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酸碱盐单元测试
一、基础考查题
1.小亮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某饮料的酸碱性,结果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则可判定该饮料为( )。
A.强碱性 B.弱碱性 C.中性 D.酸性
2.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氧元素 B.氢元素 C.氮元素 D.金属元素
3.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酸液里含有( )。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氢离子 D.酸根离子
4.能一次性区别稀盐酸与稀硫酸的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8.硝酸银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无色酚酞试液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氢氧化钠要密闭保存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没有热量变化
C.固体氢氧化钠可作一些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纸张、织物有强腐蚀性
6.下列各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浓H 2S0 4 B.浓盐酸 C.硝酸钾 D.碳酸钠晶体
7.关于物质的溶解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盐和硫酸盐中极少数难溶于水 B.硝酸盐大多数溶于水
C.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D.碱类大多数难溶于水
二、探究创新题
8.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盐类的是( )。
A.NaHS04、CuS04·5H20、Cu2(0H)2C03 B.H2S04、K2S04、KOH
C.Al2(S04)3、AlCl3、Al203 D.NaN03、HCl、Ca(OH)2
9.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则胃液的pH可能为( )。
A.1.2 B.7.0 C.8.5 D.13.2
10.小红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11.分别混合下列各组溶液都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只部分溶解的是( )。
A.NaCl和AgN03 B.CuS04和Ba(0H)2 C.Ca(0H)2和Na2C03 D.FeCl3和Na0H
12.下图能正确表示向含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n(g)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m(g)的关系的是( )。
1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科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KN03 溶液 C.BaCl2溶液 D.Na2C03溶液
14.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l0g溶质质量分数为5.6%的KOH溶液。如果改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5.6%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15.小明爸爸的白色衣服沾上了红葡萄酒,用肥皂洗时,污渍处变成了蓝色。小明想:肥皂是碱性的,如果用酸性的米醋来试验,还会变色吗 请问:
(1)小明猜测红葡萄酒里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小明的猜测是对的,红葡萄酒遇到米醋会显 ________________色。
1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步骤一 步骤二
方案一 取样2mL于试管中
方案二 取样2mL于试管中
方案三 取样2mL于试管中
17.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主要含Zn(N03) 2和AgN03,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银和Zn(N03)2,某校自然科学课外兴趣活动组设计了以下方案:
试推断:
(1)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滤液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滤液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操作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创新题
18.某碱的化学式是M(OH)x(M代表金属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l71。用3.65%的盐酸和l7.1%的M(OH)x溶液在下图所示的井穴板中进行反应,每一井穴中都加入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井穴板上每一井穴就是一个反应容器)
加入试剂的量(假设每滴试剂的质量相同)及颜色变化如下:
井穴编号(从左到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盐酸/滴 O 2 4 8 10 12
M(OH)x溶液/滴 12 10 8 4 2 O
颜色变化 蓝 蓝 蓝 紫 红 红
(1)在6个井穴中,HCl和M(OH)x恰好反应完全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M(OH)x中x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含有S0i2
甲同学的方案:未知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乙同学的方案:未知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试评价甲、乙两同学的方案是否严谨,并分别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现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稀盐酸、CaCl2溶液、Na2C03溶液、AgN03溶液,按下表中实验顺序两两混合进行实验,现象如表所述。第5次实验是把乙和丁混合,将出现的现象是( )。(提示:反应中生成的Ag2C03难溶于水)
实验顺序 溶液编号 实验现象
1 甲+乙 有气体产生
2 甲+丙 有沉淀生成
3 丙+丁 有沉淀生成
4 乙+丙 无明显现象
5 乙+丁
A.有气体产生 B.有沉淀生成C.无明显现象 D.不能确定
2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为4份,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样品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02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
22.水是宝贵的资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某化工厂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质量分数为2%),小明同学认为可以采用边排放边中和至中性的方法处理该工厂的废水。于是他为该工厂设计了如下处理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处理后的废水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要使该工厂废水达到排放要求,则NaOH溶液的流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B 6.C 7.B 8.A 9.A 10.D 11.B 12.B 13.A 14.A
15.(1)紫色石蕊 (2)红
16.方案一:加入过量的HCl(或H2S04、 HN03),有气泡出现
方案二:加入Ca(OH)2 [或 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方案三:加入BaCl2[或 Ba(NO3)2、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17.(1)Zn 稀硫酸
(2)Ag、Zn Zn(N03)2 ZnS04
(3)蒸发
18.(1)④ 石蕊试液呈紫色,溶液为中性,说明HCl和 M(0H)x恰好反应完全
(2)2
19.乙的方案不严密,因为加BaCl2产生的白色沉淀可以是BaS04也可能是AgCl,故溶液中可能有S02- 4,也可能有Ag+。甲的方案严密,因为先加HCl无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无Ag+,后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只能是BaSO4,可证明原溶液中有 SO2- 4。
20.B
21.(1)第三次、第四次
(2)4.4
22.(1)将液体流量阀门调大 (2)8.16 L/s
A B C D
A B C D
加足量稀HCl
加足量稀BaCl2
加足量稀HCl
加足量稀BaCl2
加足量稀BaCl2
加足量稀BaCl2
加足量稀BaCl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