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十四中九年级化学第6∽7单元测试题
(考时:60分钟,满分:5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 下面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08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煤作燃料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干冰作制冷剂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2.(09中考)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
3. (09中考)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D.氯化钠、酒精、水银
4. (06中考)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5.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最好的方法是
A.使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B.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使混合气通过紫色石蕊试液
6.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在常温下都比较稳定、②在空气中都能燃烧、③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④ 在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⑤在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某物质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9.6克,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8.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 ”、“ ”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分子,试推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4X + Y = 3Z B.3X = Y + 2Z C.3X + Y = 2Z D.4X + Y =2Z
9.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 B.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10.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制得汽油 D.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将下列物质前面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石墨;②炭黑;③活性炭;④金刚石;⑤一氧化碳。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2)可用于做干电池电极的物质是 ;
(3)常用于制造墨汁的物质是 ;(4)能用于冰箱除味的物质是 ;
(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_。
14.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a ;
(2)试管中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05中考)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其反应如下:2CaCO3+O2+2SO2=2CaSO4+2X,请你推断X的化学式为 。
16.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
17. (06中考)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采取的措施是 。家中煤气若泄漏,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
18. (06中考)某居民家每年冬天取暖用煤400kg,煤中含硫约1%。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大气污染,该居民家每年冬天取暖会向大气中排放约 kg二氧化硫。目前,人们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使其面临枯竭。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写出两种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 (07中考)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非常重要。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因素产举出实例加以论证。
20. (05中考)在化学实验里,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火;消防队员扑灭一般火灾时常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请你说出以上三种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分别是什么?
21. (07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3)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
(4)久置的装石灰水的试剂瓶上附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22. (08中考)右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将B、E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
23. (08中考)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说明 。
(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对比这两个反应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07中考) “神州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4)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第6∽7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 (1) ④;(2) ①;(3) ②;(4) ③;(5) ⑤
14.(1)长颈漏斗 (2)红 H2O+CO2= H2CO3
15.CO2
16.2:1
17. 2NaHCO3△Na2CO3 + H2O + CO2↑ 用锅盖盖灭 关闭煤气阀门(或开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等
18. 8 氢能、核能、太阳能等
三、简答题(共12分)
19.(2分)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1分)
如:木炭(或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等。(1分)
或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等。
如:煤粉在空气中燃烧比煤块更剧烈等。
20.(3分)隔绝空气或氧气(1分)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1分)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不被引燃(1分)
21. (4分)(1)CH4+2O2点燃CO2+2H2O (1分)
(2)Fe2O3+3CO点燃2Fe+3 CO2 (1分)
(3)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1分)
(4)CO2+Ca(OH) 2=CaCO3↓+H2O (1分)
22.(3分)(1)2KMnO4K2MnO4+MnO2+O2↑ 或2KClO32KCl+3O2↑(1分)
(2)2H2O22H2O+O2↑ (1分)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可证明(指出用带火星的木条即可得分)等(1分)
四、综合应用题 (共12分)
23. (2分)(1)硫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等(1分)
(2)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同:或由量变可以引发质变等(1分)
24.(10分)
(1)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1分) 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等(1分)
(2)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1分)
(4)2Na2O2+2H2O===4NaOH+O2↑(1分)
(5)(4分)解:50L氧气的质量为:50 L×1.5g/L=75g
该潜水艇中每天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24×75g=7200g即7.2kg(1分)
设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1分)
X 7.2kg
156/32 = x/7.2kg (1分)
x = 35.1kg (1分)
答: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35.1kg。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