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B)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B)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2-25 21: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一.选择题(四选一,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野外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A.可以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使散热的速度加快
C.使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 D.便于提高温度
2.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电器设备失火,可用水浇灭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火灾 D.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
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
4.钻木取火的原理可用下列三句话来解释:①木头的内能增加;②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着火燃烧起来;③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5.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A.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C.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D.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将煤加工成焦炭 B.将石油蒸馏得到多种产品
C.将石油气加压充装到罐子里成为液化气 D.干冰升华
7.下列燃料不是由石油或煤加工制成的( )
A.沼气 B.焦炉气 C.煤油 D.航空煤油
8.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摩擦产生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所吸收的热量
C.白炽灯通电后放出的热量 D.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9.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
A.H2 和CO B.CH4和CO C.C2H5OH和CH4 D.H2和C
10.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11.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H2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方程2H2O2H2↑+O2↑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产物不污染环境 B.TiO2是催化剂
C.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D.在海水分解过程中应不断添加TiO2
12.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的新方法。它能极大地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操作是( )A.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B.将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C.将跟氧气反应后剩余的硫磺放在空气里燃烧完
D.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残余物回收分离
13.下列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酒精
14.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15.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17.夜间家中的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
A.打110报警,请维修人员检修 B.向室内洒水
C.为便于检查,首先应拉亮电灯 D.打开所有门窗,注意通风
18.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2003年以来陕西省某些地方的煤矿接连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
A.甲烷 B.氢气 C.氧气 D.一氧化碳
19.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引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0.打开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将一条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熄灭 B.先燃烧更旺后熄灭 C.燃烧更旺 D.无明显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12分)空气、水、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有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用途。请将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名称填在空白处:
(1)常用作溶剂的是__________;
(2)可用作生活燃料、并能通过管道长途输送的是_________;
(3)直接供给人和动物呼吸的是__________;
(4)可用于生产城市居民生活用管道煤气的是_________;
(5)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___________;
(6)可用于获取充置霓虹灯的气体的是___________。
22.(8分)按照“西气东输”计划,2003年底天然气将进入南京,南京35万管道煤气用户3年内全部用上天然气。
(1)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甲烷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3)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进行改装,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23.(10分)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白磷和红磷相比,最易燃烧的是___ ,少量白磷应保存在____ __。
(3)如何使水中白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手帕在五份不同浓度的酒精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手帕烧坏 酒精烧完,手帕无损 酒精烧完,手帕无损 不燃烧
(1)你推测实验⑤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手帕无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常出现酒精灯内有酒精,而酒精灯不易点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9分)书上有一个粉尘爆炸的实验,试问:
(1)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金属筒不加盖 B.蜡烛没有点燃 C.面粉不干燥
(3)面粉厂为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6.(9分)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生产的二氧化硫气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0t,该市一个冬季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
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