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4-02 0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第1课时
二程中学一.说教材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初步认识、元素、化学式,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到“量”的过渡,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一.说教材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一.说教材教学重点:
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和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一.说教材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烧杯、试管、
石棉网、坩埚钳、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CuSO4溶液、铁钉、碳酸钠、
稀盐酸、镁条等。 二.说学生(1)在知识方面,学生已了解了元素、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在能力方面,学生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来应用于教学。三.说教法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分组实验、讲授、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以科学探究方法的程序来完成教学,其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结论→解释反思?四 .说学法(1)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分组完成本课的四个探究实验,并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实验探究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培养他们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3)自主性学习方法:在分析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时,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守恒原因。
五、说教学过程我将以四个环节完成本课时的教学
一、导入新课
二、推进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一、导入新课
在本环节中,我将分两步进行。
1、复习导入
让学生用化学式表示白磷燃烧的反应,并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有什么规律?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木柴燃烧变成灰烬,质量变轻。”
“铝丝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重。”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改变?二、推进新课
这是本课时的中心环节,在已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将以科学探究的程序来呈现这一环节:
1、作出假设
引导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1)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
(2)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3)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2、实验探究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作指导
1-4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5-8组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9-12组探究“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3-16组探究“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好好想想啊!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表格并认真分析?3、得出结论
引导各小组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方案一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方案三
方案二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
方案四 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由实验质疑,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究竟改变还是不改变?
展开讨论:
方案二反应前有O2参加反应 有气体参与反应 反应前后物质
方案四反应后有CO2生成 或有气体生成 的质量不相等
应将反应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归纳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解释反思
创设情境质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符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思考质量守恒的原因。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分解的化学反应过程
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归纳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微 观 宏 观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 变 物质的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三不变 ” 元素的质量不变
原子质量一定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三、巩固练习
我精心设计三道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1、50kg黄豆和50kg绿豆混合,质量等于100k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巩固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一条规律)
2、现有一反应 A + B = C,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则生成C多少克?(巩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法轮功”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这种说法错在哪里?[巩固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四、课堂总结
提问: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1、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通过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的原因,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内容,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学习从“质”到“量”成功过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若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实施,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明白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七.板书设计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微 观 宏 观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一 变 物质的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三不变 ” 元素的质量不变
原子质量一定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