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教案及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教案及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1-31 15:51: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1、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伴有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 变化(还有光能、电能等)。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复习问题1 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化学反应却需吸收热量反应才能进行?1、各种物质都储存化学能物质不同储存的化学能不同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V放出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吸收能量问题2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1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1mol的石墨与1mol的金刚石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关系如何?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关系(1)物质中原子间通过______结合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____新化学键的_______化学键断裂形成问题3能否用化学键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吸热还是放热? 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反应物吸收总能量 436kJ + 243kJ = 679kJ
生成物释放总能量 431kJ × 2 = 862kJ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1)宏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小结2.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 。1. 各种物质储存了 。化学能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练习3. 化学反应过程是旧化学键 和新
化学键 ,并伴随能量变化。断裂形成4. 化学键断裂会 ,
化学键形成要 。释放能量吸收能量5. 化学键在断裂(或生成)时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反应放吸热决定于______不同不同科学视野糖类在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是否不同?
2. 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是什么?新能源主要指的是哪些?
3. 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化学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6、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和吸热反应。
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
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练习练 习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2H2O === 2H2 + O2 中的能量变化。若?H2 - ?H1﹤0反应吸热?H2?H1?H2?H1键断裂吸收的能量t?H2键生成释放的能量若?H2 - ?H1﹥0反应放热?H1能
量t能
量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单元)课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教学背景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3.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等。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本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应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可附教学流程图。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要具体、实事求是,评价方式应尽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强,灵活多样。
6.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总结个人以往相关教学经验、借鉴他人已有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特点及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性。请用300-500字简要描述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
课题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张祺
任教年级
高二
授课时间
2009-3-2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材重难点
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板书设计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2、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1)宏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从能量观点看化学反应,可以把化学反应如何分类?
上节课所做的实验中,那些放热?哪些吸热?
放热和吸热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放热。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吸热。
回忆已有知识为本堂课的后续内容做准备。
设问1
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需吸收热量反应才能进行?为了弄清该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思考)可能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激疑,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新课
[板书]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问】不同的物质具有的化学能是否相同?
【讲】我们把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做比较,当前者大于后者的话。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出的能量将以其他形式放出。如果这种能量形式为热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用图线表示(ppt)。
吸热反应的过程如何用这种能量观点解释?
[板书]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放、吸热。
笔记
应该是不同的
聆听
把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做比较,当前者小于后者的话。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少的能量将以其他形式吸收。
让学生通过已有的常识体会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对于一个反应能量变化的影响。
思考讨论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1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1mol的石墨与1mol的金刚石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关系如何?
因为石墨能量较低时才需要从别处吸热转化为金刚石,因此等量的石墨比金刚石总能量低。
应用新知识解释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对于一个反应能量变化的影响。
过渡
宏观上,物质放吸热是由物质本身的能量状态(化学能)的相对大小决定的。如果从微观角度考虑,又如何呢?
新课
[板书]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ppt)填空
物质中原子间的作用方式
化学反应的本质
以HCl的形成为例分析过程中能量变化。
断键需要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相对大小决定了能量的变化。给出具体数值,并计算出放、吸热的量。
[板书] 断键需要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相对大小决定了能量的变化。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放热183kJ
笔记
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小结
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1)宏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归纳、小结,突出重点内容。
练习
填空
口头回答
巩固课上所学
阅读
1. P33“科学视野”。
2. P34“科学视野”。
问题思考:
1. 糖类在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是否不同?
2. 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是什么?新能源主要指的是哪些?
3. 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化学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学生回答:
1. 本质相同,最终产物相同,所放出的能量相等。但反应条件和 进行方式不同。能量的转化率和利用率不同。
2. 煤、石油和天然气;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和地壳地表能。
3. 研制新型材料,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
让学生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对学科的热爱
思考作业
6、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和吸热反应。
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
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乙对因为放热反应只需断键能量小于成键能量,但化学反应首先需要能量来断键。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会用键的观点或能量观点解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