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
化学考点完全解析
第一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三讲 水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的宏观组成。
2、学会区别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考查实验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2、水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考查水的净化等。
2、保护水资源的命题。
电解水实验 现象: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二者的体积比1:2
组成 反应方程式:2H2O2H2↑+O2↑
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净化方法 : 沉淀、过滤、吸附 、蒸馏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分类 用肥皂水区分 水 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常见的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 纯净水.蒸馏水
自来水生产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
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
水的污染 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加强水质监测
水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
农业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
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考点一 水的组成
从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实验现象
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所收集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检验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l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说明水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2、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3、知道水的物理性质。
【例1】(2008·恩施)谁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甲与乙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__,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实验结论,请你说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2H2O2H2↑+O2↑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有两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1:2,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易错提示】对于现象和结论不清楚。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1: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考点二 纯水与矿泉水
1、水的净化
自然界中的水如江河水湖水海水井水都是混合物,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净化。
(1)在乡村,一般加明矾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另一种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法。
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
三靠: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几种可能: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
蒸发所需仪器: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玻璃棒
蒸发操作要点:蒸发皿内的液体一般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倒入过多,不易搅动,且容易飞溅;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液体,以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内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停止蒸发,以防止固体飞溅。
(3)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
取水---加絮凝剂---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
2、水的纯化:蒸馏法
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中某组成分汽化,然后使蒸气冷凝为液体加以收集,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1、了解水的净化和纯化,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
2、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相关问题。
【例2】(09泰州)“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A.明矾 B.漂白粉 C.臭氧 D.硫酸铜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加入明矾是沉淀作用;漂白粉和臭氧是消毒作用。硫酸铜有毒,不能使用。
【易错提示】对于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不熟悉,不知道各步所加的物质,更不知道所加物质的作用。
【例3】(2009·南昌模拟)“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抗震救灾中。
(1)国家给救援人员配备了活性炭口罩,活性炭起 作用。
(2)救治伤员时,消毒用的“酒精”化学式为 。
(3)灾区急需清洁的饮用水,防疫人员向水中加入一种消毒药片(有效成分为NaClO)对水消毒,其应用原理为:NaClO+X+H2O=NaHCO3+HClO,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答案】
(1)吸附 ;
(2)C2H5OH ;
(3)O2 +1。
【解析】此题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主要考查与此相关的化学知识。这类题是中考试题呈现的主要形式。
【易错提示】不能灵活使用化学知识。
考点三 硬水和软水
1、概念: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鉴别:用肥皂水,泡末多为软水。
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硬水软化的方法。
【例4】(2008·大连)日常生活中,降低天然水硬度的简单方法是( )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煮沸
【答案】D
【解析】降低天然水硬度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最简单的方法是煮沸,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方法。
【易错提示】
考点四 水的污染和防治
1、水的污染
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水质监测
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
农业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
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1、水污染和防治是中考的热点。
2、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相关命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例5】(2009·甘肃省模拟)下列污染因素中:①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④频频发生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
A、③ B、①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工业“三废”、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都会造成水的污染,沙尘暴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会造成水的污染。
【易错提示】要对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历年来中考的热点。
【例6】(09烟台)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D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保护水资源的做法,A中是水的二次利用,D中“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错误的说法,淡水资源不多,而且分布不均,要节约用水。
【易错提示】
一、选择题
1、(2008·青岛)下列关于水的天然水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的天然净化 (2)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3)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3)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1)(3) B、(2)(4) C、(3)(4) D(1)(2)(3)(4)
2、(2008·揭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氧化物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2009·河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4、(09泉州)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
5、(09徐州)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6、(09扬州)“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我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7、(09扬州)下表是今年3月我市环保局在自来水取水口检测的部分结果,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取水地点 溶解氧(mg/L) 氨氮(mg/L)
廖家沟 8.9 0.107
长江 8.5 0.165
A.溶解氧的“氧”指氧气
B.氨氮含量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取水口附近不能设立排污企业
D.生活污水在取水口可以任意排放
8、(09苏州)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是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9、(09兰州)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11、(2009·江苏模拟)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
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右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①接通直流电源后,B电极为电源的______极,C管中的气体是_____气
②C、D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③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和 。(均填名称)
12、(09福州)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清洁的水。
(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填标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pH试纸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 2 NaClO2 == 2 NaCl + 2 X,则X的化学式为 。
13、(09南京)200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
(2)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图所示。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示例:①分解反应:电解水2H2O2H2↑+O2↑
②置换反应
③化合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14、(09达州)为了探究“不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⑴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⑵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⑶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⑷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15、(09黔东南)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 。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仅从①~⑦中选择仪器不能完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
16、(09重庆)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地点项目 A B C
pH 6 4 5
1L水中溶解的氧气 0 .011g 0.007g 0.003g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物质进行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 、P两种元素含量过高。
(3)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是 。
17、(2008·江西)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
(3)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2,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三、实验探究题
18、(2008·南京)200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1)①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 的物质,还可以 的杂质。
19、(2009·广西桂林)小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Ⅰ) (Ⅱ) (Ⅲ)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C
5、B
6、A
7、D
8、D
9、D
二、填空题
11、①正 氢气
②2:1
③2H2O2H2↑+O2↑
④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12.(1)肥皂水
(2)C
(3)过滤 ClO2
13、(1)水
(2)B
(3) A
(4) H2+CuOCu+H2O
2Cu+O22CuO
CuO+2HCl==CuCl2+H2O
14、⑴过滤;吸附;物理
⑵ +1
⑶肥皂水
⑷C
15、(1)混合物 供给呼吸
(2)①③④⑥⑦ 蒸发皿
16、(1)Ca(OH)2
(2)N(或氮)
(3)A(1分)
17、(1)吸附 明矾
(2)蒸馏
(3)①CaO+H2O==Ca(OH)2
②MgCl2+Ca(OH)2==CaCl2+Mg(OH)2↓
18、(1)不属于 水分子
(2)不溶 气体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1)明矾 过滤 a c
(2)(Ⅲ) 物理
(3)硬水 (Ⅰ)无浮渣产生
考点:
1、通过实验探究,考查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2、水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考查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的命题。
3、水净化过程以图示考查。
预测题目
1、 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填序号)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物,原因是 ;
(3)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只要加 就可以区别;
(4)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 (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答案】
1、(1)D
(2)混合物 水中溶有可溶物
(3)肥皂水
(4)① 滤纸破损
② 滤液高于滤纸边沿
点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