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3.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学案(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1.3.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学案(苏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2-01 18: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学案
【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了解常见的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事实与本质。
【学习过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模型演变 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 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 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
模型
创立年代
模型要点
小结:
研究新物质的思维方法: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写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区域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
能量大小
离核远近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依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 的电子层,然后由 向 ,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 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 个。
三、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处于 结构,因此化学性质 ,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例题精析
1.下列粒子中:①Al ② ③[]- 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L层比K层电子数多5个;C元素的+3价阳离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层与N层电子数之和。
  写出:
  (1)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B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C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