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第1课时
学科 化学 授课班级 高一(6)班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Lure 所属学校 高中部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的物理性质及有关化学性质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而为什么不存在钠单质?这就是该节课要学的内容。钠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如何元素的结构去推测元素的性质甚至该元素的存在形式及用途。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使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常用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存在。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体验学习,并在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习新知识,训练科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过程和方法: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通过实验探究;体验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学生是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较活跃,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较强的表现欲。初始能力:学生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的获取、储存、分析、评价、加工等)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了解 了解金属钠的核外电子排布;会准确拿取金属钠,会书写与钠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学会 能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能在指导下对实验进行设计
3 知道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掌握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常用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存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钠的物理性质及有关化学性质 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围绕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实验让同学们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的过程中认识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通过设计讨论、评价、总结等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理解。再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反馈、评价,以突破难点。
教学环境设计
具备多媒体的化学实验室媒体装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等。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 了解 PPT视频 钠的用途及钠与硫的反应 A、E C 2Na + S == Na2S 5分 自制
2 学会 PPT实验 钠与水的反应 E F I 认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及2Na+2 H2O == 2NaOH + H2↑ 15分 自制
3 知道 PPT 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K F I 钠是一种很活泼哦的金属 5分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钠的物理性质:色:银色态:固态硬度:质软密度:0.97g/cm3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能导电导热性:能导热 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2、与硫、氯气的反应3、与水的反应 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本节课采用“实验-引导探究式” 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程序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意 图
引言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演示问题讨论分析归纳 [媒体]学生查阅的资料展示1.钠的基本情况:钠的英文名称-Sodium;原子序数-11;发现人-Sir Humphrey Davy;发现地点-英格兰;发现时间-1807年。2.金属钠的发现过程。[设问]钠应如何保存?为什么要这样保存?说明了什么问题?(图片展示煤油中的钠)[设问]为什么本族元素称为碱金属?钠、钾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根据钠的结构推测它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实验1]取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开,观察切面;(媒体展示钠切割图片;存封在玻璃管中的钠样品事先发给学生。)[实验2] 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实验3] 将钠投入盛有水(先滴入酚酞)的烧杯中。1、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2、透过现象,说明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从能量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能量如何变化?实验1结论:用小刀切-质软;切开后,银白色-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表面变暗-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实验2得到结论: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查资料了解过氧化钠的用途。)实验3结论:浮:钠的密度比水小(0.97g/cm3); 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97.810C);游:产生气体,推动钠四处游动;响:产生气体的声音 红:溶液碱性,使指示剂变色 ⑤红:溶液碱性,使指示剂变色。[设计实验]如何检验钠和水反应的产物-氢气,设计有关实验装置。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了解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学会假设、推测;为元素、化合物学习提供方法:结构决定性质。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第一章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设计知识总结知识应用 媒体展示阅读归纳 设计1 设计2[归纳]一、钠的物理性质 色、态,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白色)点燃后:2Na+O2=Na2O2(淡黄色)(2)钠与硫、氯气等其它非金属反应 2Na+S==Na2S(录像播放钠粉和硫粉研磨爆炸实验) 2Na+Cl2==2NaCl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应用一]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吗?[结论]Na+CuSO4+H2O=Na2SO4+H2↑+Cu(OH)2↓[应用二]一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变为什么物质?[录像]1、钠、钾合金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高压钠灯的生产和用途。三、用途制造Na的化合物钾钠合金在原子反应堆可作热交换流体冶炼稀有金属高压钠灯5生命元素四、存在形式-化合态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通过讨论,设计出可能的实验方案;通过交流,优选出最佳方案。使学生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在化学学科与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由点-线-面,由零-整,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由此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对于易燃、易爆等危险实验,可以通过媒体展示,增加直观性。通过假设、推测,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相应的结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了解 金属钠应保存在( )A.空气中 B.水中 C.煤油中 D.密闭容器中钠应用于电光源是因为( )A.钠很软 B.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C.是一种强还原剂 D.那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2 学会 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沉在水底; ③钠熔化成小球; ④钠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⑤发出嘶嘶的声音; 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⑤⑥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不考虑水的挥发)( )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 ,小于4% D.不能确定将1克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锌 B.铁 C.铝 D.钠
3 知道 关于Na原子和钠离子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相差1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的半径比钠离子大 D.它们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一块表面已被氧化的钠,质量为10.8g,将其放入100mL水中,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4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钠的存在
钠的用途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物理性质
播放钠与硫的反应
回忆钠与氯气的反应
学生讨论
过氧化钠的用途
设计实验:如何验证产物
实验3钠与水反应
实验2 钠在氧气中燃烧
实际问题解决
结论
评价
观察探究得出结论析
点拨
实验
猜测假设
启发引导
提出
问题
课题
化学史
实引题
引题
教师
实验1 切割金属钠
知识应用
引出课题
钠的发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