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0年备考中考化学系列专题
化学考点完全解析
第五章 科学探究
第二十二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1、了解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间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运用一些简单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2、学会根据酸碱性质的不同对酸碱进行区分和检验。
3、初步学会根据一些物质特定的性质或反应中的现象对物质进行推断。
1、考查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2、物质提纯方法正确与否的判断。
不增
不减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原则 易分
简便
过滤
物理方法
结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原则 沉淀法
气化法
加热法
化学方法 置换法
转化法
吸收法
溶解法
气体的检验与推断
物质检验与推断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考点一 物质除杂问题
①常用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除杂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馏、分馏、萃取、分液、渗析、升华等方法。
②常用的化学方法
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如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常用装置是洗气瓶或干燥管(U形管)。
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如硝酸钾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钡,可用适量的硫酸钾除去。
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加适量盐酸除去。
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间的转化最为常见。如:
NaHCO3Na2CO3。
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
【例1】(2009·泰州)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4溶液(H2SO4)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盐酸(H2SO4) 硝酸钡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BC ( http: / / www. )
【解析】CO2中混有CO,无法点燃;Cu不与盐酸反应,而Fe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亚铁;H2SO4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uSO4;H2SO4和硝酸钡反应会增加新的杂质硝酸。 ( http: / / www. )
【规律小结】用化学方法除杂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考点二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一组物质
【例2】(09肇庆)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B
【解析】首先观察颜色,把④(黄色溶液)鉴别出来。然后把④加入其他三种溶液,把①(与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把①加入其他两种溶液,把②(与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鉴别出来,剩余的是③,故选B。
考点三 物质的推断
【例3】(2009·南通)下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G溶液为某物质的稀溶液,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J可能的化学式: (任写一种)。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A C + D: ;
② F + H → E + C: ;
③ I + 碱 → K: (任写一种)。
(3)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另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Fe
(2)① 2H2O2 2H2O + O2↑
② H2 + CuO Cu + H2O
③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3)2KClO3 2KCl + 3O2↑ 或2KMnO4 K2MnO4 + MnO2 + O2↑
一、选择题
1、(2009·潍坊)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KCl(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CO2(水蒸气)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D CaO(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2009·恩施自治州)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Na2SO4 溶液
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C. 用嗅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食醋
D. 用水鉴别NaCl和CaCO3固体
3、(2009·雅安)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提纯方法
A H2O NaOH 活性炭 吸附、过滤
B Na2SO4 Na2CO3 盐酸 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KCl 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
D CO2 CO O2 点燃
4、(2008·苏州)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面粉和葡萄糖(加水,振荡)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C、蒸馏水与盐水(过滤)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5、(2009·衡阳)下列做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食盐水清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盐酸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CO3
C.用NaOH 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CO
D.用浓硫酸吸收O2中混有的CO2
6、(2008·南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五色酚酞)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D.硬水与软水(食盐水)
7、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8、(2008·太原)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9、(2008·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10、(2008·乐山)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二、填空题
11、【2009·南通】下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G溶液为某物质的稀溶液,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J可能的化学式: (任写一种)。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A C + D: ;
② F + H → E + C: ;
③ I + 碱 → K: (任写一种)。
(3)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另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2009·常州】已知A、B、I均为单质,其中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物质A、C、F、G中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B、D、I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些物质间的部分反应见下面的反应表达式(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①A+B→C;②A+H→F+I↑;③C+H→F+E;④G+H→F+E+D↑;⑤B+I→E;⑥E→B↑+I↑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与E物质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3)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
