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3-11 19: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附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漂白粉  B.盐酸  C.氯水  D.液氯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D.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4. 在0.5L溶液里含有0.1mol NaCl和0.2mol MgCl2,则此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1mo1/L B.0.5mo1/L C.0.3mo1/L D.0.6mo1/L
5.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6. 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能跟水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IBr是双原子分子
B.IBr与水反应时,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在很多化学反应中IBr作氧化剂
D.跟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Br和NaIO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少量的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B.铝片投入稀盐酸中:Al+6H+===Al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SO42- ===BaSO4↓
D.碳酸钙溶液与醋酸反应CaCO3 2H+ === H2O + CO2↑ + Ca2+
8.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
A. 、、、 B.K+ 、Al3+、SO42— 、NH3·H2O
C.Na+、K+、SO32—、Cl2 D.Na+ 、CH3COO-、、OH-
9. 将镁铝合金粉末两等份,分别与下列4种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6 mol/LKOH溶液 B.18.4 mol/LH2SO4溶液
C.2 mol/LH2SO4溶液 D. 3 mol/LHNO3溶液
10. 向某FeCl3和AlCl3的混合溶液(含少量HCl)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和所加NaOH溶液体积关系图正确的是 ( )
0 0 V(NaOH)
A B
0 V(NaOH) 0 V(NaOH)
C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与蛋白质相比含有更多的氮原子,其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所以被中国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三聚氰胺的质量为126g
B.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g
C.1mol三聚氰胺的质量为126g/mol
D.12.6g三聚氰胺约含有6.03×1022个三聚氰胺分子
12.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 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 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 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13. 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探索物质的世界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14.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新制的饱和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玻璃瓶中
B.皮肤沾上浓H2SO4,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C.过滤时,漏斗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15. 在反应8NH3 + 3Cl2== 6NH4Cl + N2中, 若有2molNH3被氧化,则 ( )
A.生成1molN2 B.有4molNH3 参加反应
C.生成321g NH4Cl D.3molCl2被氧化
16. 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时,0.25mol 单质完全反应就消耗了1mol HNO3,则单质元素氧化后的化合价可能是( )
A. +1 B.+2 C.+3 D.+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7.质量为483g Na2SO4·10H2O固体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    mol,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     个。在25℃、101kPa条件下,6.2LH2S气体含有电子数与 gNH3所含有电子数相同。在15.6g Na2X(X表示某元素)固体中含有0.4mol Na+,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
18、通常用饱和溶液除去混在中少量的HCl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能用溶液吸收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19、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⑵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⑶ 请问:⑴中反应和⑵中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 。
20.已知:①FeS不溶解于水;②实验室制取H2S、SO2气体的原理是:FeS+H2SO4=FeSO4+H2S↑,Na2SO3+H2SO4=Na2SO4+H2O+SO2;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气体相遇会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
根据下图中A~D的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A是由双孔塞、玻璃导管及 和 组装起来的。?
⑵组装一套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并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和漂白性。?
①按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把af各导管口连接起 来,正确的顺序有 。
A.bdcefa B.adcefb C.acdfeb D.acdefb
②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 ,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③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 ,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④当D中产生 现象时,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3)D装置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 。
四、计算题 (12分)
21.实验室配制500mL 1mol/L的稀H2SO4溶液,需用密度为1.84g·cm_3、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多少mL? 现以此稀H2SO4、铜粉、空气等为原料制备160g饱和硫酸铜溶液,需用1mol/L的稀H2SO4多少mL?铜粉多少g (已知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
试题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A B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D AB BD BD AC BD
17.3;9.03×1024;7.65;78g/mol
18、H+ + HCO3— = H2O+ CO2↑
CO2 + CO32— + H2O = 2HCO3—
19. ⑴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⑵.Ca(ClO)2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⑶ (1)
20.(1)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① B ②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碘水等 ③品红溶液 ④有淡黄色固体析出
(3)吸收未反应的H2S或SO2气体,以免污染空气
21.27.2mL;200 mL;12.8g
选择题解析:
2. C 解析:A中镁为0.1mol,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A;B中盐酸无体积,不能计算出粒子数;D选项中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
3. C 解析:A项SO2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在作漂白剂时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是与品红中的有色物质发生化合而褪色;B项Na是活泼金属,Na与MgCl2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得到H2,D项Fe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的化合价取决于非金属的氧化性强弱,并不一定是+3价,如Fe与S反应生成FeS中Fe显+2价,D错误;答案选C。
4. A 解析:氯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是0.1 mo1+0.2 mo1X 2=0.5 mo1,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1/0.5L=1 mo1/L
5. A 解析:除杂方法要操作简便、效果好、不带来新的杂质、保留非杂质成份。溶液中可用这样的方法: 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
6. B 解析: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7. A 解析:B项,电荷不守恒;C项:以偏赅全,漏写某些离子的反应,应为:Ba2+ + 2OH- + 2H+ + SO42- ===BaSO4↓+ 2H2O;D项,醋酸为弱酸,正确写法应为:CaCO3 +2CH3COOH === Ca2+ + H2O + CO2↑ + 2CH3COO-
8.D 解析:A项中H+与HCO3-能够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Al3+与氨水可以发生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B选项错误;Cl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方程式为:Cl2+H2O+SO32— = SO42— +Cl - +2H+,C选项错误。
9.C 解析:镁、铝与浓硫酸、稀硝酸作用皆不产生氢气,排除B、D;铝与KOH反应而镁不反应,镁铝皆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显然C中液体产生的氢气比A多。
10.C 解析:向某FeCl3和AlCl3的混合溶液(含少量HCl)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NaOH先中和少量的HCl,然后沉淀Al3+和Fe3+,过量NaOH再溶解Al(OH)3。
11. AD 解析:M(C3H6N6)= 126g/mol,由m=n*M和N=n*NA得,正确答案为AD.
12.AB 解析:分子数一定相等,首先是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和B中,两气体的质量相等,且气体的摩尔质量也相等,则两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中,由于气体的压强不确定,故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D中,由于温度不确定,故N2和CO2分子数不一定相等。
13.BD 解析:解析:A项,乙醇与水互溶,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 -,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3-3-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故错;D项,焰色反应可以确认某些金属元素(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正确。
14.BD 解析:A项,新制饱和氯水易挥发,其中HClO在光照下易分解,所以通常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玻璃瓶中,故A正确;B项,浓H2SO4沾在皮肤上,若用大量水冲洗,在稀释浓H2SO4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烫伤皮肤,故B项错误,应用布小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NaHCO3溶液;C项,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正确;D项,Na2CO3溶液呈碱性,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应保存在具有橡皮塞玻璃试剂瓶中。
15.AC 解析:6NH4Cl —— 2 NH3(被氧化)——3Cl2(被还原)
321g 2mol 3mol
16.BD 解析:若为非金属单质,反应掉的HNO3都作氧化剂,设单质元素氧化后的化合价为x,据电子得失守恒既有:0.25×x = 1×(5-4),X=+4 ;若为金属单质,反应掉的HNO3一部分起酸性作用,一部分作氧化剂,则:0.25×x = (1-0.25x)×(5-4),x=+2。
n(沉淀)
n(沉淀)
n(沉淀)
n(沉淀)
V(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