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校2009高三化学试题汇编(电解质溶液2).
1. 【2009年临沂市二轮模拟5月】 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图①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H2的燃烧热为483.6kJ · mol-1
B. 图②是在电解氯化钠稀溶液的电解池中,阴、阳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一定为1:1
C. 图③表示常温下稀释 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D. 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 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2【2009年临沂市二轮模拟5月】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2CO3>pH(CH3COONa)
B. amol?L-1HCN 溶液与b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 冰醋酸中逐滴加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D.NaHCO3和Na2CO3等物质的量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
c(Na+ )+c (H+)=c (OH- )+c (HCO3-)+2c (CO32-)
3【山东省实验中学09高三6月份模拟考试】.以水为溶剂进行中和滴定的原理是。己知液态SO2 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因为液态SO2也会发生自身离解:,以液态SO2 为溶剂,可用SOC2的液态SO2溶液滴定亚硫酸铯的液态SO2 溶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 . 均能抑制SO2 的自身离解
B ,该滴定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C.在一定温度下,液态SO2 中 与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D .液态SO2自身离解的存在,说明SO2是离子化合物
4.【山东省威海市2009届高三高考模拟】已知:99℃时,KW=1.0×10-12。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1Na2A溶液pH=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2H++A2-
B.0.01mol·L-1的H2A溶液pH<2
C.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2A溶液产生的H2多
D.(NH4)2A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关系:c(A2-)>c(NH4+)>c(H+)>c(OH-)
5【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4月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D】
A.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的NH4cl溶液与0.5的Na0H溶液等体积混合:
D.均为的溶液:
【山东省烟台09高三适应性练习(一)】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 g锌粒,则图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C】
7. 【山东省烟台09高三适应性练习(一)】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A.液面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和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B.相同温度下,pH = 1和pH = 2的硫酸溶液中的c(H+)
C.在过氧化钠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
D.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碳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与被还原的硫酸的个数
8.【山东省烟台09高三适应性练习(一)】(14分)磷酸(H3PO4)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H2PO4-、HPO42-和PO43-四种粒子的形式存在,当溶液中的pH发生变化时,其中任一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也可能发生变化。下图是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曲线:
(1)设磷酸总浓度为c(总),写出c(总)与各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式
(2)向Na3PO4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在pH从8降到6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pH=6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 。
(3)由图可知,Na2HPO4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 。
(4)向Na3PO4稀溶液中加入Na3PO4固体,c(Na+)/c(PO43-)的比值将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5)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
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
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5Ca(NO3)2+3(NH4)2HPO4+4NH3·H2O Ca5(PO4)3OH↓+
+ 。
B.5Ca(OH)2+3H3PO4= 。
②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 。
③ 牙齿表面的物质主要是Ca5(PO4)3OH,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
答案.(14分)(1)c(总)= c(H3PO4)+ c(H2PO4-)+ c(HPO42-)+ c(PO43-?)????(?2分)
(2)HPO42- + H+ = H2PO4-(?1分)H2PO4-、HPO42-和OH-(2分,漏一个扣1分)
(3)HPO42-的水解大于其电离(?各1分)
(4)减小(2分)
(5)①A.10NH4NO3 3H2O(1分) B. Ca5(PO4)3OH↓+9H2O(1分)
②唯一副产物是水,工艺简单(2分)
③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
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2分)
9.【山东英雄山中学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VaL④与VbL②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a∶Vb=11∶9
10【山东英雄山中学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9分)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
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
(1)Pb(NO3)2溶液中, 2(填“>”、“=”或“<”=,往该溶液中滴入硫酸铵溶液后,增加,其原因是 ;
(2)往Pb(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H=12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除NO3-、OH-外)为 ;
(3)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测得铅离子及相关离子浓度变化如下表:
离子
Pb2+
Ca2+
Fe3+
Mn2+
Cl-
处理前浓度/(mg·L-1)
0.100
29.8
0.120
0.087
51.9
处理后浓度/(mg·L-1)
0.004
22.6
0.040
0.053
49.8
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
(4)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2+
E2Pb(s)+2H+,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 (填代号)。
A.4~5 B.6~7 C.9~10 D.11~12
答案.(9分)(1)>(1分)发生反应Pb2++SO42-===PbSO4↓,使Pb2+浓度降低(2分)
(2)Pb2++2OH-===Pb(OH)2↓(2分) Pb(OH)3-、Pb(OH)42-(2分)
(3)Fe3+(1分) (4)B(1分)
11.【山东省淄博市09届高三检测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21世纪教育网
A.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21世纪教育网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21世纪教育网
