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化学考点完全解析之第八讲 酸(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化学考点完全解析之第八讲 酸(教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3-26 0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
化学考点完全解析
第一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八讲 酸
1、知道盐酸、稀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碱的腐蚀性,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和稀释方法。
3、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对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相关命题。
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相关命题。
3、对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考查,以实验探究题为主。
盐酸HCl:是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物理性质 硫酸: 浓硫酸为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有吸水性,易溶于水,溶解H2SO4 时 放出大量热,有强烈的腐蚀性: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②与活泼 Zn+H2SO4==ZnSO4+H2↑
金属反应 Fe+2HCl==FeCl2+H2↑
化学性质 ③与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
氧化物反应CuO+H2SO4==CuSO4+H2O
常见的酸 ④与碱 NaOH+HCl==NaCl+H2O
反应 Ca(OH)2+H2SO4==CaSO4+H2O
⑤与某些 HCl+AgNO3==AgCl↓+HNO3
盐反应 H2SO4+BaCl2==BaSO4↓+2HCl
浓硫酸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浓硫酸稀释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用 盐酸:除锈,制造其他化工产品,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帮助消化。
途 硫酸:干燥剂,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金属除锈。
PH<7 为酸性溶液,PH值越小,酸性越强
表示方法PH=7 为中性溶液
酸碱度 PH>7 为碱性溶液,PH值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迅速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
考点一 酸
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由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的缘故。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作干燥剂,可以干燥H2、O2、CO2、CO等气体,但不可以干燥NH3、H2S等气体,因为硫酸可以与它们发生反应。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组成比脱去而生成黑色的炭。
因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2、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HCl)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盐酸越浓越易挥发)
化学性质
跟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跟金属反应:2HCl+Zn=ZnCl2+H2↑
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3H2O
跟碱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跟某些盐的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
(2)硫酸(H2SO4)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无挥发性,无气味,粘稠油状。
化学性质
跟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跟金属反应:H2SO4+Zn=ZnSO4+H2↑
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跟碱反应:H2SO4 + Cu(OH)2=CuSO4+ 2H2O
跟某些盐的反应:H2SO4+ BaCl2=BaSO4↓+2HCl
1、以考查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结合实际进行探究的实验探究题。
2、联系实际以考查酸的通性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例3】(2008·烟台)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右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答案】(1)无色晶体,能溶于水 (2)①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汽水中的碳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红色不褪去
【解析】因为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小明判断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从雪碧汽水标签中,可以看此种汽水中含有碳酸水,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生成碳酸,碳酸也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小明的推理不够严密;因为碳酸不稳定,加热会放出二氧化碳,若溶液仍为红色,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规律小结】(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3)碳酸的性质:碳酸不稳定易分解而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石蕊 酚酞
自身颜色 紫色 无色
遇酸 红色 无色
遇碱 蓝色 红色
2、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
(2)酸溶液(碱溶液)与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pH<7)的溶液。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NaHSO4溶液)。碱溶液与碱性溶液也存在上述关系(如Na2CO3溶液)。
(3)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电中性是不同的概念。无论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溶液一定是电中性的,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碱性
注意:(1)pH越小,酸性越强。当酸溶液被稀释时,溶液pH变大,但不会变成碱性,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不会大于7。反之,pH越大,碱性越强。当碱溶液稀释时,溶液pH变小,但不会变成酸性,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7。
(2)并不是所有的盐溶液pH都等于7。如NaCl、K2SO4 等溶液,pH=7,而Na2CO3溶液pH>7。
4、pH的测定方法
用玻璃棒蘸(或用胶头滴管吸取)被子测溶液在pH试纸上,把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溶液的pH(通常取整数)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要注意:
(1)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污染试剂。
(2)不能将pH试纸润湿,否则,等测溶液被稀释,测量不准确。
(3)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将pH试纸润湿再用。
1、对指示剂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指示剂的变色为载体的选择题、填空题、在实验探究题中也有涉及。
2、对pH的考查主要是溶液pH的测定方法,并根据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并常结合指示剂考查溶液的变色。
.
