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体例
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2课时 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
第3课时 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分类
第4课时 元素、化合价、化学式
专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5 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6课时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第7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专题三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8课时 自然界中的水和空气
第9课时 溶液与金属
专题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1课时 能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第12课时 常见的合成材料与人体健康
专题五 科学探究
第13课时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14课时 常见气体的制备和简单实验方案设计
第 15课时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专题六 化学计算
第16课时 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第 17课时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 18课时 关于溶液的计算
专题七 物质的推断
专题一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网络】
一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 由原子(同种或不同种)构成。 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有的氢原子内不含中子)。
性质 质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可分性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符号表示 化学式 元素符号
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构成的物质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等;非金属氧化物等。 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说明:在原子中有两组等量关系:①核电荷数 = = ;
②相对原子质量 = + 。
二、 原子结构示意图
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 ,圆圈中的数字代表 。弧线代表 ,弧线上的数字代表 。
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成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成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
答案:一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①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②质子 中子
二、 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核 质子数 电子层 电子数 2.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核
【考向聚焦】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的性质的应用及设计实验证明分子、原子的性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
【典题剖析】
【典例1】(2008盐城)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剖析】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密度等都是有分子的集合体表现出来;原子不能再分的前提条件是在化学变化中,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
【答案】C
【拓展】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既存在区别又有联系。理解概念时一定要注意其内涵,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不能替换、遗漏。如分子的概念中“化学性质”不能替换成“物理性质”和“性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一般无法比较大小,只有分子和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要大些。
【举一反三】1.(2009宿迁)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典例2】(2008黄冈)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 项 现 象 解 释
A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变稀 分子是运动的
C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存在大量OH-
D 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性质和解释现象。100mL 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有些水分子进入到酒精分子之间去了,所以导致体积并不是两者之和。说明有HCl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水电解时化学变化,分子肯定发生了改变,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答案】A
【拓展】液体的质量可以相加减,但体积不能相加减,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隔。大多数液体混合体积都小于混合前液体的体积代数和。
【举一反三】2.(2009眉山)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典例3】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剖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答案】A
【拓展】在考查原子构成的试题中,常以高科技为例,这样起点比较高,但考查知识落脚点较低,主要是抓住原子构成中的数量关系便可顺利答题。
【举一反三】3.(2009南京)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典例4】(2008揭阳)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的符号是 ,它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剖析】该题考查的是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在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中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于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总数比核电荷数多2个,所以该微粒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其符号为O2-。
【答案】O 两个 6
【拓展】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若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微粒为阳离子;若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微粒为原子;若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微粒为阴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在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氦为2个)的为稳定结构,化学反应中既难得电子又难失电子。
【举一反三】4.(2008江苏苏州)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玳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综合演练】
【热点一】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1.(2009肇庆)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热点二】分子、原子的性质的应用及设计实验证明分子、原子的性质
2.(2009娄底)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热点三】原子结构
3.(2009肇庆)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热点四】核外电子的排布
4.(2009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第2课时 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
【知识网络】
一、元素
1.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不同点 概 念 具有相同 的 原子总称。例如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都是钠元素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含 义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应 用范 围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一类原于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3. 常见26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钾 钙 锰 铁 铜 锌 钡 银 汞 金 铅
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 微观:表示
5.元素的分类和在自然界的存在
(1)元素的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
二、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2.元素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答案】1.核电荷数 一类;化学变化 3.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Ba Ag Hg Au Pb 4.某元素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 5.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考向聚焦】 元素的内涵;元素符号;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
