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
化学考点完全解析
第一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十讲 盐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考查;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相关命题。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考查的重点。
3、化学肥料联系农业生活实际也是考查的重点
食盐NaCl:化工原料,生理盐水
常见的盐 纯碱Na2CO3: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CaCO3:建筑材料
小苏打NaHCO3:用作发酵粉,可治疗胃酸过多等
①与金属 Fe+CuSO4==FeSO4+Cu
反应 Cu+2AgNO3==Cu (NO3)2+2Ag
②与酸 2NaOH+SO2==Na2SO3+H2O
反应 Ca(OH)2+CO2==CaCO3↓+H2O
化学性质 ③与酸 HCl+AgNO3==AgCl↓+HNO3
反应 H2SO4+BaCl2==BaSO4↓+2HCl
④与盐 BaCl2+Na2SO4==BaSO4↓+2NaCl
反应 BaCl2+Na2CO3==BaCO3↓+2NaCl
CO32-的检验方法:加入稀盐酸,若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含 CO3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NH4Cl、NH4HCO3 NH4NO3尿素CO(NH2)2
氮肥 NH4+的检验: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碱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如果石蕊试纸变蓝,则此物质含NH4+
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Ca3(PO4)2过磷酸钙〖Ca (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化 肥 磷肥 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K2SO4 KCl
钾肥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复合肥 KNO3
考点一 盐
1、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氯化钠 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有咸味的固体,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⑴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⑵酸+盐→酸+盐⑶盐+碱→新盐+新碱(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⑷盐1+盐2→新盐1+新盐2(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烧碱、氯气、盐酸、漂白粉、纯碱等,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农业上的选种等用途。
碳酸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钙 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可作人体补钙剂。
碳酸氢钠 俗名小苏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体。 用作发酵粉,可治疗胃酸过多等。
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俗名蓝矾或胆矾,是蓝色晶体,加热时能失去结晶水。而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溶于水,水溶液是蓝色,具有毒性。 1、制波尔多农药(含硫酸铜和氢氧化钙)。2、用白色的硫酸铜来检验水的存在。3、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
2、部分盐的鉴别
碳酸盐(CO32-)的鉴别──用盐酸和石灰水
如: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盐酸盐(Cl-)的鉴别──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如:AgNO3 + NaCl = AgCl↓+ Na NO3
硫酸盐(SO42-)的鉴别──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如:K2SO4 + BaCl2 = BaSO4↓+ 2KCl
铵盐(NH4+)的鉴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或与熟石灰研磨
如: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2NH4Cl + Ca(OH)2 = CaCl 2+ 2H2O + 2NH3↑
1、以考查盐的化学性质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结合实际进行探究的实验探究题。
2、考查离子检验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例1】 (2009·杭州)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 12克
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3200C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答案】B
【解析】从表的信息可知加人盐酸如果放出红棕色气体说明食盐中有亚硝酸钠;加热到3200C以上如果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食盐中有亚硝酸钠;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果是碱性,说明食盐中有亚硝酸钠;在100克水中食盐最多溶解39. 12克,如果不是,说明食盐中有亚硝酸钠。
【例2】(09肇庆)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B
【解析】首先观察溶液颜色,黄色溶液为FeCl3溶液,把FeCl3溶液加入三种物质的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Ba(OH)2溶液,在把Ba(OH)2溶液加入剩下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O4溶液,余下的是HNO3溶液。故选B。
考点二 化肥
1、化肥的分类和作用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它是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是用矿物、空气、水等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氮肥 常见的氮肥有铵盐NH4Cl、NH4HCO3硝酸盐如NH4NO3和NaNO3,还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等 NH4+的检验:1、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如果石蕊试纸变蓝,则此物质含NH4+(氨态氮肥)。2、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则此物质含NH4+(氨态氮肥)。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磷肥 磷肥有Ca3(PO4)2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Ca (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钾肥 常用的钾肥有K2SO4和KCl等。KNO3属于复合肥料。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2、.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考查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例3】 (2008·南通)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NH4+的检验。
1、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如果石蕊试纸变蓝,则此物质含NH4+(氨态氮肥)。2、往待测物质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则此物质含NH4+(氨态氮肥)。
一、选择题
1、(09潍坊)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
2.(09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1—、OH— B.H+、SO42— 、HCO3—;
C.Ba2+、H+、SO42— D.Cu2+、C1—、N03—
3、(09眉山)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硝酸钾 B、碳酸铵 C、氯化钾 D、磷矿粉
4、(09娄底)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物质 A B C D
X Fe2O3 C CaCO3 Cu
Y Fe CO CaO CuO
Z FeCl2 CO2 Ca(OH)2 Cu(OH)2
5、(09苏州)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6、(09青岛)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7、(2009·汕头)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8、(2009·泰州)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9、(2009·眉山)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10、(2009·连云港)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aCl2 HCl NaNO3 B.KOH HCl (NH4)2SO4
C.K2CO3 Ba(NO3)2 NaOH D.FeCl3 NaCl KNO3
二、填空题
11、(09潍坊)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
I .海水提溴。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产量的,工业上常用“吹出法”制溴,其工艺流程如下:
试回答:
(1)步骤②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NaBr+C12=2NaCl+Br2,其反应类型是 ,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KBr=2KCl+Br2 Br2+2KI=2KBr2+I2
由此可判断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
Ⅱ .食盐制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是:①向浓氨水中通人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铵溶液;②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控制条件,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两者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便有晶体析出;③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制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请回答:
(1)碳酸氢铵的化学式是 。
(2)由上表分析过程②中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3)过程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09眉山)请分别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假设所选试剂与杂质恰好完全反应)。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填化学式)
(1) CO CO2
(2) NaCl Na2CO3
(3) C CuO
(4) KCl Fe2(SO4)3
13、(09青岛)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在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9重庆)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制备F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A的化学式可能是 (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5、(09德州)在元旦联欢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晓慧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支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杯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
(1)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 。
(2)B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
(3)写出C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16、(09潍坊)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 ;② 。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
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Ⅲ: 。
步骤V: 。 。
②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 .
