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专题1高考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6专题1高考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4-06 18: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修6专题1高考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1
1、(09江苏卷9)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FeSO4溶液中滴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
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
2、(09广东理科基础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3、(09上海卷6)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D
4、(09海南卷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上右图示现象正确的是:D
5、(07广东理科基础30)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07广东理科基础35)下列实验可行的是: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7、(07宁夏理综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D、②③。
8、(07重庆理综12)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9、(’05江苏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10、 (09四川通江中学高三月考)下列物质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H4Cl中混有的I2;B、加入溴水,然后分液的方法除去苯中的甲苯;
C、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CuSO4为电解液精炼铜
D、不用任何试剂就可鉴别出苯、乙酸乙酯、NaOH
11、(山东省金乡第一中学2008-2009高三期中考试)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12、(09黄冈中学高三月考)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3、(09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 有下列三种含杂质的气体(括号内为杂质):① CO2 (HCl) ② H2 (HCl) ③ NH3(水蒸气)。 某学生欲除去以上气体中的杂质依次选用了三种试剂,该学生选用的试剂均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NaOH溶液、碱石灰 B、Na2CO3溶液、浓硫酸、碱石灰
C、NaHCO3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 D、NaOH溶液、浓硫酸、碱石灰
14、(08盐城六校联考)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用加入足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 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确定溶液中有NH4+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 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四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15、(08广州综合检测)下列混合物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有:①用萃取法分离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②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③用结晶法提纯混有NaCl的KNO3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6、(07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方法都不正确的是:选项中依次为:不纯物质、除杂试剂、方法;
A、淀粉(食盐)、水、渗析; B、甲苯(苯酚)、浓Br2水、过滤;
C、乙烷(乙烯)、溴水、洗气; D、乙醇(水)、CaO、蒸馏。
17、(08皖南八校模拟) 要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实验操作最合理的是:
A、CO2(SO2):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冼气瓶后收集; B、Fe2+ (Fe3+):加KSCN溶液后过滤;
C、Cl2(HCl):通过盛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洗气瓶后收集;
D、氯化铵溶液(FeCl3):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
18、(06上海26)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填入编号)洗涤。a.KMnO4溶液;b.稀H2SO4;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右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19、(09重庆市五区高三联考)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1)Na2CO3固体(NaHCO3) ;
(2)SiO2(Al2O3) 。
20、(09天津卷9) (18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⑴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
⑵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  、  、或H2、  。
⑶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
⑷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⑸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   。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
④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21、(09江苏卷21 B)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备环己酮:
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20℃) 溶解性
环己醇 161.1(97.8)★ 0.9624 能溶于水
环己酮 155.6(95)★ 0.9478 微溶于水
水 100.0 0.9982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1)酸性Na2Cr2O7 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H<0,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多。实验中将酸性Na2Cr2O7 溶液加到盛有环己醇的烧杯中,在55~60℃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
①酸性Na2Cr2O7 溶液的加料方式为 。
②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 。(2)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蒸馏,收集151-156℃的馏分;b 过滤;c 在收集到的馏分中加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d 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水。
①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②上述操作b、c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 。
③在上述操作c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 。(3)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定制备的产物是否为环己酮,环己酮分子中有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2、(09海南卷16)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方案I时,X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
(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Ag和Cu)中分离Au,加入的试剂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提纯某Fe2O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2、A12O3),参照方案I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
23、(’08江苏17)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高温)=4CO(g)+BaS(s) ΔH1=+571.2 kJ·mol-1 ①
BaSO4(s)+2C(s) (高温)=2CO2(g)+BaS(s) ΔH2=+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l-)=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CO2(g) (高温)=2CO(g)的ΔH= 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18、答案(1)①防暴沸 冷凝 ②防止环己烯挥发
(2)①上层 c ② g 冷却水与气体形成逆流 ③83oC b (3)bc
19、答案 (1)2NaHCO3= Na2CO3 + CO2↑ + H2O;(2)Al2O3 +6HCl=2AlCl3 +3H2O
20、答案(1)蒸馏法 电渗析法 离子交换法 (或其他合理答案中的任意两种)
(2)Cl2 NaOH NaClO;(3)富集溴元素;(4)Br2+SO2+2H2O 4H++SO42-+2Br-;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5)①冷凝管;②Br2腐蚀橡胶;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馏分
④深红棕色 分液(或蒸馏)
21、答案(1)①缓慢滴加;②环已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一起蒸出
(2)①c d b a ②漏斗、分液漏斗;③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3)3
22、答案(1)有挥发性(或易升华) 受热不挥发,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2)HNO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Ag+4HNO3(稀)=3AgNO3+2NO↑+2H2O;
或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Ag+2HNO3(浓)=3AgNO3+NO2↑+H2O
(3)
23、答案 (1)S2-+H2OHS-+OH-;HS-+H2OH2S+OH-(可不写)
(2)2.7×10-3;(3)+172.5;(4)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