【典题剖析】
【典例1】(2008泰州)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
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子数
【剖析】从元素的概念可知,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D
【拓展】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1)质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例如:C-12、C-13、C-14都属于碳元素;(2)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如Na、Na+都属于钠元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质子数是10的微粒有:Ne、H2O、CH4 、NH3、HF等,不属于同种元素。
【举一反三】1.(2009烟台)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典例2】(2008义乌)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2C: 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
【剖析】依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含义进行判断,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答案】D
【拓展】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意义不同,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化合价。
【举一反三】2.(2009青岛)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O表示两个氧分子 B.钠离子的符号为Na+ 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H2O中含有氧分子
【典例3】(2008汕头)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剖析】由化学式的含义可知,从宏观上说卟啉铁中含有6种元素,A错;从微观上看,B正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D错。
【答案】B
【拓展】通过化学式可以知道很多方面的信息,如物质的类别,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量的方面的意义(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举一反三】3.(2009南昌)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7H10O5)。由它合成的“达菲” (C16H31O8N2P)是抗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 D.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典例4】( 2008乐山)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氢 2He氦
3Li锂 4Be铍 5B硼 6C碳 7N氮 8O氧 9F氟 10Ne氖
llNa钠 12Mg镁 13A1铝 14Si硅 15P磷 16S硫 XC1氯 18Ar氩
19K钾 20Ca钙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 ;
(3) 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 。
(4)写出一个由1、7、8、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剖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查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8,从表中可发现原子序数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所以X为17,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核电荷数为20,是钙元素,由于其核电荷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个,说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答案】氧元素 17 Ca2+ (NH4)2SO4
【拓展】元素周期表中除第一周期外,开头的都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时稀有气体元素,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同一族中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举一反三】4.(2009青岛)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综合演练】
【热点一】元素的内涵
1.(2008自贡)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热点二】元素符号
2.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B C D
【热点三】物质的组成
3.(2008南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1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l: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热点四】元素周期表
4.(2009德州)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取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B.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人们对物质的应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C.对于化学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
D.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第3课时 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分类
【知识网络】
一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纯净物 混合物
区别 概念 由 物质组成。 由 物质组成。
组成 (1)宏观:由 物质组成。(2)微观: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 分子构成。(3)具有固定不变的组成。 (1)宏观:由 物质组成。(2)微观: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 分子构成。(3) 固定的组成。
性质 具有固定的性质,如固定的熔点、沸点。 没有固定的性质,如没有如固定的熔点、沸点。组成物质相互之间 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质。
举例 O2、 N2 、 H2O 空气、溶液
转化 纯净物 混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 元素组成的 。 由 元素组成的 。
组成 宏观:仅含 元素。微观:分子由 元素的原子构成。 宏观:含有 或两种以上元素。微观:分子由 元素的原子构成。
区别 元素存在状态 游离态 化合态
分类 单质、 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无机物:氧化物、 、 、 等;有机物: 、 、甲醇、乙酸等。
性质 一般不能分解。 有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
联系 (1)都是纯净物,并且都有固定的组成。(2)单质 化合物
三、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
酸 碱 盐 氧化物
概念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由 离子和 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 元素的化合物。
分类 按是否含有氧元素酸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根据溶解性不同碱可分为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按是否含有氧元素盐可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 按组成元素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
命名 含氧酸命名为“某酸”,无氧酸命名为“氢某酸”。 “氢氧化某”或“氢氧化亚某”。 含氧酸盐命名为“某酸某”,无氧酸盐命名为“某化某”。 “氧化某”或“氧化亚某”。
举例 H2SO4 HCl CaO MgO
四、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 和 (简称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 元素,少数化合物如 、 和碳酸钙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仍然属于无机化合物。
【答案】一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纯净物:一种 ;(1)一种 (2)一种
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1)两种或两种以上 (2)不同种 (3)没有 ;没有
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单质:同种 纯净物;一种 一种 ;金属、非金属
化合物:不同种 纯净物;两种 不同;酸、碱、盐 ;甲烷、乙醇
三、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
酸:氢离子 碱:氢氧根 NaOH Ca(OH)2 盐:金属 酸根 NaCl Na2CO3 氧化物:两种 氧
四、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 碳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考向聚焦】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典题剖析】
【典例1】(2008常州)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蒸馏水 B.生铁 稀盐酸 C.氢气 大理石 D.二氧化碳 空气
【剖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种类,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单质是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本题中的蒸馏水是纯净物,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因此是混合物;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是混合物。对混合物和纯净物进行判断一定要弄清其组成情况。
【答案】B
