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1-25 23: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 新课标教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版本:2004年2月第一版 2006年7月第12次印刷
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一课时)
教师 吕吓强 单位 福清市高山育才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接受防火安全教育,学会逃生和自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只有了解化学,才能利用化学改造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3、培养学生的消防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用品 (教师)棉质手帕、酒精、水、火柴、酒精灯、烧杯、蜡烛、镊子、坩锅钳、细铜线圈; (学生)短蜡烛3根、烧杯(100ml、250ml)各一、水槽、水、火柴、镊子、小剪刀、沙土、抹布、小石块、小木条、纸条。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总体知识难度较小,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化学知识,培养了一些对实验进行观察、探究、分析的能力,所以本节课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课前先展示课题,课题的背景采用火灾的场景和警报声,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引导学生当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报警;接着用“烧不着的手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新课;然后先让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燃烧的现象,教师在总结的同时展示各种各样的燃烧图片,提出“燃烧”的定义;接下来学生探究课本上的“探究活动”即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小组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适当补充并展示“火三角”,让学生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接着教师解释着火点的含义。第二部分用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和震撼人心的数字告诉学生火灾的危害,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灭火原理的重要性。接着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通过竞赛的形式看哪一实验小组所获得方法最多,在学生逐一说出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并分析出自己灭火方法的原理后,教师再按类别展示“熄灭蜡烛火焰方法”的图片并让学生总结其原理;然后教师再一次的展示“火三角”并链接到动画式的“火三角”,直观形象说明了灭火原理;接着教师继续通过“趣味实验”和课前的“烧不着的手帕”,让学生思考、讨论其原因并给予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灭火原理的更深入思考。第三部分用生动形象的“逃生与自救”flash演示与学生共同探讨逃生与自救中的知识;最后通过学生表演“小品”的形式,学生互动模拟火灾现场,并引导学生当我们身边发生火灾时应如何处理,报警时我们该说些什么呢?学会如何报火警119。并对家庭和社区防火防灾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整节课的小结内容还是通过展示两个“火三角”,突出本节的重点,并让学生畅谈学习本课的心得及建议。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演示小实验:烧不坏的手帕设疑:为什么手帕在整个燃烧过程中始终没有变化?【过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提问】燃烧已经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现象,那么生活中哪里存在着燃烧现象呢?【演示】与燃烧相关图片,并作简要的介绍。更多的图片和资料请登录www. ( http: / / www. ).。【引入】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过渡】燃烧无处不在,与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现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那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探究】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给学生提供小木条、纸条、水、火柴、蜡烛、小石块、烧杯等用品,要求学生根据课本79页的“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提问】请各小组总结燃烧的条件。【小结】展示“火三角”,并由学生讨论归纳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解释着火点的含义:可燃物燃烧所需达到的最低温度)【过渡】燃烧能造福人类,但了解不足或运用不当就会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常说大火无情,无知和疏忽让火灾已经夺走了太多的生命。1994年新疆的克拉马依市友谊馆大火已过去快十二年了,那场大火夺去了323条和大家一样年轻的生命。(展示友谊馆火灾前后的对比图片)我们再来看一下火灾危害的数据(展示数据)这些沉重的代价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掌握关于燃烧的相关知识。明白了燃烧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灭火的原理。【探究】学生小组实验: 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水、火柴、沙土、抹布、剪刀、烧杯等。小组合作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竞赛】 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熄灭蜡烛的方法最多。【讨论】按类别展示刚才学生实验中所用灭火方法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小结】 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分析推出结论。教师展示动画的“火三角”,进一步总结灭火的原理。【演示】细铜圈使蜡烛熄灭:用细铜线圈罩在燃着蜡烛的烛芯,一会儿蜡烛熄灭。思考:蜡烛熄灭的原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作相应的提示或引导)【思考】现在我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大家能解释课前烧不着的手帕实验吗?(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作相应的提示或引导)【过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有可能发生下面这样的突发情况。你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甚至救助别人吗?【课件演示】“逃生与自救”flash。与学生共同探讨逃生与自救中的知识。 【设疑】为什么要匍匐前进? 让学生明白当发生火灾时,由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多受热上升,靠近地面附近的空气反而比较洁净。【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逃生与自救”,现在我们想一想,当我们身边发生火灾时,大家应该如何处理?