C.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21世纪教育网
pH(NaOH)>pH(Na2CO3)>pH(CH3COONa)21世纪教育网
D.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c(CH3COO-)>c(Na+)>c(OH-)=c(H+)
12、【山东武城二中2009届高三一模理综】在常温下,一元酸HA的溶液与一元碱BOH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B )
A.若混合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HA肯定是强酸、BOH肯定是强碱
B.若混合前酸,碱pH之和等于14,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HA肯定是弱酸
C.若混合前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HA肯定是弱酸
D.若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满足:c(B+)>c(A-)>c(H+)>c(OH—)
13【2009年滨州市高考一模】.经测定某种溶液中只含、、、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四种离子之间不可能满足:
B. 若,则溶质一定是和
C. 若,则溶液中溶质只有
D, 若,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14. 【2009年滨州市高考一模】(8分)已知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上电离:
一级电离: 二级电离:
请回答一下问题:
(1)将0.1 mol·L-1的NaOH溶液与0.05 mol·L-1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冷却至室温测得溶液的pH (填“等于7”、“大于7”或“小于7”)
(2)溶液 (填“呈酸性”、“呈碱性”或“无法确定”)。原因是
。
(3)某温度下,在0.1 mol·L-1的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B Ph>1
C
D
选做部分
答案)(1)大于7(2分)
(2)无法确定,(1分)溶液中同时存在
因两个平衡程度无法确定,故难以确定溶液酸碱性。(2分)
(3)C、D(2分)
15.【山东省兖州市2009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13分)醋酸是重要的一元酸,醋酸及其盐在有机和无机反应中都有应用。
(1)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暖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该反应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该反应是熵增的反应,容易自发进行
C.该反应由难溶物质变为易溶物质,实际上难以发生
D.该反应可以看作是不挥发的酸制备挥发性酸的反应
E.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一定温度下,向1L 0.1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0.1 mol CH3COONa固
体,则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写出表示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一个等式______________。
(3)已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则NH4HCO3溶液呈弱_______ (填“酸”或“碱”)性。
向CH3COOH溶液中加CH3COONa固体,溶液pH增大。对此,甲同学的解释
为:c(CH3COO一)增大抑制CH3COOH的电离,导致pH增大;乙同学的解释为:
CH3COONa水解显碱性,导致pH增大。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两同学
的解释正确与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①
②
③
写出C、H2和O2反应生成CH3COOH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饱和Na2CO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2分) (2)不变;(1分)。(1分) (3)碱(1分);向一定pH的溶液中加固体,如果pH增大,甲同学解释正确:如果pH不变,乙同学解释正确。(2分)
(4) (2分)
(5) (2分); 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2分,未答后一句不减分)
16【山东省济钢高中2009年高三第一次模拟】常温时,10mlpH=4的醋酸溶液中,加入pH=10的NaOH溶液至pH恰好等于7,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ml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反应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该反应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17.【山东省诸城市2009年高考模拟考试】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D )
A.
B.
C.
D.:
18.【2009年高考押题卷山东卷】常温下,H2PO4-的电离程度是水解程度的103倍,HPO42-的水解程度是电离程度的105倍。而HPO42-的水解程度是H2PO4-的电离程度的10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H2PO4和K2HPO4均为弱电解质
B.常温下的pH:K2HPO4溶液>H2O>KH2PO4溶液
C.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时,消耗溶液的体积:V(KH2PO4)>V(K2HPO4)
D.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的KH2PO4和K2HPO4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
答案.B 解析:KH2PO4和K2HP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KH2PO4= K++H2PO4-,K2HPO4= 2K++HPO42-,为强电解质。D项中H2PO4-的电离程度是水解程度的103倍,HPO42-的水解程度是电离程度的105倍,所以水解程度更大,溶液呈碱性。
19.【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在NaHCO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和OH
B.为4的NaHB溶液中:
C.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小的顺序是: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20.【2009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综合测试】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的是 ( )
A.Na2CO3溶液中c (Na+)与c (CO32-)之比
B.0.2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 mol·L-1的盐酸中c (H+)之比
C.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 (NH4+)与c (SO42-)之比
D.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答案.C 解析:A项 Na2CO3溶液中CO32-水解使c (Na+)与c (CO32-)之比大于2:1;
B项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c (H+)之比小于2:1 C项据电荷守恒正确;
D项比值为1:2;故选C。
21.【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一(5月)】常温时将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可以相加),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有关所得混合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所得混合液中c(Na+)>c(CH3COO-)>c(H+)>c(OH)-
B.混合后溶液pH=7
C.所得混合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0.05mol/L
D.混合后溶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c(Na+)+c(H+)
22.【山东2008-2009学年无棣二中第五次月考试题4月 】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
A.pH > 7,且c(OH—) > c(Na+) > c(H+) > c(CH3COO—)
B.pH > 7,且c(Na+) + c(H+) = c(OH—) + c(CH3COO—)
C.pH < 7,且c(CH3COO—) >c(H+) > c(Na+) > c(OH—)
D.pH = 7,且c(CH3COO—) = c(Na+) > c(H+) =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