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9-12-29 17: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不变
一、复习提问请回答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三个不变,即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二、检查预习情况:2、以 S + O2 SO2 为例,分析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哪些意义?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反应条件”“生成”生成物反应物32 :16×2 : 32 +16×2
32 : 32 : 64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3)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2: 32: 44微粒个数比: 1 :1 :1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读图A、宏观上:表示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 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宏观上(质读):微观上(粒子读):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质量上(量读):
化学方程式2KClO3 = 2KCl+3O2↑如何读? MnO2质读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分解成氯化
钾和氧气.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完全分解能生成149
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量读粒子读 两个氯酸钾分子能分解生成两个氯化钾分子
和三个分子的氧气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又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应,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三、课堂练习 1、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①铜丝表面的氧化铜可以用氢气除去。
②这个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方能进行。
③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质量的 完全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Cu与18份质量的水。
④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2)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①Mg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MgO和Cu。
②用Mg可以制取Cu。
③利用CuO来制取Cu时,另一反应物可以选择 ,也可以选择Mg。
④每24份质量的Mg与80份质量的CuO完全反应生成40份质量的MgO和64份质量的Cu。2、已知12克A物质和32克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C物质,则生成的C物质质量为 克。
3、一定量的A物质反应生成56克B和44克C物
质,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质量是 克。
441004、A+B=C+D,现有80克A与一定量B恰好完
全反应生成142克C和36克D,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是 克。
5、蜡烛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则蜡烛中
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6.在4X+5Y2=2Z的发应中,Z的
化学式用X、Y表示为 。
98碳、氢氧X2Y57.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4:1 D 5:1D8. 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9 g? B.10 g? C.8 g? D.3 g A9、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了.不对!10.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 A.1:5??? B.l:4??? ?
C.4:l??? D.5: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