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案:专题五《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案:专题五《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1-06 19: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五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专题要点】
元素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性质,反过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性质也反映出原子结构,因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认识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学科内部起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知识21世纪教育网
【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1世纪教育网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21世纪教育网
【教法指引】
基本理论是化学主干知识,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的灵魂。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每年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复习本专题时注意元素的位构性三者关系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应予以关注。建议复习时要全面、熟练地掌握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及其性质变化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非常重要,解题时审题要仔细,题意要清楚,化学用语要准确,杜绝非知识性的错误21世纪教育网
【知识网络】
一、原子结构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 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包括质子数相同的各种原子或离子(游离态和化合态)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 元素“位一构一性”之间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 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②与H2化合的难易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③活泼非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④阴离子还原性强弱
⑤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中金属的价态
⑥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4. 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
②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
③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④阳离子氧化性强弱
⑤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⑥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
⑦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强
三、化学键
1.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性质 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成键条件 一般活泼金属(IA、IIA族)与活泼非金属(VIA、VIIA族)之间相互化合 通常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
存在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①非金属单质的分子中(除稀有气体外)②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③部分离子化合物中
影响因素 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就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
2.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1)化学键极性取决于成键原子是否相同,分子的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CH4 NH3 H2O CO2 C2H2 H2O2
化学键极性
分子极性
空间构型
(2)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四、晶体分类与性质
1.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结构 组成粒子 阴、阳离子 分子 原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粒子间作用 离子键 范德瓦耳斯力 共价键 金属键
物理性质 熔沸点 较高 低 很高 有高有低
硬度 硬而脆 小 大 有大有小、有延展性
溶解性 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难溶于非极性溶剂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 不溶于任何溶剂 难溶(钠等与水反应)
导电性 晶体不导电;能溶于水的其水溶液导电;熔化导电 晶体不导电,溶于水后能电离的,其水溶液可导电;熔化不导电 不良(半导体Si) 良导体(导电传热)
典型实例 NaCl、NaOH、Na2O、CaCO3 干冰、白磷、冰、硫磺 金刚石、SiO2、晶体硅、SiC Na、Mg、Al、Fe、Cu、Zn
2. 晶体熔沸点比较
⑴不同类型晶体
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⑵同种类型晶体
离子晶体:化学式及结构相似时,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熔沸点就高
如:KF > KCl > KBr >KI,MgO > NaF
原子晶体:一般同种类型的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长越短,共价键作用越强,则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 > 金刚砂 > 晶体硅。
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一般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如:O2 > N2,HI > HBr > HCl。
②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说,支链越多,对称性越好,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③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HF > HCl,H2O > H2S,NH3 > PH3,C2H5OH > C4H10。
金属晶体: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如:Na < Mg< Al。
www.
21世纪教育网
www.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