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十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十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3-31 2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 化学(必修2)第二章 第十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二)郭燕琴1三、化学能的应用1、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
2、利用热能使很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如:11实验:思考与讨论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反应过程中你将能看到什么现象?
3.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4.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记录:有气泡冒出,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铝与盐酸反应的过程放出热量。1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1问题探究整个反应过程(放出/吸收) kJ热量 13681852放出4841问题交流:
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应说明了化学反应与热能 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化学反应热能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CaCO3经过高温煅烧分解成CaO(动力)热能对化学反应的支持作用,利用热能来完成常温下很难发生的化学反应。获取能量1探索与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与O2的反应)
中 和 反 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生石灰和水)
物质的缓慢氧化吸热反应C+CO2
H2+CuO
C+H2O
Ba(OH)2.8H2O+NH4Cl
CaCO3高温分解
大部分分解反应
多数铵盐溶于水1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人类文明与能源开发、利用的关系能源的利用反映着人类进步12. 常见的能源主要有以下十种:太阳能、化石能源、水能、 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以 及氢能。1实验2-2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玻璃片与烧杯底被冰粘在了一起;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有凉的感觉。Ba(OH)2·8H2O与NH4Cl反应的过程吸收热量。1化学反应方程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
+10H2O玻璃棒的作用: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反应物成糊状的原因:结冰粘结结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思考: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实验2-3: 酸碱反应的本质就是H+ + OH- = H2O 。可得出推论: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中H+和OH-离子的量相等 ,生成水的量相等,放出的热量也相等。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比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高。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液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分析:1中和热的概念: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思考与交流:注:(1)中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2)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
热为定值:57.3KJ/mol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1 思考与交流:
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用隔热装置,尽量减少热量散失;(2)酸碱的量要准确:n=C×V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
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3)温度计越精确越好(4)注意控制反应时间(5)多做几次,取平均值1 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注重“量”的问题,如① 反应物的浓度和体积取定值;② 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值;③ 做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二是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如① 用经过标定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② 量液器最好使用移液管;③ 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④ 及时散热,使混合液温度均衡;⑤ 温度计的精确度高,最好使用精度为0.1 ℃或更高的温度计;⑥ 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液面上方的空间尽可能小;⑦ 使用绝缘装置,避免热量散发到反应体系之外;⑧ 温度计要读准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