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
第三节 金属的防护与回收
学习目标
1.复习和巩固工业上冶炼生铁和钢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3.掌握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4.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学习重点
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学习难点
铁生锈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1.铁锈蚀的条件:
2.铁锈是 色、具有 结构的固体,主要成分为 。
【思 考】铁、铝放置在空气中, 更容易生锈,为什么?
【练 习】
1.一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在下列试管中,一段时间以后,其中铁生锈最为明显的一支试管是 ( )
2.如图5-3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
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到U型管内的
水面( )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讨 论】1.如何出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2.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的现象 ,反应方程式为 。
【小 结】3.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例如:CuO+H2SO4=CuSO4+H2O,现象: 。
4.钢铁的防锈
(1)
(2)
(3)
【练 习】写出下列铁制品防锈的方法
(1)钢锯条 (2)自行车架 (3)自行车把手
(4)洗脸盆 (5)不锈钢楼梯扶手
(6)铁制自来水管 (7)自行车链条
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1.废金属:
废金属的危害:
2.回收利用废金属的意义:
3.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课堂练习】
1.下列清除铁锈的做法不行的是 ( )
①用砂纸打磨铁锈 ②用少量盐酸清洗表面铁锈
③将生锈制品长期浸泡在盐酸中 ④将生锈制品置于蒸馏水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铁会完全溶解在盐酸里
B. 铁矿石用于炼铁是因为铁矿石中含有大量单质铁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盛水的铁桶最易生锈的部位是水面附近
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雨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容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
(2)查阅有关资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了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块小铜片分别按如图5—4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 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谈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写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出的结论填空:
(1)写出一份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
【总 结】
A B C D
干燥
空气
EMBED PBrush
水
植物油
水
a b
图5-3
PAGE
17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
第四节 石灰石的利用
学习目标
1. 了解自然界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掌握鉴别碳酸盐的方法;
2.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转化的关系。
3.学会设计实验检验物质的方法。
4.学会通过实验归纳出检验碳酸盐的方法;
学习重点及难点
1. 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的转化
2.碳酸盐的检验
【复 习】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实验原理
2.二氧化碳验证、验满的方法
3.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新 授】
一、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2.存在:
3.用途:
【思 考】如何判断固体物质中是否含碳酸钙?
实验现象:
【小 结】碳酸盐:
4.CO32-的检验方法
(1)所需试剂:
(2)方案:
【练 习】
1.下列用途利用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石灰石制成生石灰 B.用大理石做建筑材料
C.用白垩做建筑材料 D.用汉白玉做华表等
2.检验含CO32–的化合物,常使用的试剂是 ( )
A.硫酸 B.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C.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石灰水
3.有四包无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分别是CaCO3、CuSO4、Na2CO3、Na2SO4中的一种,如何一一鉴别,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二、生石灰的烧制与熟石灰
(一)石灰石的煅烧
方程式:
【思 考】怎样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
(二)生石灰:化学式 、 色 固体。
1.与水反应:
方程式:
应用:
2.与酸反应
【讨 论】CaO中混有CaCO3如何除去?CaCO3中混有CaO如何除去?
(三)熟石灰:
化学式 、 色 固体, 溶于水
1.石灰水中滴加酚酞现象 ,结论 。
2.与CO2反应,现象 ,
反应方程式 。
应用:
【思 考】CaO、Ca(OH)2保存时应注意什么?
3.与酸反应
应用:
【练 习】1.明朝诗人于谦著有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每句诗包含的变化有哪些?写出有关方程式。
【课堂练习】
1.旺旺雪饼的包装袋内,有一个成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干燥原理是 (写出反应方程式)。
2.建筑工地上盛有石灰水的水池中,常看到一层白膜覆盖在石灰水的表面上,该白膜的主要成分是 ,形成白膜的反应方程式是 : 。
3.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开发价值较高。其中之一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一种极细的粉末),可作为牙膏屯、化妆品的一种原料。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某厂设计了以下两套方案(见下图):
方案一:
方案二:
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具有的优点是 ,
方案二具有的优点是 。
【总 结】
石灰水
生石灰
石灰石
二氧化碳
轻质碳酸钙
Na2CO3溶液
水
高温
轻质碳酸钙
石灰水
生石灰
石灰石
高温
水
PAGE
18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
第一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的金属能与氧气、酸反应;理解不同的金属性质不同;
3.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会判断置换反应。
4.通过对金属性质的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学习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学习过程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思 考] 1.为何铁制锅铲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2.铝可以制成铝箔主要利用了铝的什么特性?
