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1-20 14: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四化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案例
课题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 金属的物理性质 合金 课时 1课时 单位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主备人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阅读探究等科学的学习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对比、推理、归纳等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比较金属与其合金的性质差异,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及资源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学生形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存在的化学观念,并产生学习有关金属的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联系最为密切的、感性认识最深的金属制品入手,课前就要求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废旧金属样品,引导学生由其用途了解金属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资源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同时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整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学案辅助,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观察、思考、自学、探究,得出结论;体会通过动手实验获得知识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的科学方法,辩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创设问题情景(3分钟)情境导入(5分钟)引出课题1、金属的物理性质(5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2、认识合金(5分钟)实验体验: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差异(10分钟)归纳提升:合金性能优越的原因(5分钟)反馈练习(4分钟)反思提高(3分钟)课后延伸(2分钟) 知识链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可知道自然界里的元素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其中 元素种类繁多。问题:1.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或使用过哪些金属制品?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我国现代金属工业生产状况如何?(投影)金属制品问题:金属制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完成学案:1、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较大,__________、______点较高,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室温下,除__________外,金属都是固体。问题:不同的金属性质是否完全相同?请自主学习课本P61第一段,并完成学案:2、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铂的 性好,可以抽成细丝,金的 性好,可以压成薄片。钨的 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里的灯丝,银的 优良被广泛用于电子制造业,金特有的黄色象征着富有和高贵,被大量用作 等。(小结)性质的差异决定了金属用途的不同。(在线测试) 根据表中的信息和你的经验,分析表格所列的金属各有什么用途?分别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实验探究3—1:比较金属与合金的性质,并完成上述问题和学案:实验准备:
教师:镁带、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金属样品。结论:(1)合金比其组成金属的颜色更鲜艳;(2)合金的硬度___________组成它们的金属;(3)合金的熔点___________组成它们的金属;(4)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___________组成它们的金属;(引导)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自主学习)了解几种常见合金及其用途, 1根据钢铁中 的含量,可分为 、 、 。 2利用这种方法,人工制得一些特殊需要的金属材料。科学家还开发出具有 、 、 等功能的材料。(练习)课本P66“挑战自我”1、2(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作业)课下查阅P63有关无声、记忆、低温超导等功能的新型材料的小知识以及“多识一点”栏目中的知识。 学生翻看课本后的元素周期表,体验金属在自然界所占比例之大。分组讨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及金属制品。学生观看屏幕,通过司母戊鼎及“越王剑”的展示,了解我国生产和使用金属的历史悠久,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学生思考,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识记,并完成学案。教师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学生阅读、思考、并完成学案,教师巡视。教师板书:性质决定用途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在线测试,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归纳。学生阅读教材p62第一、二段,讨论、交流学生参照实验探究3—1的要求,利用老师提供的用品和自己所收集的金属制品进行分组实验,观察、操作,体验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回答上述问题并完成学案。教师引导得出合金的定义。 教师引导分析归纳,并板书:二、合金 1、属于混合物,如:生铁、钢决定 决定2、组成→性质→用途,学生阅读课本P63,并成学案。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板书设计 金属的物理性质 合金一、金属的物理性质二、合金 1、属于混合物,如:生铁、钢决定 决定2、组成→性质→用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