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化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1-27 14: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化学试题 2009.11.10 
命题人:刘培东 审题人:李心泰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 16 S32 Fe56 N14 Na23 Cu64 Mg24 Al27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C.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5.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B.23g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NA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D.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7.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
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B.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
C.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 AlO2-+2H2O
9. 2 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测得150℃时,容器中仅剩余两种气体,则容器中剩余的固体( )
A.只有Na2CO3 B.一定为Na2CO3和NaOH
C.可能有Na2O2 D.可能有NaOH
10.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11.某溶液含有NH4+、HCO3—、SO32—、Na+、HS—、NO3—六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粉末后,溶液中浓度变化最小的离子是( )
A.HCO3—? ?? B.SO32—??? C.Na+?? D.NO3—
12.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13.现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氯化铁和苯酚五种物质的溶液,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Y一定是氯化铁溶液
C.Z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
D.M、N必定各为苯酚、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14.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每生成19.2gCu,反应中转移1.8mol电子
15.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等物质的量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摩尔质量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密度(ρ)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ρ(甲)>ρ(乙),则气体体积:甲<乙 B.若ρ(甲)>ρ(乙),则分子数:甲>乙
C.若ρ(甲)<ρ(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 D.若ρ(甲)<ρ(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16. 将4g 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mol/L B.0.1mol/L C.0.01mol/L D.10mol/L
17.在100g 浓度为18 mol/L、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
18.在某稀硝酸的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2 D.4:1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
19.(6分)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防控专家表示,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可防甲型H1N1流感。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 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 。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 → ClO2↑+ H+ +Cl-+H2O(未配平)。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个数是 。
20.(11分) 某无色溶液,仅由Na+、Ag+、Ba2+、Al3+、AlO、CO、SO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溶液依然保持澄清;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钾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请你任选两种一定存在的离子,简要说明判断其存在的依据
你选择的离子
(每一行填一种离子)
相应的判断依据
(3)尚待检验的离子及检验方法(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加行):
尚待检验的离子
(每一行填一种离子)
检验方法
(4)步骤③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14分)I.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探究固体产物成分(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请在下列装置中选择满足虚线框图C的气体收集装置 。
Ⅱ.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28.8g。再向固体中加人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并进行如下实验:
(1)试剂a的化学式是 ,试剂b的化学式是 。
(2)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某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请你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假设2: ;
②设计方案: 为了对你所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实验方案是
③方案实施· (4)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9分)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1、Fe三种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2:pH≥13;A1(OH)3:pH≥5.5;Fe(OH)3:pH≥4.1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 。
(5)步骤⑨的作用是 ,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
23、(6分)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Na2CO3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Na2CO3+nH2O=Na2CO3·nH2O(n为平均值,n≤10)。取没有妥善保管的NaHCO3样品A9.16g,溶于水配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不计溶于水的CO2气体)
盐酸体积(mL)
8
15
20
50
x
120
150
生成CO2体积(mL)
0
112
224
896
2240
2240
2240
试求:(1)x的最小值 (2)所加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3)样品A中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09-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高三化学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9.(6分) (1)离子方程式: 。
(2)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 。
(3)转移的电子个数是 。
20.(11分)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
你选择的离子
(每一行填一种离子)
相应的判断依据
(3)尚待检验的离子及检验方法(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再加行):
尚待检验的离子
(每一行填一种离子)
检验方法
(4)步骤③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14分)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选择满足虚线框图C的气体收集装置 。
Ⅱ. (1)试剂a的化学式是 ,试剂b的化学式是 。
(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假设2: ;
②实验方案是

(4) 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2、(9分)(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 。
(5)步骤⑨的作用是 __________ ,
步骤⑩的目的是 _ 。
23、(6分)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B
C
A
C
A
B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A
B
A
B
A
C
19.(6分)(1)2ClO3-+SO32- +2H+ = 2ClO2+SO42-+H2O (2分) (2)D (2分)
(3)0.8×6.02×1023 (或0.8NA) (2分)
20.(11分) (1)Ag+、Ba2+、Al3+ (3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见错不得分)
(2)(4分,每选择一种正确的离子得1分,每说明一个判断依据正确得1分)
你选择的离子
(每一行填一种离子)
相应的判断依据
C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
AlO
在加入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加KHCO3溶液,产生沉淀。
Na+
溶液电中性,至少含有一种阳离子。
(3)(3分,选择正确的离子得1分,说明检验方法正确得2分)
尚待检验的离子
(每一行填一种离子)
检验方法
SO
取白色沉淀乙少许,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沉淀是否完全溶解。
或 取原溶液少许,加足量的盐酸(或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或Ba(NO3)2]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4) HCO + Ba2+ + OH-- = BaCO3↓ + H2O (2分) Ba2+ + SO = BaSO4↓ (1分)
21 (14分) I.⑴ 3Fe + 4H2O Fe3O4 + 4H2↑(2分)
bd(2分)
Ⅱ.(1)KSCN NaOH (每空1分)(2)2Fe2++Cl2=2Fe3++2Cl- (2分)
(3)①假设2: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2分)
②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过量KSCN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 正确,若不变红,则假设2不正确。(2分)(4)77.8%(2分)
22.(9分)(1)使Ca2+、Al3+、Fe3+浸出(或使Ca2+、Al3+、Fe3+溶解)(2分,只回答对1个或2个离子,得1分)
(2)Ca2++(NH4)2C2O4 = CaC2O4↓+2NH4+(2分)
(3)Fe(OH)3、Al(OH)3(各1分,共2分)
(4)Fe3++3SCN—Fe(SCN)3(写成其它正确的络合离子形式给分,1分)
(5)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1分);检验Al3+(或铝元素)存在 (1分)。
23.(6分)(1)110 (2)1.0 mol/L
(3)A中含有NaHCO3为0.090mol和Na2CO3·nH2O为0.010mol(每小题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