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3-23 0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教学设计
牟平区养马岛初级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第一次接触的物质分类的知识;在本节前两课时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净化黄泥水学习,对混合物的分离有一定的认识。本课题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用水,对纯净物与混合物以及混合物的分离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能对混合物的分离的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长远来看对学生以后学习的“物质分类”的知识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2.教材主要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纯水、矿泉水、自来水、硬水、软水的知识简介。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黄泥水的净化和饮用水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能够利用的是,学生对鉴别纯水和矿泉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探究仍然有强烈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纯净物与混合物以及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建构知识体系。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多想、多问、多讨论、多探究、多实践,多通过实验探究来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多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完成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和分辨;完成分离混合物的探究活动;完成对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和自来水成分的认识;通过小组实验完成对纯水和矿泉水、硬水和软水鉴别方法的实验。从而体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初步分类。
(3)了解蒸发和蒸馏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4)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纯水、矿泉水、硬水、软水。
(5)交流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提高探究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2)通过对纯水、矿泉水及硬水、软水的区别的探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涵义。
(2)通过实验和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过滤法净化水和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难点:物质分类观的初步形成。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黄泥水的人工净化,得到了较为纯净的水,你能说一说黄泥水和纯净的水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吗? 像黄泥水这样的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混合物。与混合物对应的是纯净物。即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板书:混合物与纯净物 回想、思考、回答黄泥水和纯净的水在组成上的区别。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总结归纳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 PPT:板书 2分钟
进行新课 活动探究 谈话:通过对黄泥水组成的探究我们发现,黄泥水是由水、泥沙、矿物质等物质组成的,像黄泥水这样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之为混合物。板书:1、混合物 听讲,领会混合物的涵义。 通过黄泥水成分的分析,引出混合物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分类的思想。 PPT:板书 2分钟
问题1:(1)混合物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其中各组分性质是否保持原来的性质呢?(2)你能否举出几个混合物的例子呢?点评:混合物的组成。 思考、分析,从组成和性质上探讨混合物的概念,并交流、回答。 使学生从组成、性质方面来理解混合物。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PPT:问题1混合物的概念和实例 2分钟
谈话:与混合物对应的是纯净物。板书:2、纯净物问题2:(1)那位同学说一下什么叫纯净物呢?(2)你能举出几个纯净物例子吗?点评:世界上完全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那些仅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由于纯度极高,所含杂质对其性质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被看做纯净物。 学生思考、讨论纯净物的概念和实例并交流、回答。学生听讲体会。 引导学生认识纯净物,树立相对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PPT:问题2纯净物的概念和实例 3分钟
问题3:(1)纯净物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呢?(2)你能说出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镁、氧化镁、海水 、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空气。(3)你能谈一谈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联系与区别吗?点评: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联系与区别。 思考、讨论、相互交流。交流体会。 使学生从组成和性质的方面理解纯净物。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加深对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理解。 PPT:问题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联系与区别 3分钟
谈话:黄泥水的净化过程,是一个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过程。板书:3、混合物的分离问题4:(1)黄泥水的净化用到了哪些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呢?(2)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方法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谈话:答案就在课本中,同学们可以阅读课本P36页第二段。看一看,谁能先回答正确。点评:学生的回答。 听讲体会,思考、分析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思考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阅读自学、分析、讨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交流回答。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已有大致的了解,学生能自学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PPT:问题4 3分钟
问题5:(1)你能说说过滤、蒸发、蒸馏所分离的物质都有什么特点吗?能否举例说明?教师点评:过滤、蒸发、蒸馏所分离物质的特点(2)你能说说蒸发与蒸馏有什么区别吗?点评:蒸发和蒸馏的区别。 讨论过滤、蒸发、蒸馏所分离物质的特点并交流回答评价。思考蒸发和蒸馏的区别并交流回答评价。 使学生认识过滤、蒸发、蒸馏所分离物质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蒸发和蒸馏的区别。 PPT:问题5过滤、蒸发、蒸馏的特点PPT:蒸馏和蒸发装置。 3分钟
问题5:(1)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的处理,再输送到了我们千家万户。在这一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呢?板书: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2)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分析课文P36页的图示,讨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并交流回答评价。分析后回答 使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从而认识自来水的成分。 PPT:问题5板书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分钟
