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3《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和碘》教案(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2.3《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和碘》教案(沪科版高一第一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2-04 13: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和碘》
概述:
海水中提取镁元素,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情境。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过了氯元素,食盐等内容。根据化学史料,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上,吴蕴初先生对我国民族化工做出的贡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在讲解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过程,体验运用知识解决或解释实验问题的愉悦,教学重点是海水中提取镁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以企业家的身份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形式,如有需要在课前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做好准备。在下一个课时中,由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元素,引出卤素一族性质的比较。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根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
情景设置:学生课前思考(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问题1:焰火中最耀眼的火花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元素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提取它们?
问题2:假如你是一个企业家,在开发海水资源的众多项目中,选择了海水提镁,请说出选择的依据?
学生依据(一)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提取镁有可能。虽然在海水中镁的含量不及陆地,但对于环境的危害小。从市场的角度看,很多行业对镁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如铝合金生产,压铸生产,炼钢脱硫三大领域以及稀土合金,金属还原等其它领域。
问题3:如何在海水中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分离?
加入沉淀剂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可以先利用海水晒盐后得到苦卤水,提高镁的含量,同时又去掉了大部分的杂质离子。
问题4:应该选择什么试剂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
可以选择的有石灰乳,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因为考虑到钡离子和钾离子在海水中含量较少,提取成本较高,因而不考虑。
问题5: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是用氢氧化钠?
可以从价格和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
问题6:为制备石灰乳,你准备将厂址设在哪里?
总结: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海水→苦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卤素课时内容安排的概述:
:卤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以旧知识引导,自学阅读,比较异同,进行归纳

:完成物理性质及有关实验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完成学性质的递变性及特性和卤素的几种化合物。
:
引言:卤素名称的由来和族的意思。


思考题
问题1.卤素包括哪些元素?(名称 符号 原子结构)
.结论:1、卤素原子结构相同点: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七个
2、递变规律:1)电子层数不同
2)随荷电数增加电子层依次递增
3)它们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数增多而增大
4)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而小于阴离子半径。
问题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从原子结构的研究出发
色 状 熔沸点 密度 水溶性
氟 F +9 2 7 浅 气 小 小 大

氯 Cl +17 2 8 7 气

溴 Br +35 2 8 18 7 液

碘 I +53 2 8 18 18 7 深 固 高 大 小
问题3:溴单质和碘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何?
(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
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萃取的条件: 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发生反应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比原溶剂的溶解能力强

(3)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生成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
溶剂溶质 水 苯 汽 油 四氯化碳
Br2 黄 橙 橙 橙红 橙 橙红 橙 橙红
I2 深黄 褐 淡紫 紫红 淡紫 紫红 紫 深紫
密 度 比 水 轻 比 水 轻 比 水 重
二.卤素单质(X2)的化学性质
思考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1.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相似性?
(1) + 金属 金属氯化物 氧化性
相似性 (2) + H2 HX
(3) + H2O HX + HX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 + OH X + XO (F2除外)
2.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比较,顺序如何?其离子还原性如何?
2NaBr+Cl2=Br2+2NaCl (由氯氧强还还弱可知,Cl2氧化性强于Br2)
2KI+Cl2=I2+2KCl
2KI+Br2=2KBr+I2
氧化性强弱顺序:F2>Cl2>Br2>I2 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还化性强弱顺序:F2在这里向学生强调递变规律的重要性。
(1) + 金属 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递变性 还原性:I - > Br- > Cl- > F-
+ H2 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
(2)置换能力: Cl2 > Br2 > I2 (F2 除外)
演示实验: ① I2 + 淀粉----介绍碘的特性
KI + 淀粉
② KI溶液 + 氯水 + 淀粉(或CCl4)
KI溶液 + 溴水 + 淀粉(或CCl4)
③ NaBr + 氯水 + CCl4
结论: X2 + 2X = 2X + X2
通过向学生的演示实验,讲解在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
讨论:非金属的置换和金属的置换反应有没有不同?举例说明。
(非金属置换----夺电子 金属置换----给电子)
3.从哪些事实可以说明F2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气体(氧化性最强)?
4.碘有何特殊的化学性质?
5.HF、 AgCl、 AgBr、AgI有何特性及应用?
6.Cl- 、Br- 、I- 如何鉴别?

思考问题:检验氯离子如何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补充知识:
两者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于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与氧的得失无关。
一、氧化—还原反应
1. 概念
2. 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1) 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学价变化(升降)的化学反应。
(2)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3)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升失氧降得还)
特征:有化合价的变化
3、从电子转移观点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有的电子转移的反应
(2)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3)氧化反应:反应物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电子对偏离)的化学反应。
还原反应:反应物(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m:反应中实际有多少个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的转移
ne:一个原子或离子转移电子的数目
2、具体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过等号,并非两条线,而指两条以上)
以上是: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对应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表示方
氧化—还原方程中得到和失去电子数的相等
 
2.单线桥法:(不过等号,并非一条线,而是一条以上的线)
一般以还原剂失去电子数目为基准。
以上是电子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的表示方法。

歧化反应:具体指同一物质中,同一价态同种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表示方法:必须使用双线桥法)
反 应物 还 原 物  氧  化  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定 义 失电子的物质 得电子的物质 在反应中确定
性 质 还原性 氧化性(强弱不以失得电子数多少确定,而以失得电子能力确定)
变 化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断标准)。得电子,电子得失是氧化—还原反的实质。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两者同时发生互为联系
升是(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刘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价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酸所起作用是什么?
酸即起氧化剂作用,又可起还原剂作用,同时也可起酸的作用,生成对应的盐。
21世纪教育网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