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14N与15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2.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A.KOH B.NaOH C.LiOH D.CsOH
3.天然存在的Fr极微量,它的 21种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已知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多的电子层 B.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候,生成氧化物Fr2O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单质的熔点不如Na的高
4.下列各族元素或化合物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Li、Na、K、Rb金属性依次增强 D.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升高,稳定性依次减弱
5.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等于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8.8%,此元素可能是( )
A.P B.S C.N D.O
6.A、B两种元素为某周期ⅡA和ⅢA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①x+1 ②x+81 ③x+11 ④x+18 ⑤x+25 ⑥x+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H Cl O B.Na+ Na+ C. O O D.[ O H ]—
8.某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跟卤素原子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上述说法都不对
9.右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
电子85个,E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B元素为( )
A. Si B.P C.S D.Cl
10.下列事实不能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金属间发生置换反应 B.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11.下列变化中离子键受到破坏的是( )
A.NaOH溶于水 B.HCl溶于水 C.SiO2熔化 D.I2升华
12. 已知mRn—阴离子的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则ω克mRn—阴离子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着共价键 B.气态物质中一定存在着共价键
C.全部由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14.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粒子属等电子体的是( )
A.CH4和NH4+ B.NO和O2 C.NH2—和H2O2 D.HCl和H2O
15.某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为H2R,则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A.HRO3 B.HRO4 C.H2RO4 D.H3RO4
二、填空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一些单质和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A+B→C+D;C+E→F;F+D→G;G→H+Q+W。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我发现了一种新元素W。你认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2.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如右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
等于B原子的核电荷数。
(1)A 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 。
(2)B离子的电子式为: 。
(3)用电子式表示C单质分子的形成过程: 。
3.A、B、C、D、E都为短周期元素,A是所有元素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B的+2价阳离子和C的-1价阴离子都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D在C的下一周期,可与B形成BD2型离子化合物;E和C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一强酸。
(1)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C ;D ;E 。
(2)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主族。
(3)用电子式表示A与E、B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A与E: B与C:
4.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核电荷数总和为38。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占其核外电子总数的3/4;W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比同周期的Z元素多5个;W和Y不属于同一主族。
(1)请写出元素符号:X ;Y ;Z ;W
(2)Z、W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是
(3)把Z的单质(片状)放入滴有酚酞的沸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实验题
验证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2)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下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在答案的空格中。(不一定全选)
实验方法(Ⅰ)
实验现象(Ⅱ)
A.钠与冷水反应
a.溶液变红色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
b.产生白烟
C.点燃H2S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D.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
d.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
E.NaI溶液中加入溴水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后又溶解
F.镁带与沸水反应
f.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点燃
G.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g.溶液变棕黄色
H.NaCl溶液中加入溴水
h.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
I.镁带空气中燃烧
i.发出淡蓝色火焰
J.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
j.观察不出什么现象
K.铝片与2mnol/L盐酸反应
k.溶液变橙色
答案:
(1)同周期
(2)同主族
Ⅰ
Ⅱ
解释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
四、计算题
1.0.5molX元素的离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需要得到6.02×1023个电子,0.4gX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02g氢气;X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Y元素的阴离子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是强酸。
(1)推断X、Y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单质的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A
C
A
C
B
B
A
C
D
A
C
二、填空题
1.不正确。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本身不发生变化。不能制造新的元素。
.
2 ,N2O5, , + → F F
3.(1)A H ,B Mg ,C F ,D Cl ,E N 。(2) ,3,ⅡA
(3)3H + → H N ; + Mg + Mg2+
4.(1)X H ;Y O ;Z Mg ;W Cl 。(2)Mg(OH)2+ 2HClO4 == Mg(ClO4)2 + 2H2O
(3)产生气泡,溶液变红色;Mg + 2H2O ==Mg(OH)2 + H2↑
三、实验题
(1)同周期
(2)同主族
Ⅰ
A、F、H
E、H、J
Ⅱ
d、c、f
g、j、k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四、计算题
(1)X:钙 ,第四周期第ⅡA族 Y:氯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2Ca(OH)2 + Cl2 ==CaCl2+ Ca(ClO)2+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