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校2009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3)
1.【2009年临沂市二轮模拟5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B】
A. 加NaOH溶液后进行分液分离乙醇和苯酚
B. 测定Na2CO3、Na2SO4两溶液自的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C.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D. 称量2.5gCuSO4 · 5H2O晶体溶于100mL水配制0.10mol · L-1的硫酸铜溶液
2.【青岛市2009年高三模拟练习5月】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是: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盐酸
B.从溴水中提纯单质溴的方法是:先用CCl4萃取,分液后再蒸馏
C.证明气体分子中含有“C=C”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
D.除去CO2中少量HCl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3 .【山东省实验中学09高三6月份模拟考试】下列对于某些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检验所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C】
4【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4月高三第二次模拟】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学科网
21世纪教育网
A装置①可用于以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O21世纪教育网
B.装置②中,阳离子移向d极21世纪教育网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 等21世纪教育网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5. 【山东省潍坊市2009届4月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C】
A研究氯气性质的基本程序为:观察外观性质运用分类法预测其性质实验和21世纪教育网
观察解释和得出结论21世纪教育网
B将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干燥,然后插人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21世纪教育网
二氧化氮能支持燃烧21世纪教育网
c将一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碳酸氢钠粉末21世纪教育网
D氯化铁可用于净水,原因是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21世纪教育网
浮杂质后聚沉21世纪教育网
6.【山东英雄山中学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A.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后显红色,结论:溶液显碱性
B.某无色溶液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结论: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结论:该气体为SO2气体
D.电解某无色液体得到H2和O2,测其体积比为2∶1,结论:此液体为纯水
7.【山东英雄山中学0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将溶液(或气体)X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Y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 ( B )
X
Y
A
Ba(HCO3)2溶液
NaOH溶液
B
KOH溶液
Mg(HSO4)2溶液
C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D
CO2气体
石灰水
A.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C.反应AgC1+NaBr=AgBr+NaC1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1更难溶于水
D.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8.【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高三期末综合】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C )
A.配制100 mL 1.0 mol/LNa2C03溶液,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铜丝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使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
D.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变质,先将少量样品溶于水中,再加入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9.【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高三期末综合】PbO2微热时会分解成PbO和O2,PbO是一种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酸的黄色物质。把适量的黑褐色的PbO2粉末投入热水中,一边搅拌,一边通入SO2气体,结果得到白色不溶物。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B )
A.PbO2具有氧化性
B.白色不溶物为PbSO3
C.白色不溶物为PbSO4
D.白色不溶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0.【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高三期末综合】不用其它试剂,且限用化学方法分别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瓶溶液 ( B )
①FeCl3、BaCl2、MgSO4、Al2(SO4)3 ②Al2(SO4)3、盐酸、BaCl2、K2CO3
A.只有①组可以 ??????????? B.只有②组可以
C.两组都可以?? ??? D.两组都不可以
11.【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高三期末综合】下列各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将其充分混合后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D )
A.CaCl2、NaHCO3、KOH B.MgCl2、Ba(OH)2、HCl
C.FeCl3、H2S、HCl D.NaAlO2、K2CO3、NH2·H2O
12.【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高三期末综合】在120℃、101.3kPa下,有由1L水蒸气、2LCO、2LCO2、0.5L氧气和1L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的铜粉、足量的碳粉、足量的氧化铜粉的3只灼热硬质玻璃管。假设每只管都能充分反应,而且不论这3只硬质玻璃管以何种顺序排列,尾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 D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氧气
13【2009年滨州市高考一模】下列有关颜色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无色
B 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C 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绿色
D 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血红色
14 【2009年滨州市高考一模】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15. 【2009年滨州市高考一模】(2分)下列试验操作或对试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③⑤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②向NaOH沸腾的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油的少量HCl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
⑤仅用蒸馏水可鉴别出蔗糖、硫酸铜、碳酸钙三种粉末
⑥测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湿润pH的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16.【山东省都进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清蒸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一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分类
答案.B【解析】本题目是对红色物质的性质给出了一个猜测,属于假设的研究方法。
18、【济宁市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S02和Na202反应可能有Na2S0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02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0H溶液中通以 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19、【济宁市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有关物质的强氧化性无关的是
A.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SO2使滴有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褪色
C.氯气使鲜花褪色
D.过氧化钠使品红溶液褪色
20、【济宁市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B.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g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的NaOH溶液
C.用丁达尔现象区别FeCl3浓溶液和Fe(OH)3胶体
D.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I— 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21、【济宁市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制备Fe(OH)2时,将盛NaOH(aq)的滴管伸入到试管内FeSO4(aq)的液面处,再挤出NaOH(aq)
B.焰色反应是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直接蘸取待检物置于酒精灯或煤气灯的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C.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2、【济宁市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23.【山东省诸城市2009年高考模拟考试】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装置①可用于以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O
B.装置②中,阳离子移向d极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24.【山东省诸城市2009年高考模拟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研究氯气性质的基本程序为:观察外观性质→运用分类法预测其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得出结论
B.将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干燥,然后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氮能支持燃烧
C.将一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碳酸氢钠粉末
D.氯化铁可用于净水,原因是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后聚沉
25.【2009年高考押题卷山东卷】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置换出铜
B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制取氢氧化铝
C
把铜和银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组成原电池验证铜比银活泼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答案.B 解析:钠投入到盐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考虑盐与碱的反应,A不正确。能构成原电池的前提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C项中无反应发生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中还可能是浓度的影响,研究催化剂的影响时,要浓度相同。
26.【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B】
A.煮沸的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饱和溶液制备Fe(OH)胶体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Cu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称取19.0g SnCl,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SnCl溶液
D.测定NaCl和NaF溶液的pH,确定F、Cl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27.【2009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综合测试】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
A.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B.通常不能用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作为判断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C.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分别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增强
D.为了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甲酸,可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如果发现没有银镜产生,则证明其中无甲酸
答案.A 解析:B项能用;C项SO2+Cl2+2H2O=H2SO4+2HCl失去漂白作用;D项银镜反应用来检验含醛基的物质;故选A。
28.【09山东高三质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
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
现 象
解 释
A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29.【山东2008-2009学年无棣二中第五次月考试题4月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
证明了SO2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
性弱于I2
D.实验室用氨水溶液除去多余的SO2
30.【山东2008-2009学年无棣二中第五次月考试题4月 】(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②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③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⑤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⑥苯与溴水在铁粉的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⑦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答案。(3分)①②⑤⑥
31.【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一(5月)】为检验某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B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