【例1】(2008·青岛)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 (双选)
【答案】AC
【解析】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硫酸会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硫酸溶液显酸性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规律小结】石蕊试液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酸溶液可以是它变红色,碱溶液可以是它变蓝色。注意:一些盐的水溶液也会显出酸性或碱性,同样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一、选择题
1、(2009·扬州)现有三种物质:①洁厕灵(含无机酸等)②生理盐水③烧碱溶液,pH大小关系为(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2008·南通)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3、(2009·陕西)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4、(2009·广州)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
5、(2009·宿迁)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MgCl2 → Mg B.O2 → H2O
C.H2SO4 → HCl D.NaNO3 → NaCl
6、(2009·茂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酚酞区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D.不能用食盐作原料制氢氧化钠
7、(2009·汕头)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8、(2009·泰州)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9、(2009·眉山)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10、(2009·重庆模拟)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2O3 和 HCl B、La(OH)3和 HCl
C、NaCl 和 La(OH)3 D、La 和 HCl
11、(2009·杭州)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 12克
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3200C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12、 3、(2008·眉山)下图所示的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3、(2009·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1—、OH— B.H+、SO42— 、HCO3—;
C.Ba2+、H+、SO42— D.Cu2+、C1—、NO3—
14、(2009·连云港)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aCl2 HCl NaNO3 B.KOH HCl (NH4)2SO4
C.K2CO3 Ba(NO3)2 NaOH D.FeCl3 NaCl KNO3
15、(2009·绵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6、(2009·肇庆)2008年我省部分地区监测到的雨水平均pH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广州 深圳 佛山 河源 肇庆 东莞 中山
2008年雨水平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
(2)若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含H2SO4的酸雨腐蚀七星岩的石灰石 ;
(b)含HNO3的酸雨与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应 。
(3)为了改善肇庆环境质量、迎接明年的“绿色亚运会”,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17、(2009·重庆)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
(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 ,后 。
A.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均匀预热
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 ,后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
(2)小菌认为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时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
①她设计下图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
②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
18、(2009·泰安)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请填写下表:
19、(2009·黄石)请回答下列与物质提纯有关的问题。
①下列两个方案都可以除去铜粉中少量的CuO,从环境保护和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方案是 (填a或b)。
a.用稀HCl除去CuO b.用CO还原CuO
②要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HCl,原因是会生成
(填名称或化学式)而引入新的杂质。
③要使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可选用适量的
(填名称或化学式)。
20、(2009·河南)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MgCO3 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1、(2008·黄石)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水中 在碱性溶液中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22、(2009·哈尔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甲组
乙组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解析:硝酸铜与BaCl2溶液和Fe2O3不反应,稀盐酸与BaCl2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碳与BaCl2溶液、Fe2O3、Zn不反应。
4、C 解析: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碳酸钡是不溶性盐,与硫酸钠不反应。
5、D 解析:由于硝酸盐和钠盐都是可溶性的,所以硝酸钠几乎和所以的物质均不反应。
6、A 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
7、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任然显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NaOH溶液久置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加入盐酸后,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8、A 解析:根据溶液的盐酸,可知紫色的是石蕊,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是盐酸,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剩余的是氢氧化钠。
9、C 解析:PH = 12的水溶液先碱性,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中的H+和OH-会生成水,不能共存;B会产生氢氧化铝沉淀,D中会才函数氯化银沉淀。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复分解反应条件的理解。A和B中的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后都有水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可以;La的活动性比锌更强,所以可以直接和酸反应生成LaCl3;而C中的NaCl 和 La(OH)3相互交换成分后是NaOH和LaCl3,即没有沉淀,也没有水和气体生成,所以不会发生反应,故C不能。
11、A 解析:食盐与盐酸不反应。
12、C
13、D
14、A
15、A 解析:生石灰可以减低土壤的酸性,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与食醋中的醋酸同属于酸。
二、填空题
16、(1)河源 ③④ (2)H2SO4+CaCO3===CaSO4+CO2↑+H2O
2HNO3+Ca(OH)2== Ca(NO3)2+2H2O (3)⑤
17、(1)①B A ②A B (2)①足量H2SO4溶液 少量(或足量)CuSO4溶液 ②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
18、(1)错误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盐酸过量
②取样.漓加紫色石蕊试洼 试液不变红 恰好中和
③取样.滴加碳酸蚋溶液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⑤取样.加入辞牲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⑥取样.加入饽枉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以上方法任写一种即可)
19、①a ②KCl或氯化钾 ③BaCl2或氯化钡
20、2HCl+MgCO3=MgCl2+H2O +CO2↑ 反应充分
三、实验探究题
21、(1)万寿菊 胡萝卜
(2)绿色
(3)牵牛花
22、硫酸减少,硫酸钠增多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甲组 正确 a试管中出现蓝色的Cu(OH) 2沉淀,可知溶液中无稀硫酸,说明H2SO4与NaOH反应已被耗尽,所以甲正确。
乙组 错误 H2SO4和Na2SO4与BaCl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H2SO4与NaOH反应,所以乙组不正确。
考点:
1、对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考查,以实验探究题为主。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预测题目
1、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定其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 )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009·河北模拟)小明同学从家住山区的姥姥家带回一筐酸梨,这种水果煮软后酸甜可口,具有生津、去火之功效,是一种很好的绿色水果。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煮梨的水壶内壁的水垢少了许多,而且原来很坚硬的水垢变得比较松软,他很感兴趣,探究起来。请你填空:
(1)提出问题:水壶中的水垢为什么会减少?
(2)查阅资料:水壶中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二者都难溶于水,酸梨的成分没有查到。
(3)提出假设:酸梨中含有酸性物质。
(4)实验验证: ;
(5)如果酸梨中含有的酸用HX表示,写出和水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通过询问老师知道:酸梨中含有一种叫做山梨酸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3(CH)4COOH,该化合物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答案】
1、B
2、(4)用石蕊试液测定酸梨酸碱性
(5)CaCO3 + HX=CaX2+H2O+CO2↑
Mg(OH)2+ 2HX=MgX2+2H2O
(6)5:8:2
pH
H2/g
剩余固体质量/g
沉淀质量/g
加NaOH溶液质量/g
反应时间/t
加水质量/g
反应时间/t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