17、(09烟台) 26.(9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
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
(4)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四、计算题
18、(09娄底)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技术员提示小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 =CaCO3↓+2NaCl。求: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解析: A中H+和OH—反应; B中H+和HCO3反应;C中Ba2+和SO42—反应;故选D。
3、D。
4、B
5、B
6、B解析:从(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可知一定不含氯化铜(蓝色),从(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可知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7、C
8、D
9、C 解析:PH = 12的水溶液先碱性,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中的H+和OH-会生成水,不能共存;B会产生氢氧化铝沉淀,D中会才函数氯化银沉淀。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复分解反应条件的理解。A和B中的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后都有水生成,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可以;La的活动性比锌更强,所以可以直接和酸反应生成LaCl3;而C中的NaCl 和 La(OH)3相互交换成分后是NaOH和LaCl3,即没有沉淀,也没有水和气体生成,所以不会发生反应,故C不能。
二、填空题
11、Ⅰ(1)置换反应
(2)Cl2、Br2、I2或Cl2>Br2>I2
Ⅲ(1)NH4HCO3
(2)在同温度下碳酸氢铵的溶解度小
(3)
12、(1)NaOH
(2)HCl
(3) H2SO4
(4)Ba(OH)2 (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13、(1)CaO + H2O == Ca(OH)2
(2)不可以。碳酸钠作用是既除去Ca2+,又除去多余的氯化钡
(3)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4、(1)CaCO3 Na2CO3(或K2CO3等)
(2)Ca(OH)2+CO2=CaCO3↓+H2O
(3)C
15、(1)Na2CO3溶液
(2)CO2
(3)N 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三、实验探究题
16、(1)
(2)酸+盐 金属+盐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①
②步骤Ⅰ和步骤Ⅴ
17、(1)蒸馏法
(2)蒸发结晶 ①③②⑤⑦④⑥(或①⑤③②⑦④⑥或①③⑤②⑦④⑥)
(3) Mg(OH)2 MgCl2 通电 Mg+Cl2↑ 后者是经过富集和分离后的溶液(或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溶质,氯化镁的浓度很低)
(4)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 H2O+CO2↑ 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四、计算题
18、(1)100
(2)2.3g
(3)7%
解: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aCl2+Na2CO3 =CaCO3↓+2NaCl
111 ? 100 117 ??
x 10g y
111∶?x? = 100∶10g ?x?=11.1g (1分)
117∶y = 100∶10g ?y?=11.7g (1分)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13.4g-11.1g=2.3g (1分)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100%=7% (1分)
(其它合理解法均可记分)
答:略
考点:
1、盐的化学性质可能在综合题型中考查,如鉴别、推断和除杂,尤其是硫酸盐、盐酸盐、碳酸盐的特征鉴别方法。
2、对化学肥料的综合考查。
预测题目
1、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
2.A、D均为黑色固体(D为常见金属),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C为蓝色溶液,D、E、F均为单质。右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 ,F 。
(2)反应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
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肥田粉是常用的氮肥,右图为某品牌肥田粉的部分标签,为了计算该品牌肥田粉的纯度(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小玉和小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1)小昊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的计算结果和小玉的理论计算结果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2)根据小昊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施用肥田粉时应注意
【答案】
1、(1)加快粗盐溶解
(2)Na2SO4 NaOH、Na2CO3
(3)CaCO3、BaCO3
(4)会引进新的杂质KCl
2.(1)H2 Cu
(2)FeCl2 置换反应
(3)CuO + 2HCl=CuCl2 + H2O
3、解:设生成1.7g氨气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Ca(OH)2 +(NH4)2SO4CaSO4 +2NH3↑+2H2O
132 2×17
x 1.7g
=
x= =6.6g
该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100%=88%
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88%
(1)(2分) 不相同 实验中氨气有损耗(或实际样品的含氮量比标签所示的要低)
(其它合理答案均得分)
(2)(1分) 不能与碱性肥料(或物质)混合使用
海水
粗盐
溶解
①
BaCl2溶液
②
NaOH溶液
③
Na2CO3溶液
④
过滤
⑤
沉淀
滤液
盐酸
⑥
蒸发、结晶
烘干
精盐
苦卤
石灰乳
MgCl2溶液
盐酸
Mg(OH)2
一定条件
MgCl2
通电
Mg
Cl2
×××牌肥田粉
有效成分:硫酸铵[(NH4)2SO4]
含氮量:20.0%
生产日期:2009年3月12日
……
小昊通过实验,测得有关数据然后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称取7.5g样品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纯净、干燥的氨气1.7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NH4)2SO4
CaSO4 +2NH3↑+2H2O
△
(请你在下面帮助小昊完成计算)
小玉根据标签所示的含氮量直接进行理论计算,过程如下:
解: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解: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eq \f(14×2,132) ×100%
=21.2%
设样品中硫酸铵的纯度为x
100%︰21.2% = x︰20.0%
x= eq \f(100%×20.0%,21.2% ) =94.3%
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94.3%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