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根本特征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形状、状态的改变 发光,放热,变色等
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联系 化变中一定有物变,物变中不一定有化变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举例 颜色、状态、挥发性、溶解性 可燃性、稳定性、 活泼性、氧化性
区别 性质需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三、例题解析
1.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味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成红色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该物质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石灰石制生石灰
C、用一氧化碳冶炼生铁
D、用干冰人工降雨
3. 2008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
(2)苯的化学性质有
四、试验部分
这部分内容贯穿于整个化学课程,为化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__________;结论:________
(3)检验产物 H2O:___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熄灭后:___________
点燃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 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低。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 含量较高。
五、认识的常见的仪器
六、化学试验的操作
(一)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
1、接触药品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药品的取用原则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剩余药品的处理:
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注意:(1)药匙和镊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擦拭干净。
(2)白磷存放在水中,钠存放于石蜡油或煤油中。
滴管使用方法: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垂直正放在容器口上方,不得进入试管,更不能接触试管口及内壁,挤压胶头
天平的使用与量筒的使用
浓酸、浓碱的使用
(1)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2)如果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3)如果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4)如果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加热 酒精灯
加热固体 ①预热 (可移动酒精灯)
②固体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盛药品的部位。
③铁夹夹于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朝下倾斜。
④加热完毕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检查装置气密性
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
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
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等
例题与考点连接
本单元主要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
1.(09泉州)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3.(09孝感)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
4. (09雅安)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状态 B. 熔点、沸点 C. 还原性、可燃性 D. 密度、硬度
7.(09绥化)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塑料降解 C.玻璃破碎 D.动物呼吸
10.(09茂名)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C.汽油挥发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13.(09玉林)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47.(09平原县)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关于试验操作的题目
48. (09芜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9. (09北京)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B
52.(09南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53.(09泉州)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加热液体 固体药品的取用
A B C D
56. (09汕头)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09青岛)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二氧化碳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