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09: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知识归纳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 。
答案: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2. 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包括 ,
, 等。
答案:观察 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 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
3. 是物理变化,如 。
相反, 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 ,如

答案: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等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反应 蜡烛、木条的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等。
4. 叫做物理性质,如 。
叫做化学性质。
答案: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硬度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
答案:有无新物质生成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了表现
6.①煤油燃烧,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 ,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 (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都是 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常伴随发生 、 、 、 、 等现象,还伴随着 的吸收或释放,如石蜡、酒精燃烧时,有 和 放出,干电池放电时内部物质发生可化学变化,释放出 ,绿色植物则需要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答案:白烟 黄色沉淀 化学 放热 发光 变色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能量 热量 光 电能 吸收太阳能
7.将左边科学家与他们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直线连接。
a.门捷列夫 ⑴放射性的钋和镭
b.居里夫人 ⑵元素周期表
c.诺贝尔 ⑶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
d.拉瓦锡 ⑷研究空气成分
答案:a⑵ b⑴ c⑶ d⑷
方法研习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 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5.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 )
A.空气和天然气 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 D.酒精和食盐
6.加热少量白糖,白糖先熔化后变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该实验研究了白糖的( B )
A.物理性质 B.变化 C.制法和用途 D.组成
7.做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时,试管夹通常应夹在( C )
A.试管的口部 B.试管的底部 C.试管的周上部 D.试管的中部
8.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B )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 B.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
C.下一次月食的日期 D.电炉发热的原理
9.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 。
答案:结晶牛胰岛素
10.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镁带消失了,②看到耀眼的白光,③放出大量的热,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
A.镁能和氧气反应 B.镁是金属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 D.镁能和氮气反应
答案:④ AC
11.石英坚硬而石墨质软,它们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答案:石英、石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
12.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
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 性质。
答案:物理 化学 物理
1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和 转化成 和葡萄糖。
答案:水 二氧化碳 氧气
14.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 色的固体,它 (填“易”或“难”)溶于水。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 ,因为该过程中有 生成。
答案:白 易 化学 碳
15.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等。
⑴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能量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
⑵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
⑶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量。根据能连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理由是

答案:⑴冰雪融化 ⑵热 光 ⑶高 由于此反应中放出热量,故反应物具有的化学能高于生成物具有的化学能
拓展探究
1.常温时石蜡是一种 色的 (填状态),它 (填“易溶”或“难溶”)于水。
答案:白 固体 难溶
2.蜡烛就是由石蜡制成的,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以观察到许多现象,请你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说说你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至少写3种)
答案:蜡烛顶端熔化成液态;熔化的液态蜡烛沿蜡烛外壁淌下,又逐渐凝固;白色的烛芯变成黑色;产生黄色火焰,发光发热;烛焰大致分为焰心、内焰、外焰等
3.若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烛芯附近的火焰上,1~2秒后取出,可看到火柴梗哪部分最先变黑,为什么?
答案:两端 外焰温度最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