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中和反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中和反应(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3-30 23: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课 型 新 授
第 2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和反应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正确判断一些中和反应,但对于中和反应的应用认识不多,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中和反应的应用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把中和反应应用于实践中去。
重 点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 点 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去解决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
关 键 点 关于中和反应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材料收集。
教学媒体 相关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组内交流、合作探究相关内容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2、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3、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染物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做如下处理:①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②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③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①试推断各车间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②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各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反应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反应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反应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完成相关题目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反应后 H+和 OH-结合生成中性的水,溶液的酸碱性也伴随改变。因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或pH大小。例:经测定某种溶液的pH=4,要使溶液的pH=6,需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A、pH=2的溶液 B、 pH=7的溶液 C、 pH=10的溶液 D pH=4的溶液 学会溶液酸碱性的调节
挑战自我: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独立完成,小组互改,班内交流
回顾与反思:回忆一下,探索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呢? 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
反馈练习:化学助学相关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