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考试
化学试卷(必修) 2010年03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14 O:16 Na:23
Mg:24 Al: 27 S:32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6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有23小题,满分为69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从根本防止酸雨的产生。
②我国从2000年起逐渐用二氧化氯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杀菌、消毒能力强,功效长。
③氧化铝可用来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
④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可作净水剂。
⑤建设三峡大坝使用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⑥戴上浸有浓NaOH溶液的口罩,防止氯气中毒。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除⑥外 D.全部
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典”元凶冠状病毒是一种油脂
B.我们所吃的豆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3.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4.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甲烷 B.丙烷 C.苯 D.乙烯
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电解质是
A.NaCl固体 B.铜 C.酒精 D.硫酸溶液
6.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香味越浓郁。其原因是久置的葡萄酒中,与原来相比含有更多的
A.(C6H10O5)n B.CH3CH2OH C.CH3COOC2H5 D.CH3COOH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8.ng臭氧(O3)中有m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A.n/16m B.n/48m
C.16m/n D.48m/n
9.用NA表示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是N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水分子数是NA
C.化学反应中1mol铁参加反应,一定失去的电子数3NA
D.钠与水反应,生成2gH2,则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
10.下列溶液中阳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的是
A.含有8gNaOH的溶液1L B.含0.1gNaOH的溶液1L
C.含0.2molH2SO4的溶液0.5L D.含9.8gH2SO4的溶液2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B.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 Ba2+ + OH- + H++ SO42- = BaSO4↓+ H2O
C.钠和水的反应:Na + H2O = Na+ + 2OH- + H2↑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 H2O = Al(OH)3↓+ 3NH4+
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Cl一 B.Ba2+、Na+、SO42-、Cl一
C.K+、H+、SO42-、OH- D.Ag+、Al3+、NO3-、H+
13.Mg、Al两种金属分别跟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同温同压下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则Mg、Al两种金属之间的量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电子转移数目比为2∶3
B.参加反反应的Mg、Al质量比为4∶3
C.金属溶解的物质的量相等
D.加入的两种金属质量不等
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HCl B.BaCl2 C.AgNO3 D.NaOH
15.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KMnO4溶液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的结果偏高的是
A.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 B.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1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18.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19.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编号 金属(粉末状) 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 酸的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mol 6mol/L硝酸 10mL 60℃
B Mg 0.1mol 3mol/L盐酸 10mL 30℃
C Fe 0.1mol 3mol/L盐酸 10mL 60℃
D Mg 0.1mol 3mol/L盐酸 10mL 60℃
20.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v (X): v (Y)= l:2
C.容器内X、Y、Z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X同时生成0.2molZ
21.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钙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22.同周期的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04A.非金属性 XB.原子半径X>Y>Z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按X、Y、Z的顺序由少到多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
23.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向50ml盐酸中加入混合物27.6g时,盐酸过量
D.15.7g混合物能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第I卷 (选择题 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 分。
24、I(6分)(1)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缺乏VC会使人患上 病。切取一片新鲜水果,向切面上滴加淀粉溶液和碘水,若出现 ,说明新鲜水果中含有VC,这是利用VC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质。
(2)经科学测定,人体平均含氧65%,含碳18%,含氢10%(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三种元素中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填元素符号)。
(3)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氢氧化铝、淀粉。
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 。
II(7分)(1)为验证某易拉罐材质的主要成分是铁制还是铝制,如用化学方法验证,可使用的化学试剂为 。
(2)工业铝热法炼铁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因腐蚀出现红褐色锈斑。
①铁锅的腐蚀主要是由 腐蚀造成的。
②铁锅锈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
(4)为防止轮船的船体在海水中腐蚀,一般在轮船身上装有一定数量的
III(2分)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1)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 。
(2)人类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有一种能够改变垃圾的组成、结构使其体积减小、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
技术。
四、本大题2题,共16分。
25.(6分)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C均为金属单质,C与水反应生成D和最轻的气体,D、H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在通常状况下E(氢氧化物)跟NaOH或盐酸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1)B是_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E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 。
(3)A在常温下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G,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10分)化学学习小组为测定某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硫酸亚铁(FeSO4·7H2O)。
【实验步骤】取本品10片,在适当的条件下配成100mL溶液,分别准确量取20mL溶液,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方法一、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方法二、加过量H2O2溶液,然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并充分加热得红棕色固体,称量该固体的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一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有 。
(2)方法二中,加过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 。有的同学认为使用氯气也能达到此目的,和使用氯气相比,用H2O2溶液的好处是 。
(3)在方法一中,若每消耗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相当于0.152 g FeSO4,则该溶液中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在方法二中,若称得红棕色固体的质量为a g,则每片补血剂含FeSO4 g。(写出主要过程,否则不得分)
化学试卷(必修)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A A C C C D D D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D B D C C D C C D A
二、第24题共15 分。
24、 (1) 坏血 (2)褪色、还原 H Al(OH)3+3H+===Al3+ +3H2O(2分)
Ⅱ (1) 氢氧化钠溶液 (2)Fe2O3 + 2Al 2Fe + Al2O3(2分)①电化学 ②2H2O+O2+4e-=4OH-(2分) (3)锌块
III(1)石灰石 (2) 垃圾焚烧发电
三、共16分。
25.(1)AlCl3 NaHCO3
(2)Al(OH)3 + OH- == AlO2- + 2H2O
(3)2NaHCO3 Na2CO3 + CO2↑+ H2O
26.(1)容量瓶 (2)使Fe2+完全氧化成Fe3+ 无污染
(2)0.2 mol·L-1 0.95a
稀硫酸
锌
铜
甲
乙
锌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