【拓展】从微观角度来说,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时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不变;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举一反三】1.(2009扬州)“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我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典例2】(2008达州)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空气 B. 氧气 C. 天然气 D. 电石气(C2H2)
【剖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组成元素的种类,但他们首先都是纯净物,A、C是混合物,B是单质。
【答案】C
【拓展】由同一种元素可能组成不同的多种单质,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臭氧。也就是说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即单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化合物。
【举一反三】2.(2009重庆)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空气 C.磷 D.碘盐
【典例3】(2008盐城)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分类来看,Cl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剖析】从氧化物的概念可以判断ClO2 是氧化物,因为它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含有氧元素。
【答案】A
【拓展】酸、碱、盐、氧化物都是无机化合物,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
【举一反三】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铁,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
A.盐酸、硫酸 B. 氢氧化铝、氢氧化铜 C.氯化镁、碳酸氢钠 D. 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典例4】(2008贵港市)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含有机物的是( )
A.食盐 B.花生油 C.大米 D.醋酸
【剖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即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虽然含碳元素,但其组成和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同,把他们归到无机化合物中。
【答案】A
【拓展】有机物有许多共性,而有些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如淀粉、蛋白质,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举一反三】4.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有:①蛋白质 ②糖类 ③油脂 ④维生素 ⑤无机盐 ⑥水 ⑦空气等。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⑤⑥⑦ D.③④⑥⑦
【综合演练】
【热点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1.(2009雅安)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热点二】单质和化合物
2.(2009泉州)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
A.C60 B.CO C.C2H2 D.CH3OH
【热点三】酸、碱、盐和氧化物
3.(2009重庆)研究发现,达菲(Tamiflu)对甲型HI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从香料八角茴香中提取的莽草酸(C7H6O5)是合成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对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莽草酸是氧化物 B.它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
【热点四】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4.(2009南京)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3 D.19%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第4课时 元素、化合价、化学式
【知识网络】
一、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规律
化合价有正价、负价和零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 化合价规律
(1)化合物中,氧通常是-2价,氢通常是+1价。
(2)化合物中,金属通常是正价,非金属通常是负价。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原子团也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其数值与离子的电荷一致。
二、化学式
1. 概念:用 表示物质 的式子。
2 .意义:(宏观)① ②
(微观)③ ④
3 .读法:
三、原子团
常见的原子团有:硫酸根 ,硝酸根
碳酸根 ,氢氧根 ,铵根 。
四、有关化学式计算
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二、化学式 1.元素符号 组成 2.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一个分子中由几个怎样的原子构成3.从右向左读“某化某” 三、SO42- NO3- CO32- OH- NH4+
【考向聚焦】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化学式与化合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典题剖析】
【典例1】(2008乐山)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剖析】化学式的意义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由SO2可知,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B
【拓展】只要给出一个化学式,其含义既包括宏观的,也包括微观的,还可以包括有关计算的结果。
【举一反三】1.(2009苏州市)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O3Fe2 D.氢氧化钾K(OH)2
【典例2】(2008常州市)钇铁石榴石(Y3Fe5O12)可用作雷达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氧磁性体,其中钇(Y)显+3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A.0 B.+2 C.+3 D.+6
【剖析】根据钇铁石榴石的化学式Y3Fe5O12,设Fe的化合价为x,运用规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列出等式,解得x=3
【答案】C
【拓展】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常选取陌生物质来设计题目。这样的题目一般运用化合价规律,利用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可求出其它元素的化合价,要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举一反三】2.(2009潍坊)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化学式为[A1Fe(OH)nC16—n]m),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 +2 C. +3 D.+6
【典例3】(2008泰安)莽草酸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八角茴香的重要成份,也是目前世界上对抗禽流感的良方——“达菲”的原料。请你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莽草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74 g莽草酸中含有 g碳元素。
【剖析】依据计算公式: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答案】(1)1:8 (2)84
【拓展】近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若所提供的物质是混合物,要注意转化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举一反三】3.(2009青岛市)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演练】
【热点一】 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
1.(2009眉山)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 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量比为1:2:2
C.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D.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热点二】化学式与化合价
2.(2009雅安市)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4→+3 B. +2→+3 C. 0→+2 D. -4→-2
【热点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3.(2009平原县) 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祸首是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含氮量高,且目前国际上又通用“测氮法”标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于是一些不法商人就将其混入奶粉中以“提高”奶粉的品质。
(1)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 。
(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3)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若不法分子在某品牌奶粉1袋(400 g)中加了1 g三聚氰铵,相当于增加了 g蛋白质。
(4)该事件后,许多人“谈化学物质色变”。请从“化学物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一句话即可) 。
A B C D
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
某些不同单质发生化学反应
分离、提纯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简单混合
14 Si
硅
28.09
(反应前) (反应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