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离子键的概念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
离子键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
[学生]举例说明。
[教教师]以上例子可知,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应有的不能反应。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比如说,苹果能掉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的存在。对于微观世界里的物质来说也是一样,也存在力的作用。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化学键,也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四节 化学键
[教教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种类。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 离子键
[教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先从离子化合物说起。
[提问]举例说明什么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K2S、Na2SO4、MgCl2、KOH)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
[实验]学生动手完成课本实验1—2。
[请一个学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在加热的情况下氯气分子先被破坏成氯原子,氯原子在和钠原子组合学生成新的物质。)
[教师]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怎样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学生]讨论完成课本思考与交流。
[副板书]
[教师]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 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我们把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板书]1.定义: 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提问]: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n+
化合 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 X Xm-
[教师]原子形成离子键以后离子间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
[板书]3.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教师]从离子键形成的条件我们还可以看出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
[板书]4.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活泼金属形成的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形阴离子。
[教师]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定。
[教师]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学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个式子----电子式。
[板书]二.电子式
[教师]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如Na、Mg、Cl、O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板书] 1.表示原子
Na× ×Mg× Cl O
[练习] Al Si P S H
[说明]习惯上,写的时候要求对称。
[教师]电子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离子,例如
[板书]2.表示简单离子:
阳离子:Na+ Mg2+ Al3+
阴离子: [∶S∶]2- [∶Cl∶]- [∶O∶]2-
[练习]:Ca2+ Br- K+ F –
[注意点]①.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 (或×)表示;
②.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③.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化合价。
[板书]3.表示离子化合物
NaF MgO KCl
Na+[∶F∶]- Mg2+[∶O∶]2- K+[∶Cl∶]-
[练习] KBr NaCl
[提问]对于象MgCl2、K2O之类的化合物应该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呢?
[学生自己动手写,教教师在此基础上小结,说出其中的注意点]
[教师]对于以上我们所学习的电子式的表示是为了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板书]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判断]1. ∶Cl + ×Mg× + Cl∶ Mg2+[∶Cl∶]-2
2 . ∶Cl + ×Mg× + Cl∶====== [∶Cl∶]-Mg2+[∶Cl∶]-
3. ∶Cl + ×Mg× + Cl∶ [∶Cl∶]-Mg2+[∶Cl∶]-
[学生回答,1,2错误,3正确]
[注意点]①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学生成物中“同类项”,只能分写,不能合并。
②箭头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可不采用
③离子化合物形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连接反应物和学生成物一般用“→”不用“====”。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及电子式的有关知识。知道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还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分子及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补充习题
1.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 ( )
A.氯原子 Cl∶ B.硫离子∶S∶
C.溴离子 [∶Br∶] D.钙离子Ca2+
2.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a2+[∶Cl∶]-2 B.Na+[∶S∶]-2Na+
C. [Mg2+][∶O∶]2- D. Na+[∶F∶]-
3.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2O B.CaI2 C.KOH D.NaNO3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aI2 Na2S KCl NaCl
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KCl B.NaBr
C.LiI D.KF
参考答案:1、BC 2、AC 3、A 4、略5、C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共价键的概念
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3、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
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Mg3N2、Ca3P、K2O)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呢?
[教师]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
H× + Cl∶ H Cl∶
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所以氯化氢分子也可以表示为H—Cl。
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三.共价键
1.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教师]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2.形成条件:
(1)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2) 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 ,FeCl3;
[教师]象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提问]还有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呢?举例说明。
[教师]刚才我们所举例的化合物都符合我们所说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条件,那是不是所有的由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呢?
[学生思考,教教师再说明]象NH4Cl,(NH4)2SO4由非金属组成,但是是离子化合物。NH4+我们把它当作金属离子。
[提问]那么共价间存在在哪里呢?
[板书]3.共价键的存在:
1 共价化合物中 ②非金属单质 ③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团
[教师]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用电子式来表示共价化合物、共价单质及其形成过程呢?
[板书]4.用电子式表示:
1 分子:
Cl2:∶Cl∶Cl∶ Cl—Cl
O 2 :O∶∶O O=O
N2:∶N∶∶N∶ N≡N
H2O:H∶O∶H H-O-H
2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r2:∶Br + Br∶ → ∶Br∶Br∶
HF:H + F∶ → H∶F∶
[练习]CO2、CH4、NH3
[教师]在HF分子中,F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H原子,电子对偏向于F原子方向,即F原子带部分负电荷,H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整个分子显中性,在HF的形成过程中并没有电子的得失,也未形成阴阳离子,所以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标电荷。
[注意点]
1.电子对共用不归属于成键其中任何一个原子,不能像离子化合物一样用[ ]
2.不能用“→”表示电子的转移。
[提问]根据H2、 Cl2 、 O2 的电子式思考为什么H2 、Cl2 、O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从电子式的角度考虑)
[教师]以上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都是由成键双方提供的,那么共用电子对能不能由成键原子单方面提供呢?下面我们通过NH4+ 的形成及结构进行说明。
我们知道氨分子和氢离子可结合成铵离子,那么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呢?
