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高一化学周练习(09/11/26)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总分100分,1小时)
答题时可能用到的数据:H~1 O~16 C~12 N~14 S~32 Fe~56 Na~23 K~39
Cu~64 Zn~65 Cl~35.5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3分×8;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NaOH B.Na 2O2 C.无水CaCl2 D.Na2CO3·10H2O
2、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3、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
A.NaOH B. 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4、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5、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6、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CO2,丙不变,然后分别向甲、乙、丙三瓶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7、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 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C.溶液的质量增大,有H2放出 D.溶液的质量不变,有H2放出
8、将5.6 g 由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再把所得的燃烧产物全部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作用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
A.2.8 g B.5.6 g C.1.4 g D.11.2 g
二、选择题(4分×6,共24分。有1~2个正确答案,若正确答案为1个,选对得4分;若正确答案为2个,选对1个对2分,但只要选错1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存在NaOH矿物 B.Na2O2粉末应密封保存
C.钠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D.钠着火可用沙土灭火
10、过量的NaHCO3和少量的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 )
A. Na2O B.Na2CO3 C.Na2O2和Na2CO3 D.Na2O2和Na2O
11、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C.钡与盐酸反应很剧烈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
12、把CO2通入含NaOH0.8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g,则通入CO2的质量是( )
A.0.44g B.0.88g C.0.66g D.都不是
13、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 0.2g,则被氧化的钠是( )
A.9.2g B.10.6g C.6.2g D.4.6g
14、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变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在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一定没有C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三、填充题(计6小题,共52分):
15、(6分)运用比较方法是化学科学中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题:
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2CO=Na2CO3。
(1)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有O2生成。
16、(6分)在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碳酸氢钠之所以能析出的原因,除了它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以外,另两个与此有关的原因是(不考虑温度):
、
。
17、(11分) A、B、C、D、E五种物质都含1~18号元素中的某一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为单质。
(1)写出A→E的化学式:
A B
C D E 。
(2)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
C→D: ;
C→E: 。
18、(11分)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
(3)实验(2)中往试管内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往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消褪。为探究此现象,该小组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Na2O2与H2O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选择适当的试剂,证明Na2O2和足量H2O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
19、(8分)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量设计的装置如右图。该装置(包括水)的总质量为A g,将质量为B g(不足量)碱金属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 g,则:
(1)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
(2)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 ;
(3)如果不用CaCl2,求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是偏大还是偏小 ,理由是
。
20、(10分)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假设氧化产物只有Na2O2)投入盛满水且倒置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mL(STP)气体(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产生的所有气本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最终剩余112mL(STP)氢气。求被氧化的金属钠中钠及Na2O2的物质的量。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高一化学周练习(09/11/26)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参考答案及评分
选择题答案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C
D
A
D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D
B
BC
C
D
D
三、填充题(计6小题,共52分):
15、(6分)(1) SO2+Na2O2=Na2SO4(2分);SO3+Na2O2=Na2SO4+O2(2分);(2)最高(2分)
16、(6分)Na2CO3(饱和)+CO2+H2O=2NaHCO3↓(2分);反应中消耗了水(2分);生成NaHCO3的质量比Na2CO3多(2分)。
17、(11分) (1)Na、Na2O、Na2O2、NaOH、Na2CO3 (各1分)
(2)2Na+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各2分)
18、(11分) (1)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2分);2Na2O2+2H2 O = 4NaOH+O2↑(2分)
(2)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2分); 将导管q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分)。
(3)取褪色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如果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证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3分)。
19、(8分) (1) (2分);(2)防止氢气把水蒸汽带走(2分);
(3)偏小(2分),中的C偏小(2分)。
20、(10分)解: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① 2Na + 2H2O = 2NaOH + H2(
② 2Na2O2+2H2O = 4NaOH+ O2(
③
由题意可知,448mL-112mL=336 mL正好是③式反应反应的氢气和氧气,所以H2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H2)=(224+112)×10-3 L/22.4L=0.015mol n(O2)=112×10-3 L/22.4L=0.005mol
由方程式①和②可以求出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Na) =0.015mol ×2=0.03mol
n(Na2O2) 0.005mol×2=0.01mol
所以,被氧化的金属钠中Na及Na2O2物质的量0.03mol和0.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