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1)

文档属性

名称 海水晒盐(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1-23 11: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课时 1 单位 时间 执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1.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2. 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教法 自主式学习、互动式教学, 让 学生讨论、抢答,教师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加深对海水晒盐过程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结合与人们紧密相关的吃饭的“饱”与“不饱”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饱”与“不饱” 学法 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海水晒盐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试管、吹风机、硝酸钾、氯化钠、蒸馏水等实验用品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个案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2分钟)出示问题情境明确“盐”与“食盐”的区别与联系(1分钟)自主学习一、海水“晒盐”的原理(5分钟)信息链接引出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钟)实验探究(12分钟)4人小组合作实验讨论、交流三、蒸发结晶补充演示实验得出: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小组讨论(5分钟)诊断评价(10分钟)拓展迁移 合作学习(5分钟)温馨提示课件展示图片(1分钟)归纳总结畅谈收获布置作业(2分钟) 资料:展示海水晒盐图片、录像等,结合p37海水晒盐过程图示和p39页现代化的大型盐场。本节课课题《海水“晒盐”》中引号的作用是什么?阅读课本37页1,2自然段,完成学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 ,也称 。该法需要的自然条件: 、 、 。盐田可分为 和 两部分。先将海水引入 ,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 ,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叫做 ,剩余的液体叫做 。具体生产流程为: → → → 和 .学生现阅读一则生活信息:“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明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明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明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明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如何判断汤达到了最咸的程度呢?请自己动手配制一份饱和食盐水,并对其进行蒸发.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药匙,教头滴管,玻璃片,电热吹风机;蒸馏水,食盐晶体.请你设计实验步骤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1)配制饱和食盐水:(2)蒸发饱和食盐水:[问题1]、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问题2]、从获得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看,本试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 [问题3]、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问题4]、什么是结晶?什么是蒸发结晶?某试管中盛有硝酸钾溶液,底部有剩余晶体,将试管加热观察现象1、饱和溶液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相互转化。(学案)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A、很浓的溶液 B、含100g水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100g该物质的溶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不论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一实心球悬浮在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你有哪些方法使它浮上来?并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这些方法。运用物理上溶液浓度、密度、浮力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介绍其他晶体: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课本p46页第3题 伴你学p8页1—9题 学生已知海水咸因为里面有食盐,海水苦是因为里面还有其他的物质学生看资料了解“煮海为盐”这种方法的弊端:1浪费燃料 2造成环境污染学生看图片可知:现代化设备改善了条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学生自学完毕,根据导学提纲总结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记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初步猜想: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讨论后知道当汤中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时候应该是最咸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交流自己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并规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同学间相互补充最终完善结论。学生阅读教材P38页,了解结晶、蒸发结晶教师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给与评价,得出结论学生分析思考做出答案,同桌交换改卷教师总结。错题率较高的题目再让同学重新分析讨论思考,教师点拨,得出正确答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分析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对于思维发散、想法独特,有创新才能的同学给与鼓励与表扬学生认识几种不同晶体颜色、形状等各不相同
板书设计 海水“晒盐”的原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蒸发结晶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教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