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方法。2.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3.了解文学 ( http: / / www.teachercn.com / zxyw / teacher / sgwx / " \t "_blank )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板书标题)
二、了解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作者:___ 原名:____他是我国伟大的 ____ 、____、____。他的作品集子有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小说集《 》。我们已学过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出自《 》。
三、稽查预习。。
1、生字注音: 骇 掳 惶急 疮疤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诘问 震悚 孤孀 懿 干戚 谋死
2、解释重点词:
震悚 疮疤
霹雳 诘问
渴慕 掳
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⑴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
⑵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
⑶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四、仔细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l-5自然段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介绍了长妈妈哪方面的资料?
2、设计 “个人简历”认识阿长。
明确:姓名: 姓名的来历:
性别 : 职业:
身形: 年龄 :
性格爱好:(可举例说明)
结论:这个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并对长妈妈其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长妈妈除了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之外,还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我们在第二课时接着分析。
六、布置作业。(见练习册1---4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1、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填表)
规矩一:__________描写人物的方法:_____详略:__人物性格__
规矩二:__________描写人物的方法:_____
详略:__ 人物性格__
规矩三:__________描写人物的方法_____
详略:__ 人物性格___
规矩四:__________描写人物的方法:____
详略:__ 人物性格___
结论:这个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1、 指名学生复述买《山海经》的故事,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我见到绘图的《山海经》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是如何来写我见到绘图的《山海经》时的心情的?
3、由此可见,这时鲁迅笔下的长妈妈,是怎样的人?与文章开始时给你的印象相同吗?在本文中,作者对长妈妈到底是褒还是贬?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4、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指名读)
三、总结全文。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四、作业。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练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