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0-27 20: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自然界的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知道硬水和软水及其区别方法;
3.了解谁污染的因素、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复述巩固:
1.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具体说来:“一贴”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低“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靠“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蒸发过滤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它在蒸发和过滤操作中的用途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设问导读:
一、阅读P49—51,回答以下问题:
1.自然界的水或多或少含有一些_______和_________,所是___________物,不宜直接饮用。针对水质的不同,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净水方法按净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物理除杂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除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使用硬水带来的危害。
4.硬水软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5.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硬水 软水
特点
区别 方法
现象
二、阅读课本P51—52,回答下列问题:
1.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没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你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水的用途。
⑴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7年5月,无锡太湖由于水污染等因素引起蓝藻大面积爆发,造成该地区水资源危机。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和_________污水的任意排放。
3.今年春季我省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干旱,部分土地甚至因严重缺水而没有耕种,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也相当紧缺,针对这个事实,你有什么建议?(从开发水源、节约用水、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说明)
自学检测:
1.在进行蒸发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蒸发皿 C.漏斗
2.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呈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存在的水不是纯净水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人饮用了污水会中毒甚至死亡
D.水资源的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4.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一定能使硬水变为软水的是( )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
5.课本P53第6题
巩固练习:
1.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量筒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3.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4.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_______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⑵人们把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请你写出一种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保护好各引水渠中的水源,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②在引水渠边堆放垃圾;③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④在引水渠两岸种树;⑤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保护水源的重要性。
⑷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人均水量/(m3/a) (a为年的符号)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京 晋 辽 皖 浙 川 桂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重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上述资料显示:安徽属于______缺水地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你家的节水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胡同学讲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图中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⑴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壁是为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过滤后他发现仍有些浑浊,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⑷改进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石灰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的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
拓展延伸: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作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想一想,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提出防止水污染的设想和建议,并填写下表:
污染源 防止污染的建议
生活中 例如:含磷洗涤剂⑴_________ 少用或不用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 ⑵__________⑶__________
2.“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现在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和泥沙且还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成分已作了简化),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欲除去次污水中的碎菜叶、塑料薄膜和泥沙,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⑵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通常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此污水经过去渣、除臭处理后即可作为生活清洁(如冲厕、洗车)等用水。你认为“中水”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