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1-09 1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一、教材分析
1、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本节的教学内容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也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强的逻辑性;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开始;在教材的编排上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水分解及物质结构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
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从定量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发现化学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为书写化学方程式及计算的内容,为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化学反应的物料等相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它在本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它是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石。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⑵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此基础上,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本节的教学重点;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为本课难点。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通过交流、讨论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实验反映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材料,得出正确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自已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四、教学用具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烧杯、试管、矿泉水瓶、酒精灯、广口瓶、胶塞、导管、蜡烛、木炭、红磷、锌、铁、酸、硫酸铜等。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创设情境,诱发新知;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练习反馈、运用新知; 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具体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诱发新知:
多媒体展示:“神七飞船”成功发射的录像;观看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飞船的设计师你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尊重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点评。
以国家大事为切入点,让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存所起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引出质量守恒做铺垫。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很多化学反应,你能举出简单的实例吗 你注意过它们的质量变化吗 你能把心中的疑问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吗?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对简单的旧知识复习,将学生拉入所学的新问题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它比会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更重要.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猜测反应前后的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说一说做此猜测的理由?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让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为他们提供的药品,任选其一化学反应,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画出试验装置图。
为每个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严谨,完整。
将自己组设计的方案汇报给全班同学,其他组同学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教师针对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严密性做出点评。
此环节中全班讨论,申辩,评价,有许多即时生成性的东西出现,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强化思维的严密性,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习惯,教师引导统一认识,激发其创新性思维。
学生按我们共同寻求的最佳方案动手1.锌和酸2.蜡烛燃烧3.红磷燃烧4.木炭燃烧5.铁和硫酸铜等实验,记录准确数据,看反应前后质量如何变化吗?
通过与同学共同完成实验及组际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实验结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引导学生分析质量不变的物质有哪些,进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得出结论的方法突出本节的重点之一。
一切化学反应为什么都守恒呢 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微观动画“碳与氧气的反应”的全过程。
从图示的角度帮学生分析,便理性为感性,化难为易。
请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时微观图进行讲解和说明,派另一名同学板书。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这部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于进行自主探究,而需要通过联系新旧知识,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本身的个数、质量、种类都不变。这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原因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强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体现以微见著观念,突破本节难点。
练习反馈、运用新知: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练习题,允许同桌互相讨论,老师抽查提问。
1、日常生活中煤等燃料燃烧看起来质量减少了,你如何解释。
2、第二组做蜡烛燃烧实验失败后如何改进。
及时进行反馈练习,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在这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实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相信每个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有了一些了解,这时,多媒体打出两个讨论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波义耳做金属与氧气反应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接着,再用一个趣味抢答结束本课。
2、比一比,看谁答得多:
在化学变化中①一定不变的有: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②可能有变的有:
③一定有变的有:
学生将自己所学、所思、所悟用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在交流中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不但是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问题、巩固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极佳时机,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同时把本课的知识内容做了梳理和总结。
实践应用、巩固收获:
布置适量作业: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存在和应用,以《点石成金》为题,写一篇科普小论文。
学生为了完成小论文,必然要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 2.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姓名:高智超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一中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第一初级中学 邮编:113300
邮箱:gaozhichao741020@ 电话:0413303583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