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1-20 15: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案、学案一体化
课题 第三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 第二课时 单位 编写人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巩固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2.认识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的介绍,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转换反应的发生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实验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问题,引入课题→引导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引导交流反思并总结→迁移应用入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反思,总结归纳→了解湿法冶金。总之,一切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能力”出发。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2分钟)引导猜想(5分钟)提出课题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3-3(10分钟)激发思维(6分钟)创设问题合作交流(5分钟)总结归纳(5分钟)设疑激趣(3分钟)自主学习(3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巩固提高(4分钟) 奇怪的天平一同学从实验室借了一架天平,在天平两盘各放两只烧杯(大小质量相等),再在这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CuSO4溶液、MgSO4溶液,天平平衡;接着他又拿了两个质量相等的铝球,同时放入两个杯中,过一会儿,取出铝球,天平倾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1.为什么天平不平衡?2.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1.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实验目的: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管。实验报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Zn Fe Cu 点拨 (1)、溶液取2mg(2)、按正确操作问题2.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哪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2)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找出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什么规律?设问 你能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问题3: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2).金属与盐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小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问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共有几点意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问题与思考:银、铂、金等经常被用作贵重首饰这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有很大关系,试想,用铁做首饰行吗?过渡 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会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来冶炼金属,我国古代湿法冶炼金属的原理是什么?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学生观看现象,提出质疑,动脑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学生交流可能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了反应。分组实验:利用教师提供的仪器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观察现象并记录尝试写化学方程式在师的点拨下完善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根据以上操作分析、交流、补充归纳结论并识记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和这节课的实践比较容易的归纳出 学生在正确处理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阅读课本70页最后一自然段,了解相关内容。回答出问题、写出方程式。 学生做71页的在线测试,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二、金属与酸的反应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