(4)A与D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2009·徐州】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则: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9·泰州】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推断C、甲、乙的化学式为:C ,甲 ,乙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 的优点。
15、【2009·南京】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叫属于盐的是H、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2)A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写出D的俗名: ;
写出化学式:B ;N ;
(4)写小G→M的化学方程式: ;
16、【2009·连云港】A~J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
A、B的组成元素相同,B是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E均
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C为单质;A、B、D、E、J均为
氧化物,J是常用的干燥剂;F、G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
性杂质,它们的阳离子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H、I
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盐,其中H能溶于酸,而I却不溶于酸。
A~J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物质之
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I ;J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 C ;
H G ; 判断:H G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7、【2009·无锡】A~K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D、G、I为单质,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常温下,C、D、F均为无色气体,B为无色液体,J为蓝色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E和F的化学式:E ;F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09·苏州】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
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009·佛山】A、D均为黑色固体(D为常见金属),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C为蓝色溶液,D、E、F均为单质。右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 ,F 。
(2)反应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
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20、【2009·河北】图14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甲起的是 作用;
(2)乙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氧化钙能与稀硫酸反应。
2、A 解析:酚酞试液遇到稀硫酸和Na2SO4 溶液都不变色,无法区分。
3、C
4、C 解析:过滤是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不能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5、B
6、C 解析 A中NaOH与Ca(OH)2都与盐酸反应,无特殊现象;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
7、AC 解析:碳酸盐也可以与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测定pH时,不能把试纸润湿,这样测得的白醋的pH会偏大。
8、D
9、D
10、A
二、填空题
11、(1)Fe
(2)① 2H2O2 2H2O + O2↑
② H2 + CuO Cu + H2O
③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3)2KClO3 2KCl + 3O2↑ 或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2、(1)Mg
(2)H2O2
(3)6CO2+6H2O→C6H12O6+O2
(4)2Mg+CO2===2MgO+C
13、(1)CuSO4等
(2)Fe2O3+3CO高温2Fe+3CO2等
(3)NaOH+HCl=NaCl+H2O等
14、(1) H2 Fe3O4 H2O
(2) 3Fe+4H2O ==== Fe3O4+4H2
(3) 2H2+O2 ===== 2H2O 产物无污染
15、(1)离子
(2)放出
(3)熟石灰(或消石灰) NaHCO3 Na2CO3(Na2CO3或NaHCO3)
(4)Ca(OH)2+CO2=CaCO3↓+H2O
16、(1) H2O MgO AgCl CaO
(2)A C 2H2O2 2H2O + O2↑
H G CaCO3 + 2HCl CaCl2+CO2↑+H2O 复分解
17、(1)置换
(2)Fe2O3 CO2
(3)C+H2O 高温 CO+H2 Fe+CuSO4 =FeSO4 +Cu(或其他合理答案)
18、(1)H2SO3
(2)S+O2=====SO2
(3)SO3+H2O===H2SO4
(4)BaCl2+H2SO4===BaSO4↓+2HCl
19、(1)H2 Cu
(2)FeCl2 置换反应
(3)CuO + 2HCl=CuCl2 + H2O
20、(1)催化
(2)甲烷(CH4)
(3)Fe2O3+3CO 2Fe+3CO2
(4)除铁锈(或生产FeCl3等,合理即可)
考点:
1、学会根据酸碱性质的不同对酸碱进行区分和检验。
2、初步学会根据一些物质特定的性质或反应中的现象对物质进行推断。
预测题目
1.已知:A、B、C、D、E、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黑色固体,B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C是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E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活动中,取某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铁、铜)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需用到的铁制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操作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色固体C加适量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由含铝的钠盐制备氯化铝有两种途径,你认为合理的途径是________(填:“Ⅰ”或“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CO Cu CaCO3
(2) CuO + CO△Cu + CO2
(3)Cu+2AgNO3=2Ag+Cu(NO3)2 置换
2.(1)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或三角架
(2) 铁、铜(或Fe、Cu) Fe + H2SO4 = FeSO4 + H2↑
(3) CuO + H2SO4 = CuSO4 +H2O
(4) Ⅱ 途径Ⅱ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铝溶液(或途径Ⅰ引入的杂质钠盐,得到的氯化铝不是纯净。)
K
A溶液
C
△
碱
G溶液
G溶液
电解
黑色固体H
蓝色溶液I
金属单质J
单质气体D
金属单质E
单质气体F
黑色粉末B
B
MnO2
△
△
MnO2
△
黑色粉末B
单质气体F
金属单质E
单质气体D
金属单质J
蓝色溶液I
黑色固体H
电解
G溶液
G溶液
碱
△
C
A溶液
K
B
A
B
C
D
E
F
G
H
I
J
点燃
MnO2
△
△
MnO2
△
点燃
高温
A固体
反应②
B气体
C固体
D气体
Ag
F:蓝色溶液
E:白色沉淀
加热
反应①
足量澄清石灰水
反应③
硝酸银溶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