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0-25 19: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节 日 焰 火燃 烧钢 铁 生 锈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变化前 :纸变化后: 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纸剪成条纸燃烧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观察实验演示实验
1、水的沸腾
2、胆矾的研碎
3、镁带的燃烧
4、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1-1】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现象: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实验1-2】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实验1-3】操作: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观察P7图1-4及演示实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无无有有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补充)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 = A+B
置换反应 A+BC=B+AC
复分解反应AB+CD=AD+CB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非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⑴ 熔点和沸点(P8)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的熔点为0℃。如:液态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即水的沸点为100℃。(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⑵ 密度(P8)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密度的单位密度越大的物质,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固体或液体:kg/m3 或 g/cm3气 体:g/L 或 g/mL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例: 性质 变化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
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 考考你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D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C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B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