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会考化学试题(a类)[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忻州市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会考化学试题(a类)[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3-01 17: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忻州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会考试题
高 一 化 学 (A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会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
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4分。
1.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仪器必不可少的是
A.容量瓶 B.试管 C.烧瓶 D.量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 B.醋酸、酒精、醋酸钠
C.硫酸、火碱、小苏打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3.盛放下列试剂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盐酸 C.硫酸钠溶液 D.AgNO3溶液
4.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B.可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C.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小苏打做发泡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而非氯气来消毒池水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烟、云、雾不属于胶体分散系
B.胶体和溶液可以用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
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NaCl从Fe(OH)3胶体和NaCl混和物中分离出来
D.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
D.将H2和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CO32- + 2H+ = H2O + CO2↑
B.大理石放入稀硝酸中:CO32-+2H+=CO2↑+ H2O
C.铝片插入浓烧碱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 BaSO4↓
8.有人欲配制下列含有四种不同阴、阳离子的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A.K+、H+、SO42-、CO32- B.Na+、Ca2+、SO42-、NO3-
C.Ag+、Mg2+、Cl-、S2- D.Na+、Cu2+、Cl-、SO42-
9.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Ba2+和NO3— B.Na+和Cl— C.Na+和 NO3— D.Ag+和SO42—
10.下列物质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反应现象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使铁和铝发生钝化
B.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品红溶液中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并互相靠近
D.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
11.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③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钉只做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1
B.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个
C.54g H2O中含有分子数为3NA个
D.1mol/L Na2SO4溶液中SO42-离子数为NA个
13.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能引起该离子浓度减小(溶液体积不变)的是
A.Cl- B.CO32- C.HCO3- D.AlO2-
1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过氧化钠 B.二氧化硫 C.盐酸 D.氯气
15.对于NaHCO3与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质量相同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气体多
B.物质的量相同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Na2CO3所消耗H+的物质的量是NaHCO3的2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物质的量相同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等体积的CO2
D.将它们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都产生白色沉淀
16.用氯气消毒后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①NaOH、②AgNO3、③Na2CO3、④FeCl2
A.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全部
17.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只有NO2 B.只有NO C.NO2和NO D.NO2和H2
18.质量比为2∶3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
A.1∶1 B.1∶2 C.1∶3 D.2∶3
二、填空题(共46分)
19.(6分)已知下列反应:
①HPO3+H2O=H3PO4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2F2+2H2O=4HF+O2
④2K+2H2O=2KOH+H2↑
⑤Cl2+H2O=HCl+HClO
(1)其中,H2O做氧化剂的是 ,H2O做还原剂的是 ,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2)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0.(16分)下列是关于Cl2的制备和性质的系列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MnO2+4HCl(浓)MnCl2+2H2O+Cl2↑[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该反应的还原剂:_________。产生11.2LCl2(标准状况),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是______。
(2)把红热的铜丝插入已收集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可观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往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溶液呈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干燥的氯气通入干燥的有色布条中,布条_____褪色,
(4)多余的氯气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Cl2有____,该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21.(8分)在进行某实验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为绿色,后者为蓝色。
(1)针对上述现象,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后,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这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
另一种认为,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2)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2.(16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A B C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强氧化性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 b.Al c.Na d.Mg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C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是强碱,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0分)
23.(10分)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的混合气体点火爆炸,恰好完全反应,则:
(1)原混合物中Na、Na2O2的物质的量比是多少?
(2)原混合物中Na、Na2O2的质量比是多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