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的方法。
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学习化学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的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古代及现代的化学实验室的图片,介绍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出示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及观察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说明了化学实验很重要,我们必须学会观察、操作、设计和评价实验。观察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或步骤):1、观察对比:实验前物质实验后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等2、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声音等现象3、分析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过渡: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出示:活动与探究实验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颜色、状态、硬度、气味、水溶性、密度2、点燃蜡烛:光、热、……A、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B、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一秒钟,取出观察,能说明什么问题?C、用干烧杯罩住火焰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D、注入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熄灭蜡烛:能否点燃白烟?问题与分析: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过渡)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下面我们再来进行探究二:出示:活动与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以及在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师生共同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在教师的点拨下设计实验: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步骤2: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石灰水浑浊多 二氧化碳含量高步骤3: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带火星木条熄灭快 氧气含量低步骤4: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测定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水蒸气含量高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组织学生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观看图片倾听记忆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小组讨论交流,师生归纳总结: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结论:(1)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2)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3)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填写实验报告单 通过具体直观的图片,附之教师的旁白,使学生感知化学学科之魂——实验的魅力所在意在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通过蜡烛燃烧前、燃烧时、熄灭后现象的观察,初步体会化学研究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动手中学会观察,观察中学会思考,思考中学会发现,发现中学会质疑,质疑后有所体验,让学生尝试探究的快乐)展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的知识,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作铺垫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养成积累成果的好习惯,并在设计过程中,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