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氧化钠教学设计及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氧化钠教学设计及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0-14 07:51:00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钠的化合物
授课人 邹 跃

过氧化钠Na2O2
Na2O2的机密档案
姓名:过氧化钠
国籍:过氧化物共和国
肤色:淡黄色
体重:78公斤
为什么是 78
摩尔质量为78g∕mol
标志:Na2O2
同胞弟弟:Na2O
一、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Na2O2是淡黄色
的粉末状固体。
趣味实验
一个“魔术”
探究:化学性质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在刚刚的“滴水点火”魔术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呢 ?
你的猜想是?
怎样来论证你的猜想?
探究过程 1 该反应是不是放热反应
脱脂棉燃烧
实验探究:
现象:
结论:
向装有过氧化钠的小试管中滴加水,反应 后,用手触摸试管壁,看温度怎么变化?
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使脱脂棉达到了着火点。
推测:
现象:
Na2O2与H2O的反应是 热反应

气体
若是氧气,则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若是氢气,
则点燃时会听到爆鸣声。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生成了O2
现象:
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有____产生。
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的角度看,此气体可能是______。
猜测:
实验探究:
现象:
结论:
探究过程 2 产生了什么气体?
O2或H2
探究过程 3
说明生成了NaOH
(2)红色又慢慢变淡,甚至消失。
说明反应后的溶液可以使酚酞褪色。
  从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看,钠元素可能是以
__________  的物质形式存在。
向反应液中滴加1-2滴酚酞。
实验探究:
(1)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
现象结论:
NaOH
生成了什么产物?
实验现象 所得结论
有大量气泡产生
两者反应并放出气体
试管底部温度升高
反应放热
酚酞试液先变红
生成了NaOH
Why
振荡后褪色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气体是O2
漂白性
二、 Na2O2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OH+O2
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1
0
-2
姓名:过氧化钠
国籍:过氧化物共和国
肤色:淡黄
体重:78公斤 (78g∕mol)
性格:一落水就非常生气
[回忆]:在不同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Na2O
Na2O2
常温
点燃
Na2O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同胞弟弟Na2O
稳定性比较:
Na2O+O2 == Na2O2
稳定性:Na2O2> Na2O

三、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氧元素价态
生成条件
与水反应
是否为
碱性氧化物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2价 -1价
常温 点燃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什么是碱性氧化物?
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Na2O2+4HCl=4NaCl+2H2O+O2
思考: Na2O2+HCl=? Na2O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不是
如:Na2O+2HCl=2NaCl+H2O(碱性氧化物)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氧元素价态
生成条件
与水反应
是否为
碱性氧化物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2价 -1价
常温 点燃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不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练一练
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它们的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练一练
2、过氧化钠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数目之比
A、1:1  B、2:1 ( )
3 、向无色酚酞试液中投入Na2O2粉末,振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B 过氧化钠逐渐消失
C 开始时,溶液出现红色,最后颜色褪去
D 自始至终都未见红色出现
练一练
4、 用双线桥法标识出下列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情况指出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5、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
方程式。
练一练
2Na2O2 + 2H2O = 4Na++ 4OH-+ O2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氧化钠
南雅中学 邹 跃
一、基本说明
1科目:化学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5学时数: 45分钟(教室多媒体授课)
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经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而本节课主要介绍过氧化钠和氧化钠。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碱性氧化物。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第一节钠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学生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后对金属化合物的一个认识。而本堂课所要讲的过氧化钠与氧化钠,在前面学习钠的性质的时候就接触过,这节课主要是对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教学思路:本堂课讲以学生感兴趣的魔术着手。通过质疑让学生来探究魔术的实质,教学中通过思考、观察、实验论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思考,与人合作探究,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它与氧化钠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观察、实验论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培养探究、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教学难点:
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与现象分析。
教学用具:
过氧化钠、水、酚酞、镊子、试管、火柴、石棉网、脱脂棉、滴管、烧杯、三脚架、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4’ 告诉学生自己是刘谦的徒弟,兼职魔术师。表演魔术:用水来点燃脱脂棉--“滴水生火”。 观看魔术 激发学生探究魔术本质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请一个学生自己动手表演这个魔术(脱脂棉中不放过氧化钠) 学生自己动手表演魔术 对比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 投影:名侦探柯南调查魔术本质---过氧化钠的档案 提取过氧化钠档案中的信息 采用学生熟悉的动画明星和“档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1’ 展示:过氧化钠 【分析解释】 Na2O2中氧元素显-1价板书: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通过提取信息和实物观察概括Na2O2物理性质 让学生认识过氧化钠,了解它的物理性质
新授: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5’ 播放:滴水生火的视频(无声) 观看视频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问:从这个趣味实验中你们能发现过氧化钠的什么化学性质 讨论并发言猜想一: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反应猜想二:过氧化钠与氧气发生反应水是催化剂 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分别分析各种猜想2、要求学生分析以上猜想的合理性并且设计方案来探究论证 学生一:猜想二不可能,过氧化钠本来就是那与氧气反应的最终产物 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15’ 提问:在刚刚的“滴水点火”魔术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现象呢 ?你有何猜想?怎样来论证你的猜想? 学生:看到脱脂棉燃烧—猜想这个反应放热,因为要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探究一: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方案一:用温度计来测量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方案二:滴水生火方案三:在试管中反应用手触摸试管壁。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示:注意观察实验中的其他现象结论:投影—放热反应 学生演示方案三,并观察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探究二: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实验后:如果不通过实验从理论的角度怎样来证明这是什么气体呢?(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产物只可能是—氧气) 学生:从元素种类分析可能是氢气或氧气—可以通过检验气体来验证。学生动手实验并验证—证明是氧气
探究三:还生成了什么产物 学生:从元素种类分析是氢氧化钠,并可以通过酚酞来验证实验论证:生成了氢氧化钠
Na2O2与水反应3’ 板书: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请一位学生写方程式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 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让学生掌握Na2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Na2O2’ 回忆Na2O的物理性质板书:Na2O是白色固体探究:Na2O和Na2O2稳定性 方案一:根据钠与氧气反应条件方案二: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知 让学生掌握Na2O和Na2O2的稳定性比较
Na2O与水反应的探究3’ 提问:Na2O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 方案一:可根据Na2O2与水反应的探究方法来探究方案二:可类比氧化钙与水反应实验探究:没有气体生成 可使酚酞变红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类比思想掌握Na2O与水反应
板书: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Na2O和Na2O2的比较4’ 投影:Na2O和Na2O2比较的表格提问:Na2O和Na2O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回答:什么是碱性氧化物。写出Na2O和Na2O2与HCl反应的方程式 掌握和理解什么是碱性氧化物
课堂总结及升华2’ 总结课堂内容投影:一首打油诗教师: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碰到问题的时候就要勤动脑筋 学生观看投影 以一首诗对本堂课的三维目标进行升华
课堂练习5’ 投影: 本堂课内容的习题,以及运用前面学的离子方程式和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水反应。 学生做题 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巩固本节知识,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采用 魔术引入—质疑--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升华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从总体上看,本堂课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目标。通过学生自己质疑、合作探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课前教师准备充分,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在正确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同时又解决学生的疑惑,(如:在课堂中学生就提出不是水与过氧化钠反应而是过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的问题等等)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套在老师所设计的方向中。
本堂课的内容容量较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思维,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