[副板书]
H∶N∶H + H+ → H∶N∶H
[教师]从氨分子的电子式可看出氨分子在氮原子周围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又称孤对电子)而氢离子的周围是空的,当氨分子和氢离子相遇时,氢离子共用了NH3 分子中未共用的电子对,从而是两者都达到稳定结构,这时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又多了一种化学键,氨分子也因氢离子的介入而带了正电荷,变成NH4+。
像这样共用电子对由成键单方面提供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的一种。
[板书]5.共价键的种类:
1 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成键单方面提供的共价键。
[教师]在我们以上所接触的分子中,有些共用电子对处在中间位置,也有些偏向成键原子的其中一方。因此,我们又可以把共价键分为:电子对处在中间的称为非极性键(也就是两者吸引电子的能力一样,指相同元素原子),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的称为极性键(两者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就是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
[板书]② 非极性键:电子对处在成键原子中间;
3 极性键: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
[提问]判断Cl2 、N2 、HCl、NH3 、NaOH、H2O2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共价键饿相关知识,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形成过程,共价键的分类,我们要能够判断出极性键、非极性键。
[作业]完成习题3,4。
补充习题
1.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HI B.NaOH C.Br2 D.NaCl
2.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N∶ B.H∶N∶H
C.H+[∶O∶]2-H+ C.Na+[∶Cl∶]-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B.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C.S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D.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合物
4.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 )
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5. 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之。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C.PH3是一个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
6. 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VIIA族。下列事实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H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实现最外电子层稳定结构;②氢分子的结构式为H-H;③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M+[:H]-;④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有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B 2、BC 3、BD 4、D 5、B 6、A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两节课我们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请大家回忆一下相关内容,然后回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四.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原子间的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 离子 原子
相互作用的实质 阴阳离子间的电性作用 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产学生的电性作用
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 非金属
[教师]通过学习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我们知道,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是原子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那么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呢?
人们通常称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板书]五.化学键
1.定义: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
※ 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为化学键
例:水的蒸发破坏的是分子间的作用,所需能量不高。
[教师]一般的化学物质则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除此以外还有金属键。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离子键通过原子价电子间的转移,共价键是原子价电子的共用。由此说明化学键可分为以下几类:
[板书]2.分类:
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配位键
金属键
(复习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的知识)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化学键,那么化学键存在于哪些分子中呢?
[板书]3.化学键的存在:
1 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
2 多原子单质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3 非金属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包括酸);
4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的存在(Na2O2、NaOH、NH4Cl),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5 离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属构成,如:NH4NO3、NH4Cl 。
[教师]在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学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以Cl2和H2 反应为例,Cl—Cl和H—H 键断裂成H原子、Cl原子(旧键的断裂)后H原子Cl原子组合学生成HCl分子,也就形成了H—Cl键(新键的形成)。
[板书]4.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注意点]若只有键的断裂没有键的形成这不能称为化学反应。
例:(1)HCl溶于水,电离成H+、Cl-破坏了两者间的共价键,但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不为化学反应。
(2)NaCl固体受热变为熔融状态,破坏了Na+、Cl-之间的作用力,但未结合成新的化学键,也不为化学反应。
[小结]这节课重点学习了化学键、化学键的分类、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补充习题
1、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2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O3 晶体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 Na+ B.
C. D.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 H2O B. BF3
C.CCl4 D. PCl5
4、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5、自然界中的铀和钴都有同位素。
(1)铀主要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三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U 0.005%、U 0.72%、U 99.275%。请列出计算U元素近似原子量的计算式(不必算出具体数值) 。
(2)放射性同位素40Co能够产生γ射线。高速运动的γ射线作用于DNA,能够产生氢键断裂、碱基替换等效应,从而有可能诱发生物产生 ,使生物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从而选择和培育出优良品种。此外用γ射线照射过的食品有利于贮藏,这是因为γ射线能 。在进行照射生物或食品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人体防护。操作完毕后,人体 (可以、不可以)直接触摸射线处理过的材料。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1)(234×0.005+235×0.72+238×99.275)×l0-2
(2)基因突变杀菌可以
+11
2
8
1
+17
8
2
7
e-
+11
8
2
8
2
8
+17
Na+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
-ne-
+me-
C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H
H
+
‥
‥
H
H
‥
‥
‥
‥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