3. 导线中常用的金属是什么?为什么?
4.白色烟花或照明弹中用到镁粉,为什么?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与氧气的反应 镁带 铝丝 铜丝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1)镁、铁、铝、铜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分别是什么?什么叫金属氧化物?
(2)镁、铁、铝、铜与氧气的反应均属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3)镁、铝、铜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金属与氧气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_________。
【思 考】1.“真金不怕火炼”包含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2.暖气片上刷“银粉”(铝粉)防锈的原理是什么?
2.金属能与酸反应
与酸的反应 镁与稀硫酸 铝与稀盐酸 铁与稀盐酸 铜与稀硫酸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镁、铁、铝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______最剧烈、_____较缓慢,金属与酸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是_______。
[小 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 。
[比较] 镁、铁、铝与稀酸反应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概括反应的共同点。
[小 结] 置换反应:
[思 考] 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2)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置换反应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
1.2H2O = 2H2↑ +O2↑
2.Zn+H2SO4=ZnSO4+H2↑
3.3Fe+2O2Fe3O4
4.CaCO3+2HCl= CaCl2+H2O+CO2↑
5.Fe+CuSO4 =FeSO4+Cu
【补充】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Fe+CuSO4 =FeSO4+Cu
现象:溶液 ,固体 。
【思 考】1.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原料:硫酸铜溶液与熟石灰)能否用铁质容器?
2.课本第118页第5题
[总 结]:
[作 业]:
第一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2.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学习过程
【复 习】1、下列物理性质中:①银白色金属;②有延展性;③有导电性;④有导热性;⑤能被磁铁吸引,其中铁、铜、铝都具有的是 (填序号)
2、按要求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
(3)热水瓶内壁的银白色金属 ;(4)导电性最强的金属 ;
(5)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 ; (6)暖气片上刷的“银粉” 。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镁与稀盐酸反应 (4)铁与稀硫酸反应
【新 授】
三、常见的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
2.常见的铁矿石及其主要成分
磁铁矿 ,赤铁矿 ,黄铁矿 。
【讨论】上述铁矿石中最不适宜炼铁的是 ,原因 。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一)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H2,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
例: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 (2)铜和稀硫酸
(3)锌和稀硫酸 (4)银和稀盐酸
【练习】1.市场上有不法商贩用黄铜(锌铜合金)冒充黄金出售,您能识别吗?(鉴别方法越多越好)
2.写出Mg、Al、Fe、Zn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等质量的Mg、Al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铁、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5.只含一种杂质的金属镁样品2.4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9g氢气,则所含杂质不可能是( ) A.Al B.Fe C.Zn D.Cu
6.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g,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
生成0.2g氢气,则该金 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
A.Mg Al B.Cu Zn C.Mg Zn D.Fe Mg
7.等质量的Zn、Fe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产生H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a为_______,b为________。
8.等质量的稀H2SO4中加入等质量的Zn、Fe,
产生的H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a为________, b为_________,反应过程中金属
________可能有剩余,金属_________一定有剩余。
9.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种铁样品(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甲 乙 丙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 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7g 158.7 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同学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同学的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第一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学习过程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1.湿法炼铜的原理是
如右图所示,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 (填“变大”或 “变小”或“不变”)
2.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
例1.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
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
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Z>y >X D.Z>X>y,
2.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
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
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讨论:只利用③中试剂能否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有其他试剂组合可用来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练 习】
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古代的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2.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
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
回答:
金属 铁 锰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 (填“>”“<”)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
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和___________。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调
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 的一边。
4.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 结】
通电
PAGE
6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矿物
第二节 铁的冶炼 合金(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金属的冶炼;
2.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
3.知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会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4.知道炼铁的原料、原理。
