。复习的重点是学生的查漏补缺,只有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才能有效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二、让PK游戏穿插于化学课堂
现在是4月份,时间表上还没有安排午睡,而我们的化学课大多是在下午,正是学生们昏昏入梦的好时间,以游戏的形式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驱赶瞌睡虫。
三、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集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复习,我们要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实现的,而不是教师的传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组织复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上;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其思维过程和表达过程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互动式讲评引导学生领悟解题方法,真正实现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复习的新型学习形式;整个复习过程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集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复习效率。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