进一步提问:报警时我们该说些什么呢?【小品】学生互动,模拟火灾现场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报火警119。【小结】通过学生发言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展示两个不同的“火三角”予以概括,并让学生畅谈学习本课的心得及建议。【课后作业】家庭小实验:1、火柴竖直向上、平放、向下三种角度的燃烧,为什么现象不同,大家能找到原因吗?2、填写“家庭防火安全知识表”。3、自查家庭或社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宣传安全自救知识。 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手帕燃烧得十分旺盛。但对手帕燃烧后完好无损感到困惑。学生回答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煮饭、火柴、吸烟、烟火、蜡烛等等学生通过预习,大部分能把燃烧的三个条件说出来,但对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深刻认识。小组合作课本“探究活动”的内容对燃烧条件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根据实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学生讨论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图片,大家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学习灭火原理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验会得出许多熄灭蜡烛的方法:1、吹灭2、用水浇灭3、湿布盖灭4、小烧杯盖灭5、沙土盖灭6、剪去蜡烛棉芯7、…………各小组分析上述灭火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方法1、2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方法3、4、5隔绝氧气方法6清除可燃物学生进一步总结:三个燃烧的必要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学生思考,普遍会感到困惑。学生试着用刚学的燃烧条件解释手帕烧不坏的原因。 学生观看flash,思考问题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逃生时湿毛巾的重要作用,明白火灾时电梯禁止使用。 学生立即反应出应拨打119。但报警时该说些什么内容一般不太有把握。报警应说明的问题:详细地点、燃烧物、火情、人员情况、周围有否有爆炸物等。报警人和联系电话。××中学电话:××××××××学生谈学习本课的心得和体会,并请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对防灾灭火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创设情境,设疑。在惊奇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对燃烧条件的思考。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燃烧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本实验方案,不仅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也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营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火灾将会造成的危害,意识到学习防火和逃生知识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通过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灭火原理的进一步思考。通过所学知识解释课前的设疑,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利用生动的动画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推向高潮,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去。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问题探究,让学生明白逃生中的原理。让学生学会报警,使学习能够真正为生活实际服务。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家庭实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使知识得到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课后反思
附录一
第三章 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案
一、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能例举出你所知道的燃烧现象吗?
二、通过预习得知,燃烧实际上指得是 和___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三、你明白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四、探究“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
实验用品:水、火柴、沙土、抹布、剪刀、烧杯等。
同学们,给你们上述的实验仪器和药品,你能想到多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还能想到你所用方法的原理吗?
方法 所 用 方 法 原 理
1
2
3
4
5
6
……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吗?
五、火警电话是 ,报火警时应该说明哪些情况呢?
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当火灾突然发生在你身边时,你会注意哪些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小组在学完本课之后对家庭或社区的防火救火提出一条倡议或意见。
七、学完本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附录二
家庭防火安全知识表
要知道你家中的「防火」工作是否完善、或你的防火知识是否足夠,请用是或否回答本表上的问题。
1. 即使怀疑住所附近发生火警,你的家人是否明白立即撤离火场的重要
2. 你家中各人是否都懂得首先顾及生命安全的重要,以及遇火警时必须通知家中各人后,始可采取其他行动
3. 万一发生火警时,家中各人是否知道逃生路径
4. 你是否知道应首先协助行动不便的人士撤离火场
5. 你家中各人是否都知道当发生火警时,尽速通知消防所是极为重要的
6. 火警发生时,是否应将房门关闭,以防止火的蔓延
7. 不应在厨房內储存过多燃料,如石油气、炭、柴等。
8. 电表或家中电器,用铜线或不合标准的保险丝,是否可以导致火警
9. 当室內浓烟密布时,你是否应俯伏在地面上逃走
10. 所有电线绝缘体是否性能良好
11. 电器的插头是否性能良好
12. 扭曲或打结的电线,是不是会较易引起火灾
13. 你是否有避免用电源插座供多过一种电器使用
14. 所有易燃品放置的地方距离煮食炉、发热器、暖炉是否最少有1米
15. 你是否交火柴及打火机摆放于小孩子不能取到的地方
16. 你的烟灰盅是否放在稳固的表面上使用,而非置于梳化座椅或扶手上
17. 你就寝前是否会为防火安全而巡察寓所一周
18. 你的浴室是否空气流通,足以安全使用煤气或石油气热水器
19. 煤气或石油气热水器应否由合格技师安裝及高有热水器的适当通道
20. 如发觉石油气炉或煤气炉漏气,应否立刻把窗戶打开
21. 火警发生时,是否应把电掣关上
22. 若身上衣物着火,应否立刻在地下打滚,以防止面部受火烧伤,及将身上之火压熄
23. 消防所是否有权向阻塞走火通道的人士,提出检控
24. 火警发生时,不应该返回火场拿取财物。
25. 火警发生时,不应尽快利用电梯逃走。
总成绩
PAGE
(共9页) 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