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1. 短周期元素排布规律3. 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2. 原子半径大小比较4.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知识点1-18号元素什么叫原子序数?
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
原子组成的哪些粒子数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3—10号元素,从Li 到Ne有2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11—18号元素,从Na 到Ar有3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情况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到2个,而达到稳定结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变小增大⑴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
递增,原子半径逐渐⑵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逐渐对于不同的离子,比较半径大小1.对于同种元素的离子: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
例:r(Cl-) >r(Cl) , r(Na+) >r(Na)
2.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r(O2-) >r(F-) >r(Na+) >r(Mg2+) >r(Al3+)
3.对于带电荷、电子层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比较r(K+) 与r(Mg2+) 可选r(Na+) 为参照,可知r(K+) >r(Mg2+) >r(Na+) 一些元素的
主要化合价元素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①1~20号元素中,除了O、F外,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8{②金属元素无负价(除零价外,在化学反应中只显正价); 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③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课件10张PPT。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知识回顾:
1.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比值最大的是( )
A. r(H)/r(K) B. r(K)/r(H)
C. r(H)/r(Na) D. r(Na)/r(Li)
2.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非金属性金属性文本活动探究元素的性质
活动探究1金属性强弱比较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顺序是Na > Mg >Al
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依据一依据二依据三依据四1.单质跟水反应或跟非氧化性酸置换出的氢气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3.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4.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活动探究2
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是Si < P < S < Cl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依据一依据二依据三依据四1.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极气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容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非金属性也就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
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3.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如Cl2+2KI=2KCI+I2,
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4.单质的氧化性或元素的原子对应的
阴离子还原性。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正确与否
?原子半径:Si>P>S>Cl
?最高正价:C?金属性:Na?非金属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