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你能说说你喝过哪几种水?喝过的水除了自来水一般还有矿泉水、纯净水、井水、河水等。矿泉水、井水、河水都是天然水。若把天然水进行蒸馏处理就得到了蒸馏水。你能说出蒸馏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呢?点评:蒸馏水是纯水。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能直接饮用井水、河水等天然水吗?能否直接饮用自来水吗?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吗? 回想、体会、探讨来认识天然水、纯净水、自来水和蒸馏水的成分并相互交流与评价。讨论、体会、交流回答。 通过对天然水、纯净水、自来水和蒸馏水探讨使学生联系生活对物质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物质分类的理解,从而且培养学生科学用水的思想。 PPT:实物展示天然水、纯净水、自来水和蒸馏水的成分 3分钟
谈话:同学们听没听过,水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将水分为软水和硬水?同学们都很惊奇吧,水怎么会有软硬之分呢?你想不想知道呢?答案就在课本中,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7页“多识一点”准备回答以下问题。板书:5、纯水 矿泉水 硬水 软水问题6:(1)什么是纯水?什么是矿泉水?纯水和矿泉水有哪些区别?(2)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硬水和软水有哪些区别? 阅读自学、讨论、体会、交流回答。讨论、归纳总结纯水、矿泉水和硬水、软水的成分以及纯水和矿泉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通过对软水和硬水探究扩展学生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PPT:板书问题6 4分钟
过渡 谈话:我们知道纯水和矿泉水有区别,但单纯从外观上看二者没有明显的区别。那么,怎样才能鉴别出纯水和矿泉水呢? 了解要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了解要探究的问题 PPT:探究的问题 1分钟
实践操作分享交流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点评: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别纯水和矿泉水。媒体展示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实验。点评:学生实验情况。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熟识实验方案。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现象。汇报交流探究过程、结论 认识矿泉水和纯水的区别方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实验探究能力。 PPT: 实验方案 5分钟
谈话:有时我们洗衣服或生活中常用的是井水等天然水。井水一般属于硬水。问题7:(1)硬水有哪些危害?(2)怎样将硬水软化呢?点评:(媒体展示)(1)软水、硬水的微观示意图。(2)水壶中的水垢。锅炉爆炸。肥皂液加入硬水中的现象。(3)硬水软化的方法。 思考、体会、讨论硬水危害和软化方法并交流回答。学生听讲、体会硬水危害和软化方法。 认识硬水危害和软化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水的思想。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涵义。 PPT:问题7点评 3分钟
练习科学探究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知道了硬水有这么多的危害,可是单纯从外观上很难分辩硬水和软水。那么你能否能根据硬水浪费肥皂的原理来设计实验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呢?点评:(媒体展示)区分软水、硬水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教师点评学生回答。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熟识实验方案。分组实验,交流现象。汇报交流探究过程、结论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PPT:实物投影实验方案 4分钟
归纳总结 总结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哪些问题要与大家一起共享交流呢? 回顾实验,对照板书,整理思路,进行表述,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PPT:板书 2分钟
拓展提高 常用硬水和肥皂洗的手绢会逐渐变硬,原因是什么? 讨论、相互交流。 让学生认识肥皂与矿物质作用的产物。 PPT 3分钟
板书设计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沉降、过滤、灭菌5、纯水 矿泉水 硬水 软水
七、教学反思
1、混合物和纯净物这两个概念对学生来讲看似易懂,应用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给具体的物质分类,学生不易掌握。所以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时的精讲点拨,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对蒸馏和蒸发应采用自学、媒体展示等方法加以比较和区别,能使学生从本质上对蒸馏和蒸发加以区别,这样可以为以后学习物质的除杂和提纯打下基础。
3、在“多识一点”的矿泉水和纯水这一环节上,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对二者的肤浅认识,而应对教材进行处理,适当拓展,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点评:
这是一节能充分体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本课题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合作自学,突出了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人文性,密切的联系实际,体现出“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科学理念。课题通过上节内容,由黄泥水的净化,引出物质的简单分类,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再到矿泉水与纯水的区别和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最后是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顺理成章,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紧扣课本知识点,但又不死搬教材,在物质的分类上紧跟实例,让学生活学活用。同时以天然水和蒸馏水,矿泉水物质分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科学用水的教育。极富人文性,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在矿泉水、纯水的学习上,大胆尝试,突破教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样对于软硬水的区别适时采用了这一思路,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大胆操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多想、多问、多讨论、多探究、多实践、多联系实际,以激起其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谐高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于《纯净物与混合物》”一课的作业结构
1、 作业设计意图
1、通过巩固性作业的练习,巩固学生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区分、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以及纯水和矿泉水的区别方法等基础知识。
2、通过拓展性作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降低硬水的硬度以及除去水垢的方法。
3、通过综合实践性作业训练学生净化水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野外生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
(一)巩固性作业:
1、指出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用序号填写。
①氧气 ②白酒 ③二氧化碳 ④铜 ⑤蒸馏水 ⑥自来水 ⑦纯净的空气 ⑧冰水共存物 ⑨铁水 ⑩液态氮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2、以下的分离和提纯物质都用到了哪些方法?
(1)分离黄泥水中的泥沙 。(2)海水晒盐 。(3)我国传统的烧酒工艺 。
3、纯水和矿泉水的区别是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
(二)拓展性作业:
1、用什么方法,既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又能够降低水的硬度呢?
2、如何用厨房中的材料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三)综合实践性作业: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饮水极为困难,你能帮助灾区人民利用身边的简单的物品和必备的化学药品,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以获得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吗?
实验所需物品及化学药品
实验方案设计
三、作业实施方案
(一)巩固性作业:
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到练习本上。
(二)拓展性作业:
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到作业本上。
(三)综合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