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学案(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元素周期律学案(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2-26 15: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基础知识】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性质 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 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与沸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NaOH Mg(OH)2中强碱 Al(OH)3
[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Mg Al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金属性逐渐 。[资料]: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H2SiO3弱酸 H3PO4中强酸 H2SO4强酸 HClO4强酸(比H2SO4酸性强)
结论
[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三、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四、元素周期律(1)定义: 。(2)实质: 。
【自主探究】
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体会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1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A.4 B.5 C .6 D.7 ( )
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
4.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5.M、N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放出的能量M大于N,由此可知 ( )
A.M的氧化性小于N B.M的氧化性大于N
C.N2+的还原性小于M2- D.N2-的还原性大于M2-
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O、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1、S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KOH、Ca(OH)2、Mg(OH)2、A1(OH)3的碱性依次增强
7.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8.(2007·广东)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10.周期表中关于主族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C.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十n价,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为8-n(n≥4)
D.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n,氢化物分子式为RHn (n≥4)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
B.其原子与同周期I A、ⅡA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范德华半径比同周期ⅦA族元素原子的大
12.短周期元素X、Y和Z,已知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1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D两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B14.超重元素“稳定岛”的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着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的稳定同位素x。请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
(1)它在周期表的哪一周期 哪一族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2)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化学式,并估计后者的酸碱性。
(3)它与氯元素能生成几种化合物 哪种较为稳定
15.(08年全国天津卷)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用分子式表示)
(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自我测试】
1、C 2、C 3、D 4、C 5、BD 6、A 7、D 8、C 9、B 10、D
11、AB 12、A 13、D 14、(1)它在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是金属元素。(2)XO2、X(OH)4,可能显碱性(3)XCl4和XCl2,后者较为稳定。
15、(1)Al(OH)3+OH-=AlO2-+2H2O(2)(3)SO2+Cl2+2H2O=H2SO4+ 2HCl
(4)HCl>H2S(5)S2- > Cl- > Na+ > Al3+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3)、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
金属性逐渐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1 非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2
3
4
5
6
7 金属性逐渐
【练习】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
A、 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思考: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 MgCl2 AlCl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2、总结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 =
思考: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CO3与CH4 H2SO4与H2S HCl与HClO4 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得出结论: 。
【练习】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位置是: 。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
【练习】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
B、 遇冷水能剧烈反应
C、 位于第七周期
D、 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2、寻找所需物质
在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
在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
在 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自主探究】
(08年海南高考卷)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 ___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大于_____(填化学式)。
【自我测试】
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 )
A.制新农药 B.制半导体材料 C.制新医用药物 D.制高温合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3.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一(12—5n) B.一(12—3n) C.一(6—3n) D.一(10一n)
4.X、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是 ( )
A.X、Y、Z B.X、Z、Y C.Z、Y、X D.Y、Z、X
5.下列叙述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更活泼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比l mol B多
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字母i所代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字母a、c.d、h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上表14种元素中n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上表14种元素中m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
7.(2007·广州模拟)元素A、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一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 )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硫酸反应 C.能与NaOH反应 D.能与碳酸钠反应
8.(08年宁夏高考卷)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 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在ECl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
C.E的一种氧化物为EO2 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
9.(08年全国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10.(08年全国四川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除零族元素,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自我测试】
1、B 2、A 3、B 4、B 5、D 6、B 7、CD 8、D 9、C 10、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