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
化学考点完全解析
第四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十六讲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认识常见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及使用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化石燃料、水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意识,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4、知道石油是混合物及石油加工的产物。
1、以考查燃烧条件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结合实际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的实验探究题。
2、联系实际以考查灭火的原理、灭火的措施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3、以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环境污染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资源的保护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1、能源和资源
煤:混合物,主要组成元素碳
化石燃料 石油:混合物主要组成元素碳氢
天然气:混合物主要成分CH4 CH4+2O2 点燃 CO2+2H2O
充分燃烧,节约使用
能源和资源 合理使用燃料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化石燃料综合利用
氢能源—最理想的燃料
开发新能源 可燃冰
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
2、燃烧
物质是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与氧气接触
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即着火点)
足够的氧气
燃烧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
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掌握燃烧条件与灭火的方法,及两者间的关系
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灭火的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能降低,不少同学往往把降温灭火的方法误认为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或贮存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能违章操作。
(3)了解火灾自救策略
迅速找到安全通道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死亡,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山林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
1、以考查燃烧条件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结合实际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的实验探究题。
2、联系实际以考查灭火的原理、灭火的措施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例1】(2008·昆明)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
【答案】(1)要与空气(或氧气) 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A.B C (3)图B (4)酸性
【解析】图A铜片上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而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通过对比可知,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两者缺一不可。图A中的五氧化二磷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而图B中的五氧化二磷溶于了水,不会污染环境。
【规律小结】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同样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满足了燃烧的条件,就一定会发生燃烧。
【例2】(2008·天津)下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答案】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图Ⅱ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后,锅内的可燃物就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图Ⅲ是桌椅着火,用水浇后,桌椅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规律小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的反应停止,所以灭火的原理有三个: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考点二 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种类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又有“黑金”、“工业的粮食”之称。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混合物。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有埴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天然气被称为“洁净的天然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燃料中碳燃烧后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造成“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解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新能源
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高效清洁的氢能
氢能源具有的优点: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极易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但制取氢气的成本高,储存困难,所以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
(2)乙醇(C2H5OH):属于可再生资源,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制得。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十3O2==2C02+3H20。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以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环境污染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2、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资源的保护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例3】 (2008·潍坊)石油是—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
A.砍伐树木作燃料 B.利用太阳能 C.利用风能 D.开发核能
【答案】A
【解析】砍伐树木作燃料需要砍伐大量的数木,会危害人类的生存,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增多,气温升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等。
【规律小结】解决能源缺乏问题的措施,一是节约现有的资源,二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潮汐能等。
一、选择题
1、(2009·青岛)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2、(2009·晋江)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检查
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3、(2008·北京)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甲烷
4、(2009·烟台)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5、(2009·南平)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6、(2008·自贡)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
7、(2008·盐城)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
A.O2 B.N2 C.H2 D.CO2
8、(2009兰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
9、(2009·晋江)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10、(2008·无锡)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
二、填空题
11、(2008·成都)2008年5月5日早上,上海某路公交车上发生自燃,当场死亡3人。
据调查,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乘客携有易燃物。
(1)乘客携带的易燃物可能是____________ (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名称)。
(2)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因此,造成此次火灾的另一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汽车有焦味儿,冒出蓝色或黑色浓烟时,即是自燃的先兆。在①大声呼救②马上
停车③关闭电源④抢救车内财物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⑥尽快
远离现场逃生等项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____________ (填代码)。
(4)灭火器是必须随车携带的装备。则车用灭火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 (填“泡沫”
或“干粉”)灭火器。
(5)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_ (填电话号码)。
(6)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
烧着,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08·河南)2008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经宝成铁路109隧道时
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
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13、(2009·厦门)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
(I)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8·烟台)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雪灾)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填序号)。
①C+O2 点燃 CO2 ②CH4+2O2 点燃 CO2+2H2O
③CaCO3+2HCl===CaCl2+H2O+CO2↑ ④石油+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⑤2NaHCO3 △ Na2CO3+H2O+CO2↑
(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6CO2+6H2O 光照 C6H12O6+6O2
③CO2+H2O===H2CO3
(3)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
15、(2009·北京)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答案】
一、选择题
1、B【解析】在进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前,要进行灯火试验。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
氧化钠溶液,不能滴入稀盐酸来中和,应用水清洗。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2、C【解析】进入深洞要进行灯火试验,煤气泄漏,不能点火检查,要开窗通风
3、D
4、D【解析】应是合理不是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5、A
6、6、B
7、D
8、D
9、C
10、D
二、填空题
11、(1)汽油等
(2)没有开窗通风
(3)②③⑤
(4)泡沫
(5)119
(6)就地打滚
12、降低温度,使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13、(I)C+O2 点燃 CO2
(2)CO2+H2O===H2CO3
(3)6CO2+6H2O 光照 C6H12O6+6O2
(4)植树
14、(1) ① ②
(2) ②
(3)减少矿物质的燃烧 多植树
15、(1)石油 天然气
(2)使煤充分燃烧
(3)CO2+4H2 催化剂 2H2O+CH4
(4) B
(5)B
考点:
1、以考查燃烧条件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结合实际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的实验探究题。
2、联系实际以考查灭火的原理、灭火的措施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3、以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环境污染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资源的保护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
预测题目
1、为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城市”,苏州市推出多项措施,其中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 )
A.禁止生产、设计和使用粘土实心砖,以节约土壤资源
B.“龙芯”绿色节能电脑引入苏州常熟百所学校
C.加拿大太阳能有限公司将在苏州新区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D.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减少小轿车尾气排放
2、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
B.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3、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4、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A
2、B
3、D
4、(1)有机 能燃烧
(2) B
(3)隔离可燃物 Mg(OH)2===MgO+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