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测试(第1课时)(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1.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测试(第1课时)(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2-07 19: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课时1
1. 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2. 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碱石灰 D.生石灰
3. 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 )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4. 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氯和氯水 B.酒精溶液和乙醇
C.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 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
5.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 )
A.硫酸,纯碱,孔雀石 B.硝酸,烧碱,绿矾
C.冰醋酸,乙醇,醋酸钠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6. 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多种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 )
一种纯净物
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7.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
A.氯酸钾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 D.干冰
8. 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2)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9. 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10.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 B.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C.密度小 D.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11.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43-),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
Ca2(OH)(PO4)3
Ca3(OH)(PO4)3
Ca4(OH)(PO4)3
Ca5(OH)(PO4)3
12.1985年,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60,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式量为720
B. 它是一种单质
C. 它是一种新型的共价化合物
D. 它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4.(1)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煎熬,得到一种蓝色晶体.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浴池杀菌消毒剂.试回答:
①此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煎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哪些气体有关,请将其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写化学式):
①钢铁生锈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_______________; ③铜器生锈_______________; ④二氧化硫形成酸雨________________。
1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A的式量大于B的式量),经分析混合气体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 ,B为 ,其理由是

课时1
1、C 2、C 3、A 4、CD 5、B 6、D 7、CD 8、A 9、D 10、D 11、D 12、C 13、A
14、(1)①CuSO4·5H2O, ②Fe + CuSO4 = FeSO4 + Cu
(2)①O2 H2O, ②CO2 H2O, ③O2 CO2 H2O, ④O2 H2O
15、N2, NH3, 在氨中氮和氢质量之比恰好为14/3,现在氮和氢质量之比是大于14/3,说明一定还有氮气。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