学习重点及难点
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学习过程
【复 习】1.金属活动性顺序及两点应用
2.写出下列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赤铁矿 ,黄铁矿 ,磁铁矿
3.下图中不同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4.在CuCl2和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
【新 授】
一、金属的冶炼
1.金属在自然界中大多以 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如 等以
形式存在。
2. 叫金属的冶炼。
【思 考】金属冶炼的过程中,金属元素由 形式转化为 形式,其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
H2+CuOCu+H2O
【练 习】今年4月18日,我国实行了第6次火车提速。为适应提速要求,一些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连接成长轨,工人常用Fe2O3+2Al2Fe+Al2O3这一反应使生成的铁熔化在接头处,冷却后变成长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氧化二铝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三氧化二铝为还原剂 D.铁元素化合价降低
【猜 谜】“水晶宫中卧包公,阵阵清风吹进宫,忽有烈火烧过来,竟把包公变关公,烈火退去清风在,吹得关公好轻松”(打一化学实验)
【分 析】根据谜语,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所需仪器,并试着画出反应装置。
【小 结】酒精灯:迟到早退;氢气:早出晚归。
原因
。
【练 习】1.现有氧化铜、稀硫酸、铁,利用这些药品制取铜,仪器自选。设计实验方案(方案越多越好),写出反应方程式,比较几种方案的优缺点。(提示:CuO+H2SO4=CuSO4+H2O)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氧化碳代替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金属铜。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中,右边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应先 ,再 防止爆炸。
(4) 在Fe2O3+3CO2Fe+3CO2的反应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0价,碳元素由+2价变为+4价。像这类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①2Mg+O22MgO ②2F2+2H2O=4HF+O2
③CaCO3CaO+CO2↑ ④2KClO32KCl+3O2↑
⑤2NaOH+SO2=Na2SO3+H2O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
三、铁的冶炼
1.原料:
【思 考】1.各原料的作用
2.常见的铁矿石有哪些?其中适合炼铁的又有哪些?
2.原理:
【总 结】
【作 业】
第二节 铁的冶炼 合金(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铁的冶炼原理
学习难点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过程分析
学习过程
【复 习】1. 叫金属的冶炼。
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 ,
反应现象 ,该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反应开始时应先 ,再
,目的是 ;结束时应先 ,再 ,目的是 。
3.炼铁的原料有 。
其原理是 。其中还原剂是 。
【新 授】
3.反应装置
A B C
【思 考】
(1)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
(2)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3)点燃从尖嘴管口排出气体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优点是什么?
(4)试验中,应先点燃A处还是C的酒精灯?
(5)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得到较纯净的铁粉?
(6)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
(7)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如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可分别用装置的哪一部分?
4.工业炼铁的设备:
主要反应:
尾气的成分:
四、生铁和钢
生铁 钢
含碳量
性能
用途
冶炼
【思 考】“百炼成钢”的化学含义?请写出最关键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练 习】
1.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 )
A.铁元素存在状态不同 B.主要成分不同
C.含碳量不同 D.颜色不同
2.在高温炼铁的主要反应“Fe2O3+3CO=2Fe+3CO2”中,CO是 (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指示剂
3.怎样用最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铁、生铁(或钢)。
【总 结】
第二节 铁的冶炼 合金(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合金的定义,会判断合金;
2.了解常见合金的组成、性能、用途,进一步巩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3.掌握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学习重点及难点
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学习过程
【复 习】
1.地壳中的铁是以 形式存在。
2.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 ,主要原料有 、 、 ,反应方程式为 (以磁铁矿为例)。
3.生铁是含碳为 的铁碳合金,还有 、 元素;钢是含碳为 的铁碳合金。
4.下列反应中,一氧化碳不是还原剂的是 ( )
A.CuO+COCuO+CO2 B.CO2+C2CO
C.Fe3O4+4CO3Fe+4CO2 D.Fe2O3+3CO 2Fe+3CO2
【新 授】
五、合金
1.合金是 ,合金一定是 (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
2.金属材料包括 和 ;
3.合金的特性有:熔点 ,硬度 ;
4.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是 。
注意:不锈钢是指掺入 的铁合金,不锈钢并不是绝对不会生锈的。
【练 习】1.课本第124页 1、3、4
2.有关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⑥生铁可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 C、①③④⑤ D、③④
六、含杂志问题的计算
例: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检测本地钢铁厂生铁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屑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然后冷却,称知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了0.34g。(1)求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2)生产100t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练 习】1.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7.6克与一定质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22克,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10g样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 △ NaNO3+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增加的质量/g 0 0.7 m 1.2 1.5 1.6 1.7 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2)表中m约为 ; (3)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 ;
3. 将某一铜与铁的混合物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向一份中加足量的稀H2SO4,反应完毕后有6.5g不溶物。向另一份中加足量的CuSO4溶液,最后得沉淀物12.9g。求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4.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
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
[数据处理]
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盘(选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以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Fe2O3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